遠望三號

遠望三號

遠望三號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於1994年4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廠建成下水。在遠望號序列中,遠望三號設計合理,裝備先進,設施完善,在中國首次十大名船評比中,它以“海上科學城”的美譽,榮膺“中國十大名船”稱號。

簡介

遠望三號遠望三號
遠望三號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二代航天遠洋測量船,於1994年4月在上海江南造船廠建成下水。在遠望號序列中,遠望三號設計合理,裝備先進,設施完善,在中國首次十大名船評比中,它以“海上科學城”的美譽,榮膺“中國十大名船”稱號。2006年,遠望三號船進行了十年一次中修技術改造,改造後,其海上綜合測控能力達到當今國際先進水平。該船先後執行過鑫諾、亞太等衛星和所有神舟號系列飛船的海上測控任務,成功率達100%。

遠望號航天測控船

遠望一號遠望一號
遠望號航天測控船,是上世紀60年代國家“718工程”的科研成果,是我國航天計畫的重要配套工程。人類向太空發射太空飛行器時,由於這些太空飛行器在軌道中的位置需要地面隨時進行測量,而且全程飛行的運行,調姿和變軌離不開地面的測控,所以要發展航天事業,離不開地面的測控設備。測控設備按照載體可分為地面測控站和浮動測控平台兩類。其中浮動測控平台就是我們常說的“測控船”。
由於我國沒有海外軍事基地,而且我國的國土跨越的緯度並不多,所以浮動測控平台是我們的主要選擇。1967年7月18日,毛主席親自批准了遠洋測控船的研製。全國共有24個省市,35個部委,1180座工廠,科研機構,大中專院校等單位參與了研製。是一項研製周期長,涉及領域廣,技術難度大的系統工程。

詳情

遠望三號遠望三號
遠望三號是一艘滿載排水量18000噸,長181米,寬22.2米,高36.4米,吃水深度8米的龐然大物,是第二代測控船,1995年5月18日建成服役。遠望號船沒有減速機傳動裝置,而是依靠主機直接與螺旋槳軸相連,巡航速度為18節,全速前進時航速可以超過20節。這艘船沒有使用傳統的紙質海圖,而是完全用電子海圖代替之,聯想起在上海江南造船廠與它差不多同期建造的“青島”號飛彈驅逐艦還是採用紙海圖。

巨輪的核心----測控天線

遠望三號的天線一共有三組,從艏到艉分別為:1.衛星定位天線,用於測定衛星的位置信息。2.USB天線,這也是最大的一個天線,用於接受來自太空的訊號,同時也是USB應答機,用於和航天員的天地通信。3.主測控天線,在主測控天線旁邊還可以看到一口小“鍋”,那是反饋數據接收器。在USB天線和主測控天線之間安裝一台半球形的經緯度測定儀,在主測控天線之後是足球型的多面體氣象雷達。在雷達之後可以看到一個很小的氣象站,裡面有各種先進的氣象信息蒐集裝置。此外,天線之間還有一些簡易的甲板機械。

甲板上的天線和甲板機械

遠望三號在斐濟停靠補給遠望三號在斐濟停靠補給
遠望三號在太空飛行器測控時,主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決定了產生數據的精確度,但是最大的技術問題確是來自對數據的準確度的要求,大家都知道,太空飛行器在太空的位置主要通過地面測量得到的各種角度來進行推導運算,由於天地之間路程遙遠,這樣,只要有絲毫的誤差,便會“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所得的太空飛行器位置和姿態數據完全失去意義。而測控船在海上航行,且不說是海浪的顛簸引起船身的晃動,甚至是海水溫差引起的船身鋼板熱脹冷縮的尺寸變化都會引起測控接過很大的誤差。所以,遠望三號測控船上有一套非常複雜的隨動控制系統,可以自動對船身的位移誤差進行實時,快速,精確的補償,自動修正所得的數據以保證測量數據的準確度。
此外,為了減小鋼板變形的影響,“遠望三號”沒有採用建造軍艦常用的低合金高強度鋼的薄板,而是用了普通碳素鋼建造,下料時使用的是厚鋼板。這樣,船身的剛度可以提高。

動力

遠望三號有兩台主機,這是日本三菱重工製造的9500馬力低速柴油機,帶渦輪增壓,兩台主機旁邊還布置了用來發電和應急啟動的輔助發動機。這台輔助發動機功率為1000馬力,是日本大發製造的。

其餘

遠望三號船有一整套完善的服務保障系統,能滿足船員在海上的吃、住、用、娛樂和健康需要。全船共有艙室數百間,除各類設備艙室和庫房外,還有會議室、俱樂部、健身房等公共活動艙室。
強有力的供電系統,為全船各設備和生活系統提供了相當於一個小型城市市區照明用電量的電力保障。源源不斷的空調供應,保證了全船範圍內的“冬暖夏涼”;方便快捷的閉路電視和網路系統,確保了全船的信息暢通;功能完備的醫療衛生系統,可以在海上進行醫療會診和小型手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