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組

達拉組屬於中石炭世晚期地層。 按岩性及化石,可分為下、上兩部:下部,淺灰色、灰白色中厚至塊狀灰岩、白雲岩、白雲質灰岩,富含類如原小紡錘、太子河、假魏特肯;另有腕足類分喙石燕及舌珊瑚。 上部,灰白色厚層塊狀灰岩,富含類如紡錘、小紡錘、假史塔夫,另有腕足類分喙石燕、穆武貝及舌珊瑚。

達拉組屬於中石炭世晚期地層。最初命名地點在貴州盤縣達拉村,故名。分布於貴州境內。按岩性及化石,可分為下、上兩部:下部,淺灰色、灰白色中厚至塊狀灰岩、白雲岩、白雲質灰岩,富含類如原小紡錘、太子河、假魏特肯;另有腕足類分喙石燕及舌珊瑚。與下伏滑石板組為連續沉積。上部,灰白色厚層塊狀灰岩,富含類如紡錘、小紡錘、假史塔夫,另有腕足類分喙石燕、穆武貝及舌珊瑚。全組厚約5—380餘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