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馬嵬》

《過馬嵬》是唐代詩人李益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李益

詩詞正文

金甲銀旌盡已回①, 

蒼茫羅袖隔風埃②。 

濃香猶自隨鸞格③, 

恨魂無由離馬嵬④。 

南內真人悲帳殿⑤, 

東溟方士問蓬萊⑥。 

唯留坡畔彎環月⑦, 

時送殘輝入夜台⑧。

作品注釋

①金甲銀旌:指軍隊之雄威。 

②蒼茫:空闊遼遠。風埃:風塵。 

③鸞格:古代帶鈴的車子,此指楊貴妃去蜀時所乘之車。 

④無由:無從。 

⑤南內:即興慶宮。其在蓬萊之南,故名。真人:指楊貴妃。 

⑥東溟,東海。 

⑦坡:指馬嵬坡。彎環月:指弦月,半月。 

⑧殘輝:殘淡的月光。夜台:指集靈台。

作品賞析

 
這首七律是寫隨玄宗入蜀的皇家部隊在馬嵬坡突然譁變,縊死楊貴妃。楊貴妃雖死,卻是“濃香猶自隨鸞格,恨魂無由離馬嵬。”這裡也是在為楊貴妃翻案。接下來詩人提及玄宗令方士到海外仙境尋貴妃一事,寫了玄宗對貴妃的思戀。最後兩句“唯留坡畔彎環月,時送殘輝入夜台”,寫馬嵬坡事件似一縷陰影,不時地籠罩在玄宗的心上。此詩寫得陰鬱、寒峭、深沉、淒婉,不失為一首佳作。

作者簡介

 
李益(748-827),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大曆進士,初因仕途不順,棄官客游趙燕間。任幽州節度使劉濟從事,居邊塞十餘年,後憲宗聞其詩名,召為秘書少監,官終禮部尚書。以邊塞詩知名,不少篇章作于軍旅之中。期間不乏壯闊,但情調多淒涼傷感,長於七絕,語言凝練自然,韻味含蓄深長,音律和美婉轉,但自負其才,多所凌忽,故為眾所不容。有《李益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