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渡郵票

過渡郵票

因國家政權變更、通貨膨脹等原因,由郵政部門發行的臨時郵票,以作正式郵票發行前過渡使用。

簡介

因國家政權變更、通貨膨脹等原因,由郵政部門發行的臨時郵票,以作正式郵票發行前過渡使用。

香港過渡郵票

香港過渡郵票香港過渡郵票

1997年1月26日,香港郵政署發行過渡時期通用郵票,以代替停止發行的英女皇頭像普票。這套郵票不含殖民地色彩,也不具特區特徵和任何主權含義,人們俗稱其為“中性郵票”。當時經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同意,於7月1日之前及以後使用。

1999年10月18日,香港特別行政區首次發行一套以香港風景名勝為主題的通用郵票,以取代過渡普票。從此,使用僅兩年多的過渡普票不再發行。雖然這套過渡郵票沒有公布印量,但其面值達16種之多,流通使用時間不長,所以很值得珍藏研究。

香港過渡郵票由郵票設計家靳埭強設計。有高面值和低面值兩種:高面值有10、20、50元三種;低面值有10、20、50仙,1.00、1.20、1.30、1.40、1.60、2.00、2.10、2.503.10、5.00元計13種。整套郵票圖案按面值從小到大連線起來,展現的是香港維多利亞港灣的連綿景色。

全套郵票發行的品種也十分豐富,除常見的版票外,還有小本票、捲筒票、小型張小全張等。

在防偽方面採用“大小齒孔”排列;增加磷光標記,本埠郵資磷光為兩條(票面左右各一),海外郵資為票面正中一條磷游標記,以方便機器分揀識別和防偽;並將英文“HONGKONG”用螢光印刷;票面還有縮微暗記等,從而使該套票防偽性能更高。

在印刷方面,採用全新六色印刷技術,使畫面層次分明,顏色鮮艷。

香港過渡普票的自然實寄封及實寄郵票距今雖時間不長,要收集大全套實屬不易。特別是高面值票及回歸前後的混貼封片十分難得,從而使這套見證特殊歷史時期的普通郵票引人注目。

瑞士過渡郵票

瑞士過渡郵票瑞士過渡郵票

瑞士州郡郵政剛形成之前,蘇黎世日內瓦皆屬王侯的采邑。各自為政各自發行郵票,直至1850年之後才有統一的瑞士聯邦郵政出現。

瑞士過渡時期郵票發行於1849年,其時瑞士諸州如蘇黎世、日內瓦、巴瑟、於1848完成郵政聯合,但一年多時間內尚無統一郵票發行,所以才會有這版過渡郵票之發行。日內瓦1849年發行之過渡郵票,面值四分,主圖有瑞士國旗上之白色“十”字。票面上仍有“地方郵票”(LocalPost)之標示,郵市行情日內瓦四分值高於蘇黎世的2-1/2拉朋。

日內瓦發行的過渡郵票面值四分,郵票無齒,平板印刷,印版由康東鎮之雕版家莫斯史西米德(MoseSchimidt)主刀與鑄版。一則有趣的傳聞說:有版五分面值的過渡郵票,因為時間緊迫雕版來不及,所以將四分值之“4”去掉,改以手雕之“5”填用。一年之後,新鑄五分值印版完成這才捨舊版不用。專家說:這種五分值最好辨別,早期之五分值為橫圖,新版則為直圖。

美國斯科特郵票目錄給日內瓦過渡郵票評價甚高,新票每枚可值二萬七千五百美元,舊票亦值六千美元,但若實寄封則高得不敢標示。雖然此珍如此高價碼,但是喜歡收集者不乏其人,據說有人等了一輩子都無法一睹芳顏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