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8改預警機

運8改預警機

運-8改預警機:運-8改為空中預警機是對海軍作戰能力的重大改進。自從1996年有報導說RACAL公司以66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中國6~8台雷達至今已經過去四年多了。賣給中國的雷達的型號據說是SEARCH?WATER。但據RECAL的訊息,該雷達應是SKYMASTER,是SEARCH?WATER的一種改型,保持了其水上和海上的能力,但改善了對陸上目標的分辨能力。SKYMASTER雷達裝在運-8機頭的整流包內,具有360度的覆蓋能力。

性能

其構型有點像八十年代晚期的小飛機,BRITTEN?NORMAN?DEFENDER雙渦輪螺漿飛機,它也是裝SKYMASTER執行陸海監視和空中預警任務。(站長我並不肯定裝在運-8改預警機上的一定是SEARCH?WATER,還要靠大家慧眼識真。)

在運-8飛機上,雷達操作員站位於座艙的後面,縮短了需要增壓的機身長度。

SEARCH?WATER雷達現用在英國皇家空軍的海上巡邏機和皇家海軍的空中預警直升機上。用在直升機上完成空中預警任務時,該雷達的標稱作用距離達到210公里。運-8的飛行高度更高,其作用距離會更大。飛機能跟蹤台灣海峽的空中和海上目標,而且不離開中國的海岸線。

據中國官員說,這種運-8飛機將用於海岸線巡邏。但台灣的官員認為這種飛機曾在演習中用來幫助從作戰艦隻發射的反艦巡航飛彈的遠距離瞄準。運-8飛機的數據鏈信息是通過直-9(哈爾濱生產)直升機傳送到戰艦上。但數據鏈設備由誰提供不得而知。將來,中國海軍可能要裝備6架從俄羅斯購買的卡莫夫公司的KA-28(裝備中國購自俄羅斯的“現代”級驅逐艦)來執行空中預警和中段飛彈導航。 新的預警機以運8最新改型為載機平台,機身頂部安裝1具約為機身1/3長度的“平衡木”式相控陣預警雷達。

運8特種型

運8預警機可能是運8系列飛機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新的預警機以運8最新改型為載機平台,機身頂部安裝1具約為機身1/3長度的“平衡木”式相控陣預警雷達。為配合預警機的需要,新運8改型採取了換裝發動機、機翼改整體油箱、新型環控系統、新型液壓系統等改進措施。

新改型被稱為“運8飛機改進改型史上改動量最大、難度最大的一項研製任務”。但是新改型並沒有大幅改動運8的主要結構,與原來的運8還是基本一致。

運8改預警機 運8改預警機

2002年國慶期間,重點工程項目立項方案評審在即,陝飛飛機設計研究院成立了技術論證組,在飛機設計研究院8樓會議室里展開了全封閉的論證。在半個多月里,論證組成員不分白天黑夜,對重點工程項目進行全面分析、論證。深秋的北京,早晚寒氣逼人,而此時重點工程項目立項方案評審會在北京如期召開。儘管氣溫很低,可在評審會現場,參與評審的代表們卻渾身燥熱:有些企業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有些人則對用運8飛機改型表示懷疑……這對於陝飛來說,的確是一次嚴峻的考驗!然而,經過嚴格論證和評審,陝飛集團可行的研製方案和運8飛機良好的性能還是受到與會者一致好評,重點工程立項方案順利通過了評審。

立項方案順利通過,只是萬里長征邁出的第一步。單就研製方案來說,還有一系列評審工作要做,如果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失誤,後果不堪構想。眼看著耗費科技人員大量心血的重點工程研製總方案及各系統論證報告剛剛完成,孰料一場波及全國的“非典”疫情卻突兀而至。總方案評審迫在眉睫,這可怎么辦?北京是重點疫區,不允許人員流動。在這種情況下,陝飛集團與有關方面的交流幾近停滯。正當陝飛集團一籌莫展之際,從北京方面傳來了評審改為函審的通知。絕處逢生!不能當面聽取專家們的意見,陝飛技術人員就通過電話、傳真的方式與評審專家及有關部門溝通。當他們認真聽取各方面專家意見後,又即刻會同飛機設計研究院等相關單位對研製方案進行反覆修改和完善。

為有效縮短從方案論證到細節設計、從細節設計到工藝設計周期,在方案還沒有最終確定的時候,陝飛集團就大膽決策,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他們採取並行工程管理辦法,在同一時期內展開多項研製前的準備工作。就這樣,在短短半年時間裡,陝飛人頂著壓力,冒著風險,克服種種困難,終於使研製總方案及改裝方案如期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至此,經歷10個多月艱難歷程,重點工程立項、評審工作終於圓滿結束。陝飛集團首戰告捷,為進入重點工程研製夯實了基礎。

空警-200預警機 空警-200預警機

2004年9月,重點工程載機尾翼抖振試驗在西北工業大學NF-3風洞試驗室進行,這一試驗填補了運8系列飛機在該領域的空白。抖振是一種隨機振動,它是當翼面在某種擾流中受到強迫激勵而產生的強迫振動。由於某工程載機外形有了較大變化,致使飛機尾翼處於鈍突物體的尾流中,其直接效果將可能引起尾翼抖振。尾翼抖振一旦發生,輕則會影響駕乘人員的舒適性,重則影響飛機的操作性甚至導致結構破壞。因此,該項試驗成為某工程研製中的一項重要試驗。陝飛集團飛機設計研究院強度室振動與動氣彈組全體設計人員面對新的技術難題,克服科研任務重、周期緊等困難,密切配合西工大技術人員,按時、高質量地完成了試驗任務,為重點工程研製贏得了寶貴時間。

2005年,重點工程研製任務勝利完成,其載機就要首飛了!這一重點工程不僅使運8飛機各項技術指標和性能有質的飛躍,而且標誌著運8第三類平台的誕生。在這個平台上,運8飛機可以改進改型為性能更為優良的各類特種飛機,其發展前景更為廣闊。

運8CA

運8CA雷達電子試驗機是為滿足國內機載雷達及航空電子系統飛行試驗需要而研製的專用飛行平台,其總體構想是在儘可能接近原型機真實飛行環境下,滿足雷達及航電系統空中試驗、調整及驗證、鑑定的人機環境試驗要求。運8雷達電子試驗機由中國飛行試驗研究院與其他有關單位合作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研製,1999年完成飛機總裝,1999年8月首飛成功。

運8雷達電子試驗機作為雷達飛行試驗平台,有以下技術特點:

良好的雷達試驗環境

試驗機平台內部空間大,不僅可滿足各種不同雷達的改裝要求,同時也可加裝大量的試驗支持設施以滿足不同雷達的使用要求,具有較好的通用性。

完善的測試條件

機載雷達通常需經過調整試飛,待性能穩定後方可開始定型試飛。由於現代雷達技術的複雜性,使得調整試飛的難度和周期大大增加。而試驗機由於得天獨厚的條件,可以加裝大量的專用測試設備,同時試飛工程師可直接上機參與調試工作,這些都為雷達調整提供了優越條件。

更長的留空時間

空警-200預警機 空警-200預警機

運8雷達電子試驗機採用的成熟技術可以使其保持較高的出勤率,同時試驗機留空時間長,在一個飛行場次中可完成更多的試飛科目,極大地縮短雷達試飛周期。

雷達電子試驗機自正式交付使用以來,先後承擔了多項機載多功能火控雷達的調整和定型試飛任務。從2000年8月至2002年末,共完成科研試飛216架次586飛行小時,為我國今後的雷達和航電系統試飛積累了寶貴經驗。特別是首次實現了雷達低空下視功能和多模式抗干擾科目試飛,這是過去在原型機上從未進行過的高、難、複雜試飛科目。

運8F

運8F型是民用貨機,由於改革開放的浪潮加快了新疆向西開放的步伐,肉用活羊向阿拉伯國家出口很有市場前景,由於運輸工具解決不了,僅租用巴基斯坦航空公司的飛機運過兩次。根據當時國務院總理**的指示,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又一次把運8F型飛機的研製任務交給陝飛公司。不久就開始了改裝工作,加裝了可運裝活綿羊的羊籠。1988年11月19日,一架改裝後的運8F型飛機從陝西漢中柳林機場起飛,直飛烏魯木齊。11月21日,該機載223隻活綿羊從烏魯木齊飛往喀什機場,成功地進行了第一次裝運試飛。第二年12月,第一架運8F型飛機交付使用。1993年12月,運8F型號合格證(TC證)頒證發布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該型號成為我國第一個取得型號合格證的貨運飛機;1994年12月取得生產許可證(PC證)。設計定型後的運8F型飛機一次可運活羊550隻,其性能完全符合新疆至中東航線的要求。該型機的研製成功為運8飛機開闢了一個新的應

用領域,為我國內陸經濟騰飛,鋪設了一條空中“絲綢之路”。

運8-X

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全面展開運8F600型飛機研製工作的同時,還在進行下一代新型軍民用運輸機——運8-X的預研工作。運8-X飛機的主要技術目標是:機體總壽命為50000飛行小時/20000飛行起落/30個日曆年; 飛機最大起飛重量77噸,超載起飛重量81噸,最大著陸重量77噸。正常商載25噸,最大商載30噸,使用空重39噸;安裝功率大、重量輕、耗油低、高可靠性、易維護的渦槳發動機及其配套的高效率、低噪聲、重量輕的先進複合材料螺旋槳; 巡航高度9000米、巡航速度600~650千米每小時、最大航時12小時、最大航程7800千米; 能快速裝卸,可裝運9塊2.2×2.7米或8塊3.1×2.7米國際標準集裝板;一次可空投20噸貨物和裝備,最大空投單件重量10噸,具有超低空空投能力,一次可空降傘兵132名;電子設備:按二人駕駛體制要求,配置先進的通訊、導航、雷達、綜合顯示儀表(EFIS)、發動機綜合顯示儀表、飛行管理(FMS)、自動駕駛儀、GPS/慣性導航設備、電氣等系統設備。該型飛機將成為我國軍用運輸機中的王牌。

近年來,運8飛機以其良好的性能和優質的售後服務贏得了國內外客商的青睞,銷售市場逐年看好,前景十分廣闊。

繼2003年兩架運8飛機出口坦尚尼亞後,中航技與伊朗又簽訂了兩架運8飛機大修、改裝契約,與納米比亞、蘇丹等國的銷售契約也正在進一步洽談中。隨著國內經濟的快速增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運8系列飛機以其運輸能力強、改進改型潛力大的優勢在國內航空運輸領域盡顯風采。

為進一步擴大其國際市場占有率,陝飛集團堅持“市場有需求,我們就要做”的原則,主動出擊,憑藉多年來開拓軍機市場的經驗,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良好的後勤保障體系,完善售後服務體系,除成立運8飛機零備件供應中心,為運8飛機國內、外用戶對零備件的需求提供可靠保障外,還組成售後服務小組,跟蹤服務至坦尚尼亞,及時為用戶排憂解難,也為陝飛集團打開國際市場奠定了堅實基礎。據統計,運8飛機已出口斯里蘭卡、緬甸、蘇丹、伊朗、坦尚尼亞等國家,其外銷市場得到業內人士普遍看好,銷售空間一片廣闊。

空警-200預警機 空警-200預警機

運8飛機在生產常規貨運飛機的同時,先後研製出國家急需的專業機型14種,交付特種飛機16架,已成為空、海軍特種飛機通用平台,走上了系列化的發展道路。建設規模及主要建設內容:主要解決數控加工、熱表處理和廠房環境改造等急缺項目,也即利用國債進行民用飛機生產、科研條件完善。年增3架飛機、總規模達年產8架。國家經貿委和國家計委已以國經貿投資[1999]961號文批准立項。工程總投資為105900萬元,

2005年上半年,陝西飛機工業集團飛機公司完成的運8飛機產量指標大幅度增長。其中,零件等成品同比增加0.68架,部件等成品同比增加1.1架,總裝等成品同比增加1.18架,試飛等成品同比增加0.93架,運8飛機批次工時累計完成211萬小時,同比增加81萬小時。全年確保完成7架機部件生產、力爭完成8架機零件生產的艱巨任務和目標。

近年來,陝飛集團廣泛地與國內外各大航空機構進行技術合作,以運8原型機為基礎研製出多種改進機型。運8系列飛機自生產交付以來,一直保持安全飛行記錄,北起海拉爾,南到南沙群島,西自烏魯木齊、拉薩,東至上海,除台灣省以外,全國所有的省、市、自治區,以及許多海外國家都留有它的航跡。在唐山地震,陝西安康洪災,98抗洪搶險救災和搶運物資中,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受到了各界的廣泛好評,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被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譽為“國產成功的中型運輸機”。曾作為中國國產飛機的代表參加法國巴黎航展、英國范堡羅航展等,參加了四次珠海航空航天博覽會。因此,運8系列飛機的發展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人的深切關懷,全國人民的支持和世界各國航空機構的大力協助。我國前國務院副總理王震於80年代視察陝飛(陝飛集團)。1993年,前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在時任政治局候補委員***的陪同下視察陝飛,參觀了運8飛機的總裝廠房,並親筆題詞“軍民結合,振興陝飛”。此後,前海軍司令員石雲生中將,空軍裝備部副部長申良啟少將也先後視察陝飛,對國家重點型號機型的研製工作進行了指導。2005年4月22日,國務院總理***視察了陝飛集團。運8飛機以其優越的性能贏得了航空界的廣泛稱讚,好多國家的航空企業領導、技術人員紛紛來陝飛集團參觀訪問,進行技術交流;也有許多國家的空軍司令員、參謀長,駐華大使來陝飛集團參觀運8飛機,並簽訂了購買、租賃協定。

運8飛機是我國最大的運輸機,身材高大魁梧,因此,它的生產者陝西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陝飛集團)也就擁有了其他生產廠所不具備的生產條件,是一個集飛機設計、製造於一體的現代化飛機工業集團,隸屬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由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直接指導管理。陝飛集團擁有一流的飛機設計研究院、亞洲最大的飛機總裝廠房、飛機噴漆廠房。擁有包括大型數控工具機、大型蒙皮拉伸機等在內的大型設備5000多台套,具備了大中型飛機研製、生產能力,是我國惟一的大中型運輸機的研製、生產基地。因此,以後我國的藍天不僅有會有更多的運8飛機,而且還會有很多運8飛機的後繼機型,包括運8-X軍民多用途運輸機、以及與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科技聯合體達成協定聯合製造的最大商載重量為47噸安-70槳扇大型軍民多用途運輸機翱翔在祖國的天空上。陝飛人充滿信心,他們以全新的步伐邁向21世紀。

運8F600

運8系列計畫中的最新發展型號是運8F600型。該型飛機是在運8F400的基礎上,通過換髮、改進貨運系統、延長使用壽命、並進行綜合改進的一種2人駕駛體制多用途運輸機,其主要用途是高效的空運集裝或散裝貨物,也可用於通用航空。2000年11月8日,陝飛集團與烏克蘭安東諾夫航空科技聯合公司簽署新型運8F600型飛機設計合作項目協定、飛機機體疲勞定壽及結構改進技術諮詢協定、合資組建安-12飛機修理中心協定。

與法國AERZUR公司簽署了進行運8飛機前翼防冰系統改進、機翼軟油箱改進、機身軟油箱壓力調節系統的合作備忘錄。2002年11月4日在中國珠海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航空航天博覽會上,陝飛集團與安東諾夫設計局、加拿大普?惠公司聯合開發我國新一代運輸機運8F600飛機合作契約簽字儀式,安東諾夫航空科技聯合公司以風險夥伴的形式正式加入運8F600型的研製。安東諾夫將派遣專家參加運8F600型飛機的總體、氣動、風洞試驗、飛行載荷、強度分析、主機翼、尾翼和機身結構設計等工作。陝飛集團還將共享安東諾夫設計局的有關技術資源和經驗,安東諾夫設計局將分擔運8F600型飛機的部分試驗工作。參與運8F600飛機研製的合作夥伴還包括:英國道蒂公司、美國霍尼韋爾公司、漢勝公司等。運8F600型飛機採用了4台加拿大普?惠公司的PW150B型渦槳發動機及其配套英國道蒂公司的R408螺旋槳;貨運系統可在30分鐘內實現20噸貨物的快速裝卸,駕駛體制改為2人駕駛;安裝以EFIS為主的先進綜合航行儀表顯示和發動機參數指示與告警系統(EICAS),並配置了先進的通訊、雷達和導航設備,以及空地雙向數據鏈通訊系統,空中交通警戒和防撞系統,增強型近地告警系統,飛行管理系統等設備。採用先進的空調增壓系統和APU,增強飛機的適應性。最大商載由15噸提高到20噸,貨艙容積由137立方米增大到170立方米,貨艙長度由15.7米增大到17.4米;貨艙門寬2.54米,高為2.53米;可裝載5塊3.1×2.4米集裝板(箱),或裝載7塊2.2×2.7米集裝板(箱);與機場通用的集裝貨物裝卸設備兼容,而且貨物總裝卸時間不大於30分鐘。2001年11月, 國防科工委批准運8F600型飛機立項,該型飛機將成為西部大開發的幹線貨運飛機。

運8H

運8H是航測型,相對運8基本型主要更改有:在機腹部增加照像設備玻璃窗。製造2架。

運8J

運8改型。

運8F400

運8F400型是運8系列最新交付使用的民用機型。在運8F200型的基礎上,運8F400改變了原有的5人駕駛體制,採用了更先進的3人駕駛體制。飛機性能優越,機上安裝有氣象雷達、先進的導航盲降設備及空中防撞系統,全氣密艙可運送貨物達22噸之多。飛機設計以CCAR25部和CCAR121部適航條例為標準。運8F400型主要用於貨運,可空運散裝、集裝貨物,最大商載15噸。

貨艙可運載A型或M型國際標準集裝板4塊,可裝運長達19米的超長貨物。貨艙為氣密艙,可遠距離長時間運輸各種鮮活物品。進行裝卸時候,機組人員可利用一台機內手動梁式吊車進行散裝貨物的裝卸或搬動,吊車最大起吊重量為1000千克。貨橋大門可兼做貨橋,地面裝卸貨物時,貨橋大門與地面夾角不大於16.5度,可保證機動車輛和牽引設備直接上下;也可將貨橋大門與地面裝卸車對接,利用機上滾棒系統快速裝卸貨物或集裝板。運8F400型飛機也可裝運自行式車輛。運8F400型飛機採用了現有運8的工藝設備,於2001年08月25日上午11時36分首飛,首飛時長40餘分鐘。首次試飛的這架飛機後被中國郵航購買,10月交付運營。2002年11月4日在中國珠海舉辦的第四屆航空航天博覽會上,中國民航總局王中司長向陝飛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胡曉峰頒發了運8F400型飛機的型號合格證(TC)。2003年,運8F400型飛機獲得“2003年國防科學技術武器裝備銅獎” 。

運8F200

運8F200型飛機是在運8F100型飛機基礎上研製改進的全氣密民用貨機。改進後的氣密貨艙利於鮮活貨物的安全運輸,貨橋式大門更便於機動車輛的駛入以及貨物裝卸,可裝運4塊2.4×3.1米或2.2×3.1米標準集裝板。設計符合中國民用航空條例CCAR25部要求。最大商載15噸。該型飛機於1997年7月取得中國適航當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和生產許可證。運8F、運8F100、運8F200完全可在戰時用於軍事領域,具有良好的空運、空投能力,可將大型武器裝備及其它軍用物資在數小時之內運往前線;而且運8F200型飛機全氣密座艙有利於空降兵在惡劣氣候條件下進行遠距離作戰。此外,運8F200型飛機也在國外某些國家的空軍服役,2003年10月,兩架運8F200型飛機正式交付坦尚尼亞空軍,並且由中方完成對坦方機組人員的駕駛培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