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7飛機

運-7飛機

“運七”—100型是西安飛機場參照當年蘇聯“安—24”型飛機進行設計生產,採用螺旋槳式發動機,載客量在六十人左右,屬中短程小型客機,也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客機。該型號飛機於一九八四年開始投入使用,結束了中國民航領域清一色使用外國民航飛機的歷史。目前,該機型已全部退出中國民航領域。

簡介

運-7飛機運-7飛機

運-7是中國在前蘇聯安-24型的基礎上研製生產的雙發渦輪螺旋槳中短程運輸機。運-7是西安飛機工業公司研製生產的雙發渦漿支線運輸機,於1970年12月25日首飛上天。

1966年4月,西飛公司正式啟動逆向仿製70年代引進研製安-24的任務。第一架原型機首飛後,於1977年和1979年兩次組織了飛機設計定型鑑定。

1980年,運-7完成換裝大功率的渦槳5A-1型發動機的論證、設計、生產及鑑定試飛。新的發動機的功率由2550馬力提高到2900馬力,此外新的機體結構和性能顯著提高。

1982年7月24日,運-7飛機經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設計定型,投入小批生產。在此之前成功的進行了單發起降試驗。1982年7月30日,國家正式批准運-7飛機設計定型。

1984年1月23日,中國民航局正式頒發運-7飛機適航證

首航

1986年4月,運-7首航儀式在合肥舉行,1986年5月1日正式向中國民航局交付,正式編入航班投入運營,打破了外國飛機壟斷中國民航客運的一統天下。

1985年12月1日,李鵬、姚依林以及國務院各有關部委負責人在首都機場乘坐運-7-100型飛機,並就國產民用飛機的發展、零部件國產化和保護政策發表了講話。萬里曾指示“今後同類飛機不要再進口了”。

實際上,由於運-7直至80年代中才真正形成批量規模,早已落後於國際水平,噪音和舒適性很成問題,民航和乘客都不喜歡運-7。截至1992年年底,各型運-7已交付85架。

性能數據

機長 24.31米

運-7飛機運-7飛機

機高 8.891米

翼展 29.2米

最大起飛重量24000千克

最大商載 5500千克

巡航時速 420千米/小時

滿載航程 614千米 (5噸)滿油航程1976千米,(3噸)

實用升限8500米

發動機 2台WJ-5A-1

駕駛員3人

退役

退出民用

運-7飛機運-7飛機

2006年10月26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所有的一架退役“運七”—100型飛機被中國航空博物館收藏,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代小型客機全面退出民用航空市場。

本次東方航空公司捐贈的一架“運七”—100型飛機,於一九九0年投入使用,執行武漢至黃山、恩施、南京、長沙、桂林等十多條支線航線。二00二年退役,已累計飛行了一萬四千個飛行小時,安全起降了一萬兩千多個架次,凝聚著中國民航人艱苦創業、團結奮鬥的奉獻精神,見證了中國航空事業飛速發展的壯闊歷史。

截止2006年,民航公司的運-7客機已經全部退出市場,運-7系列仍服務於部分民用運輸公司和軍隊中。

正式退役

2011年3月26日上午,我國最後一架國產“運七——100”飛機在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洛陽分院完成最後一次教學任務後正式退役,接替它執行飛行教學任務的將是中航工業西安飛機工業公司最新研製的“新舟600”飛機。

這架機號為B-3435號的飛機,也是我國民航系統最後一架現役國產運七—100飛機。自1991年投入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教學訓練工作以來,共安全飛行2萬小時。20年來,上千名學員在它的陪伴下實現了翱翔藍天的夢想。

B—3435號運七飛機功成身退後,將於近日飛往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廣漢機場,並以民航機務維修實習飛機的角色,繼續為民航事業建設發揮餘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