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仙寨

遊仙寨

遊仙寨遺址,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城東南約l0公里赤坎村旁,為一長方形城垣,依山而築,面臨大海;長l56米,寬l2l米,總面積約18600平方米。現在遊仙寨寨城保存較為完整,城牆牆體呈梯形,高8米,頂寬l.2米-2米不等,牆體內外亂石砌成,中夯填泥土。在西南面城牆中,辟城門一座,外築瓷城,濠溝與牆間距9米,濠繞城有護城濠溝,溝寬4.3米-5.3米不等,由於年長日久,濠溝多已淤積。

基本信息

簡介

遊仙寨遺址,是浙江省象山縣的一處明代抗倭遺蹟,位於爵溪街道。遊仙寨隸屬明代爵溪所管轄,始建於明永樂年間,嘉靖三十一年加固,清道光年間廢弛。城址依山面海,呈長方形,面向東北。城牆東南、西北面長121米,西南、東北面長156米。西南城牆築有城門並設有瓮城,城內有卵石路。遊仙寨為象山縣境內保存較為完整的明代抗倭兵寨遺址。

1989年12月12日,遊仙寨被納入第三批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

“遊仙寨”遺址位於象山縣城東南約l0公里赤坎村旁,為一長方形城垣,依山而築,面臨大海;長l56米,寬l2l米,總面積約18600平方米。

據民國《象山縣誌》記載,為抗擊倭寇,於明正統八年(l443年)後,建遊仙寨,屬爵溪所管轄;當時城高一丈八尺,有門一,有樓,四角置窩鋪,有指揮一員,領昌國、爵溪軍二百二十五名駐守。也曾發生多次戰爭,據民國《象山縣誌》記載,嘉靖三十一年(l550年),倭寇進犯赤坎,攻遊仙寨甚急,爵溪所百戶秦彪語弟漢日:“遊仙與爵溪唇齒,無遊仙,是無爵溪也。先人遺我汗馬功,不死戰而死,法何以見先人於地下。”逐與弟秦漢疾馳殺敵,力不能支,逐俱死。後人多有讚嘆。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在赤坎遊仙寨發生戰事。倭兵退後,又增築城牆,使遊仙寨成為縣城,爵溪所之門戶。後歷代都屯兵駐守,直至清道光年間撤兵,寨城也隨之漸廢。

現狀

現在遊仙寨寨城保存較為完整,城牆牆體呈梯形,高8米,頂寬l.2米-2米不等,牆體內外亂石砌成,中夯填泥土。在西南面城牆中,辟城門一座,外築瓷城,濠溝與牆間距9米,濠繞城有護城濠溝,溝寬4.3米-5.3米不等,由於年長日久,濠溝多已淤積;寨內兵營房屋無存,但牆基仍殘存,排列整齊,用鵝卵石鋪成的小路縱橫交叉,為當年寨城通道。

據調查,在寨城的四面原有水井各一口,深達十餘米,供營寨就近汲水之用,現僅存北面一處,且大部分已經淤塞,城西北面20米處,有大小二校場遺址,應為當年練兵場所。寨城的北面有炮頭山烽火台與南面梨頭朴烽火台遙相呼應,成為遊仙寨的耳目。

赤坎遊仙寨在明代象山抗倭鬥爭中發揮了一定作用,也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其留存的遺蹟對研究明代軍事、兵營設定提供了極有價值的實物資料,且其保存之完整為江南地區所少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