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蕊芥(原變種)

連蕊芥(原變種)

連蕊芥(原變種)一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被單毛與分叉毛。莖直立或外傾,自基部分枝。基生葉羽狀深裂,長3-9厘米,寬7-12毫米(不計裂片),裂片長圓狀條形,斜向上或水平展開葉片基部漸窄成柄;莖生葉與基生葉基本相同,向上漸小,最上部條形,有1-2對裂片。花序傘房狀,果期極伸長;萼片卵圓形,長2.5-3毫米,頂端鈍,有白色膜質邊緣;花瓣白色,長圓形,長4-5毫米,爪部楔形,兩長雄蕊花絲聯合至二分之一或更長;子房有毛。長角果條形,長13-27毫米,寬1.2-1.5毫米;稍壓扁,花柱粗短,角果兩端鈍尖,中部以下有而扭曲的稀疏單毛,果梗細,長1-1.5厘米,水平展開。花期5月。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連蕊芥(原變種)SynstemonpetroviiBotsch.var.petrovii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33卷||十字花科CRUCIFERAE||連蕊芥屬SynstemonBotsch.||連蕊芥SynstemonpetroviiBotsch.||連蕊芥(原變種)SynstemonpetroviiBotsch.var.petrovii
1a.連蕊芥(原變種)
SynstemonpetroviiBotsch.var.petrovii

植物形態

連蕊芥(原變種),一年生草本,高20-40厘米,被單毛與分叉毛。莖直立或外傾,自基部分枝。基生葉羽狀深裂,長3-9厘米,寬7-12毫米(不計裂片),裂片長圓狀條形,斜向上或水平展開葉片基部漸窄成柄;莖生葉與基生葉基本相同,向上漸小,最上部條形,有1-2對裂片。花序傘房狀,果期極伸長;萼片卵圓形,長2.5-3毫米,頂端鈍,有白色膜質邊緣;花瓣白色,長圓形,長4-5毫米,爪部楔形,兩長雄蕊花絲聯合至二分之一或更長;子房有毛。長角果條形,長13-27毫米,寬1.2-1.5毫米;稍壓扁,花柱粗短,角果兩端鈍尖,中部以下有而扭曲的稀疏單毛,果梗細,長1-1.5厘米,水平展開。花期5月。

產地分布

連蕊芥(原變種)產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區。生於山坡。模式標本采自甘肅。

十字花科·大蒜芥族植物

大蒜芥族(Trib. Sisymbrieae DC.),十字花科的一個族,包括:肉葉薺亞族蔥芥亞族亞麻薺亞族播娘蒿亞族粗桿芥亞族大蒜芥亞族等6個亞族。本族72屬,中國16屬,主要分布在北方及高山地帶。
小鹽芥
北疆山萮菜
條葉連蕊芥
柔毛連蕊芥(變種)
連蕊芥(原變種)
歪葉山萮菜
連蕊芥
川滇山萮菜
溝子薺(原變種)
雙湖念珠芥
小念珠芥
具苞念珠芥
具苞組
密序山萮菜
溝子薺
大花山萮菜(變種)
長果念珠芥(變種)
甘新念珠芥(原變種)
甘新念珠芥
無毛蚓果芥
喜濕蚓果芥(變型)
窄葉蚓果芥(變型)
大花蚓果芥(變型)
蚓果芥(原變型)
蚓果芥
無苞組
三角葉山萮菜(原變種)
雲南大蒜芥(變種)
三角葉山萮菜
新疆大蒜芥(原變種)
南山萮菜組
北山萮菜組
山萮菜(原變種)
短瓣大蒜芥(變種)
垂果大蒜芥(原變種)
細弱山萮菜(變種)
長梗亞麻薺(變型)
大果溝子薺(變種)
日本山萮菜
小果寒原薺(變種)
全葉大蒜芥(原變種)
大蒜芥
無毛寒原薺
大蒜芥亞族
興隆連蕊芥
葉城小蒜芥
小花小蒜芥
播娘蒿亞族
蓮座念珠芥
絨毛念珠芥
長角肉葉薺
紅花肉葉薺
青海肉葉薺
西藏肉葉薺
鑽果大蒜芥
肉葉薺亞族
亞麻薺亞族
雲南亞麻薺
灰白芹葉薺
全緣葉山萮菜
蔥芥亞族
缺柱山萮菜
寒原薺
尖果寒原薺
粗桿芥亞族
垂果大蒜芥
大葉蔥芥
西藏念珠芥
念珠芥
錐果芥
西北山萮菜
羽裂葉薺
中亞羽裂葉薺
芹葉薺
高山芹葉薺
腺毛播娘蒿
短果大蒜芥
新疆大蒜芥
水蒜芥
鹽芥
輪葉無隔薺
野亞麻薺
小葉亞麻薺
小果亞麻薺
亞麻薺
多型大蒜芥
全葉大蒜芥
無毛大蒜芥
陰山薺
播娘蒿
蔥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