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翹花

連翹花

連翹花是一種木犀科、連翹屬植物,乾叢生,直立;枝開展,拱形下垂;小枝黃褐色,稍四棱,皮孔多而明顯,髓中空。單葉少數葉片3裂或裂成3小葉狀,對生,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10cm,無毛,端尖銳,基圓形至寬楔形,緣有粗鋸齒。 全世界約有11種,中國有6種,分布歐洲至日本,有些源自朝鮮和日本,源於歐洲南部的只有一種。其名字forsythia,是為了紀念蘇格蘭的植物學家William Forsyth而命名。 作為草藥的中國的品種大多為木犀科植物連翹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的乾燥果實。在拼音中“翹”讀第二聲。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連翹花 連翹花

落葉灌木、高可達3米。乾叢生,直立;枝開展,拱形下垂;小枝黃褐色,稍四棱,皮孔多而明顯,髓中空。單葉少數葉片3裂或裂成3小葉狀,對生,卵形、寬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3~10cm,無毛,端尖銳,基圓形至寬楔形,緣有粗鋸齒。花先葉開放,通常單生,稀3朵腋生;花萼裂片4,矩圓形;花冠黃色,裂片4,倒卵狀橢圓形;雄蕊2;雌蕊長於或短於雄蕊。蒴果卵圓形,表面散生疣點。3~4月葉前開花 。

連翹花 連翹花

本品呈長卵形至卵形,稍扁,長1.6~2.5cm,直徑0.5~1.3cm。表面有不規則的縱皺紋及多數凸起的小斑點,兩面各有1 條明顯的縱溝。頂端稅尖,基部有小果梗或已脫落。“青翹”多不開裂,表面綠褐色,凸起的灰白色小斑點較少;質硬;種子多數,黃綠色,細長,一側有翅。“老 翹”自頂端開裂或裂成兩瓣,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內表面多為淺黃棕色,平滑,具一縱隔;質脆;種子棕色,多已脫落。氣微香,味苦。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的環境。 喜光耐寒,長江以南露地可越冬。喜生於陽坡地,對土壤要求不嚴,耐乾旱貧瘠,怕澇,最適合於深厚肥沃的 鈣質 土壤

分布範圍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河北、山西、陝西、甘肅、寧夏、山東、江蘇、河南、江西、湖北、四川及雲南等省區。

栽培技術

連翹花 連翹花

可扦插、播種、分株繁殖。扦插於2月~3月進行。播種右在秋季 10月採種後,經濕沙層積於翌年 2月~3月條播。苗木移栽於落葉期間選向陽而 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上栽植;每年花後剪除枯枝 、弱枝葉及過密、過老枝條,同時注意 根際施肥

主要價值

秋季果實初熟尚帶綠色時採收,除去雜質,蒸熟,曬乾,習稱 “青翹”;果實熟透時採收,曬乾,除去雜質,習稱 “老翹”。韓國首都首爾市花。

連翹早春先葉開花,滿枝金黃,艷麗可愛,是早春優良觀花灌木。適宜於宅旁、亭階、牆隅、籬下與路邊配置,也宜於溪邊、池畔、岩石、假山下栽種。因根系發達,可作花蘺或護堤樹栽植。莖、葉、果實、根均可入藥。

植物文化

1.《神農本草經》:主寒熱,鼠痿,瘰癧,癰腫惡瘡,癭瘤,結熱。

2.《名醫別錄》:去白蟲。

3.《藥性論》: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熱。

4.《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治瘡癤,止痛,通月經。

5.李杲:散諸經血結氣聚;消腫。

6.王好古:治耳聾渾渾。

功能主治

味苦,微寒。歸肺、心、小腸經。

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用於癰疽,瘰癧,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

連翹藥用部分主要是果實。它的果殼,即“羚翹解毒丸”中的“翹”。含有連翹酚、香豆精、齊墩果酸、皂甙、維生素P等。具有清熱、解毒、散結排膿等功效。主治溫熱、瘡瘍、瘰癧、丹毒、班疹、流感,用果實10—15克水煎服,或加入方劑中。常用於 風熱感冒

連翹用藥禁忌是脾胃虛弱,氣虛發熱,癰疽已潰,膿稀色淡者忌服連翹。

各家論述

《神農本草經》:主寒熱,鼠痿,瘰癧,癰腫惡瘡,癭瘤,結熱。 2.《名醫別錄》:去白蟲。 3.《藥性論》: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熱。 4.《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治瘡癤,止痛,通月經。 5.李杲:散諸經血結氣聚;消腫。 6.王好古:治耳聾渾渾。

7.《類證活人書》連翹飲 記載:連翹治小兒一切熱:連翹、防風、甘草(炙)、山梔子各等分。上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8.《唐本草》記載:連翹有兩種,大翹、小翹。大翹葉狹長,如水蘇,花黃可愛,生下濕地,著子似椿實之未開者,作房翹出眾草。其小翹生崗原之上,葉花實皆似大翹而小細,山南人並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翹子,不用莖花也。

1.

《神農本草經》:主寒熱,鼠痿,瘰癧,癰腫惡瘡,癭瘤,結熱。 2.《名醫別錄》:去白蟲。 3.《藥性論》:主通利五淋,小便不通,除心家客熱。 4.《日華子本草》:通小腸,排膿。治瘡癤,止痛,通月經。 5.李杲:散諸經血結氣聚;消腫。 6.王好古:治耳聾渾渾。

2.

7.《類證活人書》連翹飲 記載:連翹治小兒一切熱:連翹、防風、甘草(炙)、山梔子各等分。上搗羅為末,每服二錢,水一中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8.《唐本草》記載:連翹有兩種,大翹、小翹。大翹葉狹長,如水蘇,花黃可愛,生下濕地,著子似椿實之未開者,作房翹出眾草。其小翹生崗原之上,葉花實皆似大翹而小細,山南人並用之。今京下惟用大翹子,不用莖花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