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酒忘米

造酒忘米

《造酒忘米》,拼音:zào jiǔ wàng mǐ 選自明 江盈科《雪濤諧史》

原文

一人問造酒之法於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兩曲,加二斗水,相摻和,釀七日,便成酒。”其人善忘,歸而用水二斗,曲一兩,相摻和,七日而嘗之,猶水也,乃往誚酒家,謂不傳與真法。酒家曰:“爾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爾法,用二斗水,一兩曲。”酒家曰:“可有米乎?”其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記下米!”

噫!並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於不得酒,而反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學者,忘本逐末,而學不成,何異於是!

譯文

一個人向一家做酒的人家請教釀酒的方法。酒家對他說:“一斗的米,加上一兩酒麴,加上二斗的水,三樣相互摻和,釀製七天,就變成酒了。” 這個人十分健忘,回家後用了二斗水,一兩酒麴,相互摻和,七天后嘗一嘗,還是與水差不多,於是就去責備酒家,認為人家不教他真正的釀酒之法。酒家說:“你只是沒有按照我說的方法去做。”這個人說:“我按照你說的做的:用二斗水,一兩酒麴。”酒家問他:“加了米嗎?”他低下頭想了想說:“是我忘記放米了!”

哎!連酒的本質都忘了,想要釀酒卻釀不出酒,卻反而生氣怨恨教他方法的人的不對。當今世上的不少求學的人,忘記去打基礎,而想著追逐細枝末節,結果什麼也學不到,跟這個人有什麼不同呢?

注釋

於:向,從

曲:酒母/酒引,釀酒所用的發酵劑。

歸:回來

而:表示承接關係的連詞

嘗:品嘗。

猶:仍然,還是。

乃:於是

往:前往

誚(qiào):責備。

爾:你。

第:只是,此處為反語。

謂:認為。

循:按照,遵循。

下:狀語做動詞,放下,放進。

及:到了……的時候。

於:在。

何異於是:跟這個人相比有什麼區別?

是:這,這件事。

並:連。

本:根本

非:錯誤,不對

1.

於:向,從

2.

曲:酒母/酒引,釀酒所用的發酵劑。

3.

歸:回來

4.

而:表示承接關係的連詞

5.

嘗:品嘗。

6.

猶:仍然,還是。

7.

乃:於是

8.

往:前往

9.

誚(qiào):責備。

10.

爾:你。

11.

第:只是,此處為反語。

12.

謂:認為。

13.

循:按照,遵循。

14.

下:狀語做動詞,放下,放進。

15.

及:到了……的時候。

16.

於:在。

17.

何異於是:跟這個人相比有什麼區別?

18.

是:這,這件事。

19.

並:連。

20.

本:根本

21.

非:錯誤,不對

啟示

凡事應該分清主次,不能捨本逐末,本末倒置.

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抓住根本,這樣才能有的放矢。

做事要細心,要多自我反思,少埋怨別人。

不管學什麼都要打好基礎 ,認真學習 ,不可一步登天。

文中隱含的一個成語是:捨本逐末,意思是:比喻做事不從根本上著手,只是在細枝末節上用功。

諷刺內容

諷刺了急於求成,妄想一步登天的人。

隱含成語

忘本逐末(或本末倒置、捨本逐末)

成語含義:拋棄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部分。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形容輕重倒置。

近義詞:捨近求遠,貪小失大,本末倒置,舍本求末。

反義詞:追本求源,追根求源。

文言知識

釋“第” 上文“爾第不循我法耳”中的“第”,相當於“只是”,句意為你只是因為沒按照我的方法去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