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經書院

嘉慶六年(1801)知縣丁蔡籀復遷回原址,題名“次公”。 十七年知縣王夢庚又遷回文昌祠,並新建院舍,改名“通經”,有學田360餘畝。

簡介

通經書院 位於四川新津。原名寶資書院。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知縣戴之適捐建於城西經藏寺。尋遷建於文昌祠。嘉慶六年(1801)知縣丁蔡籀復遷回原址,題名“次公”。十七年知縣王夢庚又遷回文昌祠,並新建院舍,改名“通經”,有學田360餘畝。道光六年(1826)知縣陳霽學復加修理,且將各場義渡和市易斗租錢撥作膏火。後或鄉紳捐贈,或義學田收入,田產陸續增添,計有學田800餘畝,鋪房20餘間,辦學經費充裕。光緒末改為學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