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不是個人

這是不是個人

《這是不是個人》是2016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中譯圖書,作者為義大利的普里莫·萊維,原著於1947年出版。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這是不是個人》是普里莫 ·萊維描寫奧斯維辛經歷的回憶錄,也是奠定其文學地位的處女作。

1944年底,在加入那不勒斯的一支反法西斯游擊隊後不久,萊維被捕,他選擇承認自己是猶太人,避過了被立即槍決的命運,卻開始了集中營長達 11個月的地獄夢魘。

萊維用冷靜又克制的文字記錄了集中營對歐洲猶太人肉體和精神雙重的殘暴迫害,更深邃地描述了法西斯暴政的本質——法西斯用平庸、儀式化和冷漠的暴力,完全抹殺“另一群人”的尊嚴和意志,讓其僅剩下一副勉力求生的軀殼;更是利用人性的“灰色地帶”,用權力腐蝕囚犯的尊嚴,導致其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服膺於這種暴力。

萊維直面了這種對人性的玷污,同時也回顧了自己和集中營難友們的抗爭、軟弱和尊嚴。

集中營等級分明的內部環境也是人類社會的縮影——有向權力臣服者;有因為單純無私而受難者;還有隻求利用規則無辜自保的大多數人。萊維全盤拓寬了人類的道德限度——他的著作成為諸多哲學家(伊曼努爾 ·列維納斯、喬治·阿甘本等)反思暴力和生存的起點和參考文獻。

萊維相信,正因為人類發明了奧斯維辛,每個人的生存都是有愧的;但這並不能讓我們取消正義和邪惡的界限。我們仍要保留拒絕認同邪惡的最後的權力,肩負起對人性、對他人無限的責任。

作者簡介

作者普里莫·萊維(Primo Levi,1919-1987),義大利化學家,也被譽為義大利國寶級作家。他是奧斯維辛倖存者,第174517號囚犯,也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知識分子,備受索爾·貝婁、菲利普·羅斯、卡爾維諾、安伯托·艾柯等文學大師的推崇。

1947年,萊維出版第一部回憶奧斯維辛經歷的作品《 這是不是個人》時,卡爾維諾為他撰寫書評,直至該書於1958年推出修訂版,萊維終獲文壇認可,迄今為止這本書已被翻成四十多種語言。

1945年,在奧斯維辛經歷了11個月的折磨,從奧斯維辛集中營返回家中後,萊維繼續從事工業化學的職業。憑《這是不是個人》《終戰》這兩部作品成為世界級作家後,萊維專事寫作,相繼創作《緩刑時刻》《其他人的悲劇》《元素周期表》和《被淹沒和被拯救的》等。

1987年4月11日,萊維從都靈寓所跳樓身亡,官方推斷原因為自殺。

譯者沈萼梅 (1940- ),浙江慈谿人,1958年考入北京外國語學院法語系,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2011年,因其“在中國傳播義大利文化所作出的貢獻”,獲義大利政府頒發的“仁惠之星”爵士勳章。主要譯著有《玫瑰的名字》《無辜者》《羅馬故事》 《火》《鄙視》《利比亞沙漠》《羅馬女人》《常青藤》《時光匆匆老去》等。2011年,《玫瑰的名字》中譯本獲義大利駐華使館頒發的年度最佳翻譯獎。

目錄

見證的藝術——普里莫·萊維如何倖存

作者前言

旅途

在深淵之底

啟示

醫務室

我們的長夜

勞動

快樂的一天

這裡的善與惡

被淹沒和被拯救的

化學考試

尤利西斯之歌

夏天裡的事情

1944年10月

克勞斯

“那三個人去實驗室”

最後一名

十天的遭遇

普里莫·萊維年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