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孔組織

透孔組織

透孔組織是平紋和平紋變化組織或兩種平紋變化組織相應組合起來的織物組織。用這種織物組織織制的織物表面有均勻的小孔,與紗羅組織類似,故又稱透孔組織或假紗羅組織。

定義

平紋和平紋變化組織或兩種平紋變化組織相應組合起來的織物組織。用這種織物組織織制的織物表面有均勻的小孔,與紗羅組織類似,故又稱透孔組織或假紗羅組織。

透孔的形成原理

由圖5-17中(a)可看出,第3與第4根經紗及第6與第1根經紗都是按平紋組織和緯紗相交織,其經緯組織點相反,因此第3與第4根經紗及第6與第l根經紗就不易互相靠攏。另外在第二與第五根緯紗浮長線的作用下,使第l、2、3根經紗向一起靠攏,第4,5,6根經紗也向一起靠攏,因此在第3與第4根經紗之間及第6與第1根經紗之間,形成縱向的縫隙。同理,在第三與第四根緯紗之間及第六與第一根緯紗之間形成橫向縫隙。這樣就使織物表面出現了孔眼,如圖5-17(b)所示,〔〇〕處為孔眼位置。

組織的浮線長度對透孔效應有很大影響,浮線越長,孔眼越大。但浮線太長,織物就將過於鬆軟,故一般衣著織物常用的透孔組織,其浮長很少採用大於五個組織點的。在實際生產中,常採用其它組織與透孔組織聯合而製成優美的花式透孔織物。

透孔組織的繪作方法

1、確定完全組織的大小:透孔組織的完全經、緯紗數相等,通常6、10、14,也有取8的;

2、將完全組織劃分成田字形的四等分;

3、每一等分的經、緯紗數為奇數。先在左下角的區域內填以平紋組織點,再將其中偶數根經、緯紗全部改成緯(經)組織點;

4、按“底片翻轉法”填繪其他三部分的組織點。

例:繪作一完全紗線數為6的透孔組織。

將完全組織劃分為四等分。每一區域的經、緯紗數等於3。將左下角區域中填入平紋組織,然後將此區域中的第2根經紗與第2根緯紗全部填為緯組織點。再按“底片翻轉法”填繪其他三個區域。

完全經、緯紗數為8的透孔組織是一種特殊情況。劃分為四等分後,每一區域的經、緯紗數等於4。將左下角區域中的第2、3根經紗與第2、3根緯紗全部填為緯組織點,其餘均填為經組織點。然後按“底片翻轉法”填繪其他三個區域。最後完成。

透孔組織的套用與上機

在制織透孔織物時,密度不宜大,否則透孔效果不顯著。為了使孔眼明顯,在穿筘時,應將每組經紗穿在同一筘齒內。有時為了使孔眼突出,甚至在每組經紗之間空出一個或兩個筘齒。緯向可用間歇卷取。簡單的透孔組織,一般採用四頁綜的間斷穿法。

透孔組織在棉、麻、絲等輕薄織物中套用較多,一般可作稀薄的夏季服裝用織物,主要取其多孔、輕薄,涼爽易於散熱透氣等特點。如各種網眼布和花式透孔織物等。此外尚用於制織銀幕布,在輕薄毛織物中也有套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