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稅案

一篇報導引發的傳聞2008年3月18日,李開復正在澳大利亞出差。一則有關他的“爆炸性”新聞刊登在了當天的某報。李開復說他也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了這條新聞。 報導稱,北京市稅務局已對谷歌及李開復展開調查。知情人士稱,李開復涉嫌在個人收所得方面漏稅超過500萬元人民幣。記者隨即向北京市地稅局稽查分局致電查詢,得到了‘正在調查’的證實。”隨後,這條具備一切迅速流傳元素的“新聞”在網上迅速被轉載。一時間,李開復逃稅500萬的質疑,成為了媒體記者蜂擁報導的訊息,谷歌中國區公關經理的手機當天被打爆了。隨後,谷歌發出簡短的聲明,表示“谷歌在繳納稅金的過程中,與相關稅務部門進行了徵詢,以確定在中國適用的稅則,其間延誤了交納期限,但公司已經交清了應為員工代繳個人所得稅的所有相關費用。”谷歌的公關經理對記者表示“李開復的稅款完全是由公司代扣代繳,與他本人無關。”

事件報導

“打工皇帝”李開復涉嫌捲入谷歌漏稅醜聞

一度沸沸揚揚的Google(谷歌)漏稅事件目前有了最新進展。不過,此次焦點直接轉向了Google中國區總裁李開複本人。上海證券報記者昨日獲得可靠訊息,北京市稅務局已對Google及李開復展開調查。知情人士稱,李開復涉嫌在個人收入所得方面漏稅超過500萬元人民幣。記者隨即向北京市地稅局稽查分局致電查詢,得到了“正在調查”的證實。不過該人士表示,出於保護納稅人的考慮,不會做進一步任何披露,將會在近期根據程式向舉報人提供詳盡的資料進行答覆。

谷歌中國總裁李開復谷歌中國總裁李開復

訊息人士還透露,李開復已在近日內補繳了相關稅款。2005年底,李開復從微軟辭職奔赴Google,引發了整個高科技界對員工忠誠問題的探討。業內人士指出,李開復離開微軟加盟Google背後主要動因在於網際網路新貴Google為李開復開出的天價薪酬。據悉,包括股票期權和現金支付的收入在內,李開復每年“薪金”可達數千萬元人民幣,超過所有著名跨國公司如微軟、諾基亞西門子等公司在華總裁的待遇,成為名副其實的“打工皇帝”。根據公開披露的信息顯示,李開複本人為美籍華人。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稱,外籍人士在中國工作三個月後即需繳納稅收。而中國外匯管理局已將海外期權收入計為工資收入範疇,需要向中國政府納稅。不過中國稅法同時規定,對於發現逃漏稅者,有權利在三年內把相關款項繳清。
分析人士指出,根據中國的稅法規定,如果月收入超過10萬元人民幣,所繳稅款比例高達45%。而按照李開復級別人物的收入而言,就職Google兩年以來,應繳納500萬的稅收並不為過。據知情人士稱,李開復捲入偷稅醜聞完全是“拔出蘿蔔帶出泥”。2007年,Google中國被舉報在2002年至2006年5年間一直存在漏稅的嚴重問題,Google公司涉嫌漏稅數億元人民幣。稅務部門在對Google展開調查的同時,順帶發現了李開復個人的漏稅問題。
不過去年末,針對谷歌公司涉嫌漏稅的傳聞,李開復在回答媒體時表示,谷歌一向注重誠信,誠實。樹立品牌企業,關於最近的偷稅之說只是媒體的一些相傳的小道訊息,這樣的傳言是沒有根據的,不值得信賴的。而在傳聞出現當時,谷歌中國也曾作出了回應,稱並沒有收到北京市地稅局稽查分局的調查通知。不過,針對李開復漏稅的傳聞,谷歌公關部門的相關人士昨日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對此事並不知情,並希望得知本報記者信息的來源。(記者張韜)(來源:上海證券報)

內幕

4月21日,剛剛從美國矽谷經過13個小時飛行回到北京家中的李開復首次就“逃稅傳聞”敞開心扉,接受了本報的獨家專訪。一個月之前,起源於某報的《“打工皇帝”李開復涉嫌捲入谷歌漏稅醜聞》讓谷歌中國區總裁李開復,開始捲入輿論的漩渦。而谷歌中國在此期間,除了發表短短200字的聲明以外,並沒有讓人們看到更多相關信息。對於種種質疑,李開復昨天出示了與谷歌簽訂勞動契約中有關稅務問題的一個條款。李開復表示,“作為谷歌的員工被派駐到中國區工作,我們確實面臨著雙重徵稅的問題。對於如何繳納中國地區的稅款問題,已經提前在美國簽訂了契約。我的中國地區稅款完全是由谷歌中國公司代扣代繳,具體是由普華永道公司負責的。”

起因

一篇報導引發的傳聞2008年3月18日,李開復正在澳大利亞出差。一則有關他的“爆炸性”新聞刊登在了當天的某報。李開復說他也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了這條新聞。 報導稱,北京市稅務局已對谷歌及李開復展開調查。知情人士稱,李開復涉嫌在個人收所得方面漏稅超過500萬元人民幣。記者隨即向北京市地稅局稽查分局致電查詢,得到了‘正在調查’的證實。”隨後,這條具備一切迅速流傳元素的“新聞”在網上迅速被轉載。一時間,李開復逃稅500萬的質疑,成為了媒體記者蜂擁報導的訊息,谷歌中國區公關經理的手機當天被打爆了。隨後,谷歌發出簡短的聲明,表示“谷歌在繳納稅金的過程中,與相關稅務部門進行了徵詢,以確定在中國適用的稅則,其間延誤了交納期限,但公司已經交清了應為員工代繳個人所得稅的所有相關費用。”谷歌的公關經理對記者表示“李開復的稅款完全是由公司代扣代繳,與他本人無關。”
今年4月2日,最初刊發訊息的某報發了一個邊欄訊息,大意是李開復的稅款繳納與個人行為無關。關注度遠不如那篇《醜聞》來得轟動。

律師觀點

外籍人士繳稅方式複雜
環球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黃海向記者表示:外籍人士繳稅情況紛繁複雜,比如,來華的外籍人員,有的從事獨立個人勞務,有的從事非獨立個人勞務;有的是一般員工,有的是高層管理人員;有的停留時間較長,有的很短;有的所得來源於境內但在境外支付等等。他表示,一個外籍人士如何繳個人所得稅,和他是否有稅法規定的住所有關,他在中國工作的期限有關,也和工資由境外機構支付,還是中國境內企業來承擔有一定的關係。有很多外籍企業在適用中國法律的初期,為員工納稅時會感到無所適從,這種現象在外企中並不算少見。

當事人稱持有完稅證明

在接下來一個月的時間裡,當事人谷歌中國區總裁李開複選擇了不回應。而網上就企業忠誠、誠信繳稅等問題開始接連不斷的討論,連李開復四川的遠房親戚都打電話給他,問他稅務的問題是否遭遇了麻煩。李開復開始感受到,也許必須就此事有一個真正的回應。昨天,李開復博士首次就此問題開口,他說:“作為谷歌美國公司的員工,被派駐到中國公司來工作。確實面臨著雙重繳稅的問題。但是,美國公司對於這個問題,都有自己的解決方案。比如,讓中國公司給外派的員工繳納稅款,以保證這名員工能夠得到和以前一樣的收入。因此,當初從微軟跳到谷歌,和谷歌簽訂了勞動契約。其中有重要的條款就是TaxAssistance條款。即‘稅務協助’條款。”
李開復昨天首次向記者公開了這個條款。該條款規定:“由於您在中國的委任將超過6個月,谷歌將通過普華永道公司支付給你‘稅務諮詢’,並且給予你繳稅方面的幫助,普華永道將就申報要求和必要的稅務條款給你建議。你在中國的稅務將根據谷歌的衡平徵稅政策由谷歌進行繳納。”據悉,所謂的“衡平政策”就是公司將負責中國稅務的代扣代繳,並負責中美稅率之間的差額。李開復說:“我在中國的稅務完全由公司承擔,根本沒有必要逃稅。現在我有截止到今年3月,所有的完稅證明。”
記者追問:“是否存在著由於中美兩國之間稅率不同而合理避稅的可能?”李開復表示:“我個人繳稅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報稅,按照美國稅法和稅率繳稅,在美國我包含州稅(加州個人所得稅為9%)在內的稅率是40%。而在中國的個人所得稅稅率是45%。由於兩國稅務相差只有5%左右,所以我沒有必要‘合理避稅’。因為我不逃稅、不避稅,我猜想我這兩年交的稅可能在北京市都能拿到名次。”李表示。

財經調查

代扣代繳企業應按時納稅
“如果我是一名外企的員工,我在華所發放的工資、薪金所得,應該由在華企業實行代扣代繳還是由我個人自行申報?”昨天,記者以普通諮詢者的身份撥打了北京市地稅局12366諮詢電話。人工諮詢的服務人員表示,“這取決於外籍人士和企業之間是否有代扣代繳協定。”記者再問:“如果員工與企業之間簽訂了代扣代繳的協定呢?”對方表示,如果這樣,繳稅就是繳稅義務人即企業的責任,和個人無關。
據了解,現在,所有外資企業的 據了解,現在,所有外資企業的稅金,包括個人所得稅都實行“自核自繳”,就是納稅人遵循“誠信”的原則進行自主繳稅。然後由稅務局的內部流程進行審核。看一個有代扣代繳協定的企業是否逃稅,關鍵看協定是否合法。如果有代扣代繳協定的企業沒有給報稅人及時報稅,稅務局會在一定時間內給納稅義務人即企業發放追繳通知單。而納稅人本身也有可能接到追繳通知單。而昨天,李開復對記者表示,“我從未接到過追繳通知單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