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兒燈

送孩兒燈

送孩兒燈,簡稱“送燈”,也稱“送花燈”等,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這一習俗許多地方都有,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基本信息

簡介

送孩兒燈送孩兒燈
舊俗富人嫁女後第一個元宵節,送新燈以賀。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江蘇·南京採風記》:“﹝送燈﹞此系富而好禮者方有之,女出閣後……逢燈節送各式新燈。”汪曾祺《晚飯花》:“這裡的風俗,有錢人家的小姐出嫁的第二年,娘家要送燈。送燈的用意是祈求多子。元宵節前幾天,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送燈的隊伍。”

由來

據說是因為“燈”與“丁”音近,“送燈”便有人口“添丁”的祝福之意,於是便有各種“麒麟送子燈”、“送子娘娘燈”。

各地習俗

陝西

陝西西安一帶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間送燈,頭年送大宮燈一對、有彩畫的玻璃燈一對,希望女兒婚後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願女兒孕期平安。

江蘇

江蘇舊俗,正月初八日,有閨女出閣者,送各式燈至婿家,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明角麒麟送子燈;
江蘇淮安舊俗,是在元宵節後的十數日中,或以一小紅燈送至久盼無子人家,或者以取自城東麒麟橋堍的方磚一塊代替。江蘇興化則送以泥制孩兒燈一盞,俗雲此燈系送子觀音迎來,望子情切人家若迎得此孩兒燈至,必欣喜莫名。與送燈習俗相近的,又有一種送“袋”習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