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蹤拳技擊絕技108招

三十一、金剛推山 四十、懷中抱月 九十一、霸王俯虎

圖書信息

出版社: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第1版 (2007年1月1日)
平裝: 17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811007290
條形碼: 9787811007299
尺寸: 22.8 x 17 x 0.8 cm
重量: 259 g

作者簡介

李玉川,中共黨員,1951年生,著名武術之鄉滄州青縣人,大專文化。幼年拜迷蹤拳一代宗師張金堂之徒張世清為師學練迷蹤拳,40多年堅持不輟,現全面掌握迷蹤拳的理論和技術體系,為青縣劉寶祥、張金堂所傳支系迷蹤拳第七代掌門人。
為弘揚迷蹤拳,已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台灣大展出版社出版發行迷蹤拳專著十五部。在《中華武術》、《武林》、《精武》、《博擊》等雜誌上發表作品近百篇。傳授弟子多人,遍布全國各地。被武林界推崇為迷蹤拳當代代表人物。
為擴大拳術交流,多次應邀參加“中華武術展現工程”名家聯誼會、“少林功夫國際學術研討會”等活動。山東衛視“中華武術”欄目專題報導了李玉川的功夫,滄洲晚報、滄洲日報、河北日報先後報導過其習武事績。
1996年8月,為完成“迷蹤拳國家規定套路”任務,組建了青縣迷蹤拳協會,被推選為主席;2001年9月,在青縣迷蹤拳協會改建為研究會時,被推選為會長;2006年7月,被世界武術研究學會聘為副會長,並被編入“世界武術名人錄”。

內容簡介

迷蹤拳集養生與技擊於一體,確是中國傳統武術中的優秀拳種。習練迷蹤拳歷代多有俊傑,宋代有周侗、盧俊義等人,清代有孫通,近代則以霍元甲為最。 迷蹤拳以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內外兼修、注重實用和風格獨特而著稱中華武林,尤以技擊見長,以實戰名揚海內外。筆者習練迷蹤拳四十多年,深得迷蹤拳之精要。根據所掌握的拳理和技術,擷取拳術中技擊招法要點,結合親身體認,對拳術技法系統化、具體化,整理出實戰技法108招,並沿用傳統的名稱。這些技法,有主動發打,但多為後發先至之打法;含拳、腳、肘、膝、肩、胯等周身主要部位在內的打、踢、摔、拿之技法;集猝擊、閃擊、連擊、攔擊、巧擊等多種靈活變換之巧法;融靠、抱、粘、拗、捋、纏等技法訣理於一體的擊打之妙法。實為迷蹤拳技擊絕技集粹。

目錄

一、鳳凰單展翅
二、鳳凰雙展翅
三、迎風穿袖
四、猛虎上山
五、獅子擺頭
六、金豹靠山
七、連環三擊
八、黃鷹掐嗉
九、浪子脫靴
十、走馬上任
十一、屈手撩海
十二、劈山填海
十三、拐李贈膝
十四、蒼鷹踹腿
十五、霸王摘盔
十六、敗中取勝
十七、拗步橫擂
十八、野馬翻蹄
十九、夜叉探海
二十、暗渡陳倉
二十一、迎賓送客
二十二、攔路斬蛟
二十三、餓虎闖群
二十四、葉底偷桃
二十五、青龍撩爪
二十六、進步撩衣
二十七、惡虎轉身
二十八、羅漢推碑
二十九、老僧推門
三十、霸王扶
三十一、金剛推山
三十二、仙人獻肘
三十三、狀夫闖堂
三十四、摘星換月
三十五、飛虎撲面
三十六、黑虎掏心
三十七、白猿獻果
三十八、猛虎攔路
三十九、倒打金冠
四十、懷中抱月
四十一、鞭打回頭
四十二、順牽鬥牛
四十三、白馬踢槽
四十四、靈猿轉身
四十五、羅漢撞膝
四十六、閆王砸肘
四十七、惡熊靠樹
四十八、巧降惡妖
四十九、小鬼搬家
五十、閻王點手
五十一、太歲奪命
五十二、怒獅闖山
五十三、元霸砸錘
五十四、惡豹轉頭
五十五、老僧撣塵
五十六、驚獅頂頭
五十七、天神降龍
五十八、鏇風舞斧
五十九、金雞食米
六十、靈童跺腳
六十一、浪子回頭
六十二、雙峰貫耳
六十三、巧送鬥神
六十四、迎門三打
六十五、劈山碎石
六十六、二龍搶珠
六十七、黃鷹抱爪
六十八、順水推舟
六十九、黃龍撩瓜
七十、臥牛蹬踹
七十一、游龍擺頭
七十二、怒虎闖林
七十三、餓虎奪食
七十四、靈猿插手
七十五、揉肘取海
七十六、倒海翻江
七十七、天王托塔
七十八、力開中門
七十九、青蛇尋穴
八十、魚郎拋漿
八十一、怪獸出洞
八十二、烈馬揚蹄
八十三、判官搓面
八十四、攔腰取水
八十五、太歲斬妖
八十六、泰山壓頂
八十七、周倉扛梁
八十八、硬闖山門
八十九、張飛敬酒
九十、閻王追魂
九十一、霸王俯虎
九十二、韋佗獻杵
九十三、鑼鼓齊鳴
九十四、靈貓洗臉
九十五、腳踹連環
九十六、天師拿妖
九十七、過關斬將
九十八、巧降猛士
九十九、橫掃千軍
一00、二郎拿妖
一0一、老君降怪
一0二、驚蟒出洞
一0三、金剛插錘
一0四、驚天動地
一0五、巧打山門
一0六、偷梁換柱
一0七、走馬闖關
一0八、驚獅回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