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全緣千里光

近全緣千里光

近全緣千里光(學名:Senecio subdentatus)是菊科千里光屬的植物。分布於高加索、西伯利亞、俄羅斯、中亞地區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見於多砂礫處,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簡介

種中文名:近全緣千里光
種拉丁名:Senecio subdentatus Ledeb.
種別名 :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千里光屬
屬拉丁名:Senecio
國內分布:產新疆。生於多砂礫處。
國外分布:外高加索、西伯利亞、中亞地區和蒙古也有分布。
命名來源:[F1.Alt 4: 110. 1833]
中國植物志:77(1):296
組中文名:千里光組
組拉丁名:Sect.Senecio
亞族中文名:千里光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SENECIONINAE Dumort.
族中文名:千里光族
族拉丁名:SENECION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莖單生,細,直立,高5—25厘米,自基部或中部分枝,分枝斜升, 無毛。葉無柄,長圓形或寬線形,長2.5—6.5厘米,寬2—10毫米,頂端鈍,具數齒 或細裂,或有時近全緣,上部葉基部擴大且半抱莖,兩面無毛;最上部葉小,線形,苞片狀。頭狀花序有舌狀花,數個至多數,排列成頂生疏散傘房花序;花序梗細,長 1.5--4厘米,無毛或被疏短毛,具線狀鑽形小苞片。總苞圓柱形,長6毫米,寬2—4 毫米,具外層苞片;苞片2—5,線狀鑽形;總苞片約13,長圓狀披針形,寬1毫米, 尖,上端有短柔毛,草質,邊緣膜質,背面無毛。舌狀花7—8;管部長2.5毫米;舌片 黃色,長圓形,長6毫米,寬2毫米,頂端鈍,具3細齒,具5脈;管狀花多數;花冠 黃色,長4.5—5毫米,管部長2毫米,檐部漏斗狀;裂片卵狀長圓形,長0.7毫米, 尖。花葯長1.7毫米,基部具鈍耳,附片卵狀披針形;花葯頸部較粗,基部明顯膨大; 花柱分枝長0.6毫米,頂端截形,有乳頭狀毛。瘦果圓柱形,長3.5毫米,被密柔毛; 冠毛白色,長5.6毫米。 花期5—6月。

產地分布

:產新疆。生於多砂礫處。外高加索、西伯利亞、中亞地區和蒙古也有分布。

參考文獻

:Senecio subdentatus Ledeb.F1.Alt 4:110. 1833,non(Bge.)Turcz. 1837; Ledeb. Icon.P1.F1. Ross.5,t·493. 1834;Schischk.F1, URSS 26:786。 1961; C. JeffreyetY. L. CheninKewBull. 39(2):424. 1984. --Senecio coronopifolius Desf.Var.Subdentatus(Ledeb.)Boiss.F1.Or.3:890.187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