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親

迎親

迎親又叫“迎娶”、“娶媳婦”,等於“六禮”中的“親迎”。古老的漢族傳統婚姻習俗之一。起源於周代。迎親迎娶,通常是由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呂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帶領迎親隊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迎親前一天,男方設酒席謝媒,並以甜湯果分贈鄰里。入晚,新郎由“郎頭”(亦稱挈郎,指未婚少年)陪伴睡覺。迎親之日,“望娘盤”擔先行。望娘盤必有一隻鵝,鵝緣出古時以雁向女方正式求婚,因雁的配偶終身專一,象徵婚姻堅貞和諧。後世以鵝代雁。

基本信息

釋義

迎親迎親

詞目:迎親

拼音:yíng qīn

基本解釋

[send a party to escort the bride to the groom's house] 舊俗結婚時男家用花轎鼓樂等到女家迎接新娘那日已是近娶吉期,襲人本不是那一種潑辣人,委委曲曲的上轎而去,心裡另想到那裡再作打算。——《紅樓夢》

詳細解釋

迎親迎親

1. 迎養尊親。 宋 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 從一 惶恐,自陳 湖 湘 人,迎親竊祿,求哀不已。” 清 歸莊 《噫噫》詩:“叔氏為祿養,迎親就寒氈。”

2.

結婚時男家到女家迎接新娘。《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過了兩月,又近吉日,卻又欠迎親之費。” 任德耀 《馬蘭花》第一幕:“今天晚上月亮當頭的時候,我們就到山腳底下,小河邊上來迎親。”

簡介

迎親迎親

漢族傳統婚姻習俗之一。迎親迎娶

,又叫“迎娶”、“娶媳婦”,等於“六禮”中的“親迎”。通常是由新郎親自到女家迎娶新娘,但在忻州、呂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帶領迎親隊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

迎親前一天,男方設酒席謝媒,並以甜湯果分贈鄰里。入晚,新郎由“郎頭”(亦稱挈郎,指未婚少年)陪伴睡覺。迎親之日,“望娘盤”擔先行。望娘盤必有一隻鵝,鵝緣出古時以雁向女方正式求婚,因雁的配偶終身專一,象徵婚姻堅貞和諧。後世以鵝代雁。

回贈

迎親迎親

女方回贈禮物,必有狀如手帕的五色布袋,寓意五代見面。以花轎迎娶新娘,是寧波人自南宋時形成的風俗。據傳花橋系宋康王趙構御賜。花轎由四人抬著前往,後隨專侍新娘的送嫂,臨到新

娘家,女方放鞭炮迎接。此時小孩們攔住轎子,不讓進,抬轎的就得給些禮金(稱“轎門紙包”)才行。此時,新娘按慣例拖延上轎時間,俗稱“捱上轎”。

上轎

迎親迎親

在迎親者“三請”、“四清”後,才見穿霞披、戴鳳冠,蓋大紅方巾的新娘,由其兄長抱上轎,或由其弟領上轎。臨上轎前,其母餵一口“上轎飯”,意謂不忘養育之恩。接著母女倆縱聲大哭。有俚語曰:“娘家哭得震天響,婆家家當嗒嗒漲。”新娘上轎坐定後,不可移動座位。座下放只銅火熜,內燃炭火

及絨香,隨轎需有兩男青年緩緩前行,稱壓轎。轎子將到,新郎家安排人前去接待。相遇時,男方向女方贈糕點,以示敬意。這時壓轎者從火熜內點一袋煙,一袋袋地吸著回去,稱“接香火”。

客家習俗

客家人的迎親客家人的迎親

客家嫁娶中的迎親俗,別具情趣。出嫁之日,新娘被打扮一新,與家人

同桌吃“告別餐”。飯後,新娘祭拜祖宗,拜別雙親,站在畫有八封太極圖的“米篩”上“過米篩”,換上新鞋,接著由父兄或長輩將她背上花轎(如今多是轎車),潑上一碗水,意為嫁出去的女兒如同潑出去的水,暗示夫妻要白頭偕老。這時新娘放聲大哭,以示不忘父母養育之恩。

舊日,新嫁女都是坐花轎出嫁的,除了花轎,還有其他人員組成的迎親隊伍。迎親隊伍的最前頭,後面跟著媒人轎,樂隊,由兩個小孩坐的燈轎,然後是新娘的坐轎,最後是嫁妝隊,整個隊伍浩浩蕩蕩,引來大批看熱鬧的人群,更增添了熱鬧氣氛。

客家人的迎親2客家人的迎親2

傳說最早時曾有一迎親花轎過未剪彩的新橋,守橋人不讓通過,聰明的

新娘下轎對守橋人說:“新人過新橋,百年夫妻萬年橋。”這話感動了守橋人,破格讓迎親花轎通過,後成了習俗,一直流傳下來。

長輩

送親的長輩是個重要角色,他代表著新娘家的權威和體面。女方選擇誰送親是有講究的,一般情況下由女方直系叔伯擔當。實在沒有直系叔伯,就找最親的、最近門的長者。但也不是誰都能送親,這個人要長相端莊,舉止大方,有權威地位,能端得住架子。不過,如果女方確有至親叔伯,不管此人相貌如何粗俗,舉止如何猥瑣,這時也得出面送親,否則會被人恥笑,一生抬不起頭來。而這種人就要進行短期培訓,教他各種規矩,直至爛熟於心。真到出場那天,也能撐得住台面。

注意事項

1、嚴格把控化妝時間

迎親迎親

由於婚禮當天時間緊迫,因此掐好時間點尤為重要。尤其是迎親環節,有任何閃失都會影響婚禮後面的進程。所以當天一定要把握好時間。

2、堵門時間控制得當

在堵門時,伴娘團都會出一些刁鑽的問題來考驗新郎,一定要新郎歷經“千辛萬苦”才能順利接走新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伴娘團千萬不要一時興起,不要耽誤太多時間。以免影響婚禮當天之後的進程。

3、人員要分配得當

新郎新娘是婚禮當天的主角,之後沒有時間和精力來顧及一些瑣碎的事。因此,在婚禮前不妨就安排好相關的好友負責各項事宜。例如,迎親時放鞭炮的人員、負責保管新郎新娘隨身物品的人員等,都應事先安排妥當。

4、備足一定量的紅包

對於新郎來說,迎親時隨身準備小紅包是必須的,且是備足一定的量。一般至少準備50個左右的紅包,每個紅包10-20塊即可。婚禮當天發小紅包就像是發喜糖一樣,誰來要就分發給誰,屬大吉大利之舉,因此多預備為宜,以避免到時候出現紅包發完造成的尷尬的場面。

5、婚車切莫超速追趕以免釀車禍

假如發生車隊斷尾的情況怎么辦?有人建議是:“過路口後,後車要按編號迅速歸隊,頭車則靠右側慢速,等後車跟上歸隊後再提速前進。”婚車列隊行進,控制車速很要緊。速度要慢,前後車距要留出安全距離,不能過近。最重要的一點是:即使有車子掉隊了,也切忌超速追趕,以免造成追尾甚至連鎖追尾的交通事故。”

迎親風俗

迎親迎親

第一步:敲門及伴娘堵門

新郎敲門喊爸媽開門,娘家人在屋內可以稍稍為難一下,不宜太久。很多地方的迎親習俗都是堵門的時候,新娘的姐妹們會攔截新郎和伴郎的進入,然後刁難他們,並要求新郎給大紅包,這個也是寓意結婚的喜慶。

第二步:認親

新娘父母站在門口迎接男方接親人員,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紹接親親屬(從長輩開始),雙方握手寒暄進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親屬招待男方接親人員吃點東西。

第三步:求婚

新郎向新娘單腿跪地獻花求婚並說幾句能打動新娘的浪漫話語,新娘可為難新郎一下,但時間不宜過長。

接親第四步:互戴胸花

新郎新娘互戴胸花,新郎給岳父岳母戴胸花,併合影留念。

第五步:新郎改口

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媽並三鞠躬,新郎給爸爸點根喜煙,給媽媽撥塊喜糖,父母賞新郎改口錢(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女婿),父母對新郎新娘今後的生活說幾句叮嚀、囑託、祝福的話,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證善待新娘,孝敬雙方父母。

第六步:吃麵條

一碗麵條兩個雞蛋,新郎新娘相互夾給對方吃。

第七步:換踩堂鞋

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沒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輩或晚輩親屬代替),新郎將新娘抱上車,新鞋下面鋪一塊紅布,妹妹給新娘穿完鞋後把舊鞋收起新郎賞妹妹換鞋錢。

第八步:出門

雙方親屬上喜車,娘家親屬先上車,男方親屬後上,不許空車。新娘新娘,副駕駛做伴娘。第二輛車是新郎的父母,副駕駛是伴郎。第三輛車是新娘的父母。

第九步:燃放煙火

婚車離開新娘家要燃放鞭炮。

相關記載

《醒世恆言·賣油郎獨占花魁》:“ 劉四媽就做大媒送親,朱重與花魁娘子花燭洞房,歡喜無限。”

《儒林外史》第二六回:“(王太太)想著一初到王府上,才滿了月,就替大女兒送親,送到孫鄉紳 家。”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江蘇·六合之婚禮》:“是夕,婿家延請親友,先輿往女家,曰迎親;女家亦延親族,隨輿至婿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