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2010年夏秋季糧食作物重大病蟲防控指導意見的通知

(二)防控策略。 (三)其他重大病蟲害發生區。 工作措施(一)加強病蟲監測預警。

基本資料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
夏秋季是病蟲害發生危害的關鍵時期,特別是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蝗蟲等重大病蟲害的嚴重發生,對水稻、玉米等糧食作物構成嚴重威脅。為切實做好夏秋季病蟲防控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危害損失,保障糧食生產安全,我部研究制定了《2010年夏秋季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指導意見》。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並結合實際,制定本省(區、市)防控方案,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二○一○年六月三日

2010年夏秋季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控指導意見

受氣候異常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今年水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簡稱“兩遷”害蟲)呈大發生態勢,水稻病毒病、稻瘟病、玉米螟、蝗蟲、草地螟、農田鼠害等病蟲鼠害的發生形勢也較為嚴峻,防控任務十分艱巨。為全面貫徹落實全國植保工作會議精神,確保不因監測預警不到位而錯失防治時機,不因防控措施不到位而暴發成災,最大限度減輕重大病蟲危害損失,力爭今年糧食和生產有個好收成,特制訂本《意見》。

指導思想與防控策略

(一)指導思想。貫徹落實“公共植保,綠色植保”理念,突出主要作物、重大病蟲、重點區域,強化屬地責任,細化工作措施,努力實現農作物重大病蟲全面有效控制,保障農業生產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農業產業安全,促進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
(二)防控策略。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工作方針,切實加強病蟲監測預警,注重關鍵防治技術集成配套,協調套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態控制和化學防治等措施,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抓住關鍵時期和重點環節,組織打好“應急防控、聯防聯控和阻截防控”三大防控戰役,有效遏制重大病蟲暴發危害。

目標任務

2010年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呈偏重發生態勢,發生面積近20億畝次,其中水稻稻飛虱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大部稻區偏重至大發生,稻縱卷葉螟在華南、江南、江淮、西南稻區偏重發生,螟蟲在長江中游大發生,稻瘟病在西南、江南、華南和東北稻區偏重發生,水稻黑條矮縮病在江南、華南、江淮稻區呈加重態勢。玉米螟在東北、華北玉米主產區偏重發生,玉米粗縮病在黃淮部分地區危害趨重。蝗蟲和草地螟在部分地區偏重發生,農區害鼠在東北、西南、江南部分地區偏重發生。
防控目標:重大病蟲害中短期預報達到90%以上,確保“飛蝗不起飛成災,土蝗不擴散危害,入境蝗蟲不二次起飛”;將水稻重大病蟲、玉米螟等危害損失降至最低限度,主要糧食作物總體產量損失率控制在5%以內,單個病蟲危害損失率控制在3%以內。全年完成糧食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任務25億畝次。

防控重點

(一)水稻產區。西南及華南稻區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和稻瘟病為重點,6—10月突出抓好秧田、本田期“兩遷”的阻截防控、聯防聯控和水稻破口期稻瘟病的藥劑預防工作;長江流域及江南稻區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螟蟲和病毒病為重點,突出抓好7—9月的統防統治和群防群控;東北稻區7—8月重點抓好稻瘟病和螟蟲的防控工作。
(二)玉米產區。東北和華北玉米產區以玉米螟為重點,因地制宜採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學防治措施,6—7月突出抓好赤眼蜂等生物防螟等措施;黃淮海玉米產區,加強麥收以後上至玉米苗期灰飛虱的統防統治,預防灰飛虱傳播的玉米粗縮病發生;對玉米螟發生嚴重區域,結合玉米拔節期(大喇叭口期)施放顆粒劑實行重點挑治。
(三)其他重大病蟲害發生區。環渤海灣、黃河灘區、華南南部重點做好6月和8月東亞飛蝗的飛機與地面應急防治,青藏高原和新疆西北部分別抓好西藏飛蝗和亞洲飛蝗的重點挑治,將蝗蟲控制在遷移和起飛危害以前;華北和東北農牧交錯區以土蝗和草地螟為重點,6—8月做好3齡和4齡幼蟲盛期防治;東北、西南、江南害鼠偏重發生地區,適時開展秋季統一滅鼠。

工作措施

(一)加強病蟲監測預警。各級農業植保部門要加強系統監測調查,全面掌握病蟲發生動態,及時準確發布預報信息。5—10月重大病蟲害發生關鍵時期,嚴格執行病蟲周報制度和值班制度,確保信息渠道暢通。完善系統內、部門間和區域間的信息交流和災情通報制度,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生動態,科學指導防控工作。
(二)強化技術培訓與服務。各地農業植保部門要通過組織現場會、舉辦田間學校、設定示範展示樣板田、發布病蟲電視預報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發動,普及防控技術,並根據病蟲發生和防控工作的需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科學防治,提高病蟲信息和防控技術的入戶率和到位率。
(三)全面做好防控準備。各級農業植保部門要根據今年病蟲害防治的實際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重視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及時調查並掌握農藥、藥械等防控物資的需求情況,幫助做好供需銜接工作。對可能發生的突發性病蟲害,應做好必要的資金、藥劑、器械和人員等方面的應急準備,爭取防控工作的主動權。
(四)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各級農業部門和植保機構要根據我部2010年推進農作物專業化統防統治“百千萬行動”的總體要求,千方百計創造條件,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強化指導與服務,保質保量完成示範任務,扶持發展示範組織,總結典型經驗,努力開創專業化統防統治新局面,切實提高防治效果、效率和效益。
(五)強化安全用藥指導。各級農業部門要根據我部“2010農藥市場監管年”的總體部署和要求,認真開展農藥市場監督抽查,切實加強科學用藥指導工作,推薦一批高效安全和適銷對路的農藥品種,確保農民用上“放心藥”,嚴防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和生產性農藥中毒事故發生。

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農作物病蟲害防控工作事關農業生產安全和農民增收,各級政府和農業部門要把此項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病蟲防控指揮機構,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科學制定防控方案,全面落實屬地防控責任,強化督導檢查和工作指導,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到實處。
(二)增加經費投入。蝗蟲、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玉米螟等重大病蟲的防治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和救災性質,各地農業部門要主動反映情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財政部門的支持,多渠道增加投入,確保重大病蟲害監測、示範、培訓和防治處置等活動有序有效開展。
(三)穩定防控隊伍。各級農業部門要想方設法加強植保防災隊伍建設,穩定縣級以上植保公共服務隊伍,扶持發展鄉村社會化防治服務隊伍,積極探索有效的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發展模式,加強監督和考核管理,不斷提高從業人員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為病蟲監測、防控提供人員保障和服務保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