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的編算和頒行

《農曆的編算和頒行》由國家標準委發布於2017年5月22日,這次標準的制定首次將農曆編算和頒行納入國家標準化管理體系,填補了農曆曆法規範的空白,並有效維護了國家曆法的統一性和嚴肅性。

基本信息

背景

農曆是中國傳統曆法,不僅是我國正式行使的曆法之一,也為全球華人普遍使用。長期以來,公開發行的農曆日曆產品存在日期編排不一致、節氣時間不一致、甚至重要傳統節日不一致等問題,如2013年的端午和冬至都分別有不同的日期版本,引起了公眾困惑和使用混亂。

農曆編算的依據是太陽和月球的預報位置以及日期編排規則,因此日月位置預報精度的差異和日期編排規則的不同都會影響農曆日期的編排結果。而農曆頒行標準的缺失,又導致大量不規範的農曆日曆公開發行,任何有印刷資質的單位和個人都可以公開自行編制或複製農曆日曆。

主要內容

此次發布的《農曆的編算和頒行》首次明確了農曆的編排規則、計算模型和精度等,為農曆日曆編算提供了科學的規範依據。編排規則明確了農曆年月日的確定方法以及排序方法,規定了朔日為農曆月的第一個農曆日,包含冬至在內的農曆月為農曆十一月。農曆日期編排所依據的朔和節氣時刻,其計算依賴於太陽和月球的位置,必須按國際天文學規範中關於天體位置計算所規定的模型來計算,精度應達到1秒。

這次國標對農曆的頒行也提出規定,要求公開發行的日曆產品必須包含公曆和農曆的日期對照以及二十四節氣,符合標準規定的編排規則、計算模型和精度及表示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