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八師一四九團

21078人(2002年統計)。 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14446噸。 ”5月22日,農八師農發辦主任趙玉蘭如是說。

團場概況

農八師一四九團總面積39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10.12千公頃,是石河子墾區糧、棉、油、甜菜生產基地之一。該團有農業單位23個,工、交、建、商、中國小校、醫院等單位22個。全團總人口 21078人(2002年統計)。棉花總產15052噸; 牲畜年底存欄頭數3.16萬頭只,機運單位有各種型號汽車60輛,年運輸能力 800萬噸公里。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14446噸。該團已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種養加工一條龍的綜合經濟發展模式。

農業開發

“2011年,中央財政撥出無償資金420萬元、團場自籌資金221萬元,投入到一四九團五連‘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區’,改造中低產田7000畝,大大提高科技含量,每畝增產籽棉30公斤;該項目區內平均每個職工承包50畝棉花,收入5萬元。其中,職均增收達到1萬元。這正是我們農發辦的希望所在。這裡的項目工程經過我們農發辦檢查驗收,完全達到優質工程。”5月22日,農八師農發辦主任趙玉蘭如是說。
據一四九團農發辦主任安軍介紹,黨委十分重視“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2011年,在兵團和農八師農發辦的資金支持下,積極自籌配套資金,一是在五連項目區建設襯砌渠5.97千米,渠系建築物15座。其中農渠橋4座,渠首進水閘1座,節制分水閘10座等,讓渠道防滲,互相連線,完善水利設施。二是建設節水滴灌首部系統4個,廢除了傳統式大水漫灌法,排除了土地鹽漬化,改造中低產田7000畝,讓滴灌聯網,既節水,又高產。三是改建機耕路15條,總長度14千米,讓路相通,有利於農機田間作業,有利於幹部、職工田間管理。四是營造農田防護林100畝,讓農田林網化,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田防災減災能力。五是加強連隊幹部、職工技術培訓,培訓幹部、職工300多人次,讓幹部、職工適應現代化農業管理。
副團長王秀琴深有感觸地說:“我們幹部、職工要把國家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治理項目工程建成精品工程、示範工程、效益工程,大力建設標準化條田,形成條田邊成線,角成方,路相連,渠相接,林相吻;條田內的棉花萬畝一個色,千畝一展平,消滅單產籽棉300公斤的條田,達到單產籽棉400公斤,達到職均收入5至6萬元,惠及職工增收,團場增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