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清鎮

辰清鎮

辰清鎮地處小興安嶺北部,位於東經127度12分,北緯40度08分,距黑龍江省孫吳縣西南40公里,北黑鐵路與202國道貫穿全境,交通便利。

基本信息

轄區總面積278平方公里,全鎮轄5個行政村,10個自然屯,總人口4500人。全鎮耕地面積4.6萬畝,人均耕地10畝。2005年,辰清農村經濟總收入1649萬元,人均純收入2530元。現有旅店8家,飯店小吃部17家,商店29家,修理部12家,其它服務行業10家,商飲服務業年收入280萬元。電話普及率達30%,有線電視普及率達45%,寬頻入網逐年增加。

簡介

辰清鎮名來源於辰清屯名。“辰清屯”,以辰清河得名。據新編《孫吳縣誌》載,辰清屯開發較早,清代曾設驛站,時稱“三站”。19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俄亂”,俄軍侵占黑河璦琿等地,沿江一帶居民逃散,清政府於此地設善後局,賑濟難民。中華民國成立後,1916年修築“龍遜官道”,此地為二站。東北淪陷後,1933年為龍鎮縣所轄孫吳保二站甲。1934年北黑鐵路設辰清站。1937年9月30日,劃歸璦琿縣管轄。同年12月,劃歸新設定的孫吳縣管轄,稱辰清屯。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1947年5月,隸屬清溪村。1948年5月,隸屬縣城區。1954年11月,劃歸清溪村管轄。1956年3月,並村劃鄉,隸屬清溪鄉。1958年9月,屬清溪作業區。1959年4月,劃歸孫吳鎮公社管轄。1964年7月,劃歸興北公社管轄。翌年4月,從興北公社劃出與清溪生產隊組建辰清公社。1984年改為辰清鄉。1985年5月,改為辰清鎮。 

經濟

辰清鎮根據全鎮實際情況,制定了切合實際的經濟發展思路,調整產業結構,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沙棘立鎮、畜牧強鎮、第三產業興鎮,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全力推進小城鎮建設。協調組織各方面的力量,集中精力抓落實,使全鎮的經濟保持了健康穩步發展的良好勢頭。
經濟發展情況。2005年,該鎮的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649萬元,比上年增長了6%,牧業產值530萬元,在總產值中所占的比重是31%,實現了省政府提出的“主輔換位”的工作目標;農業產值比上年增長了4%,農業產業化進一步提高;第三產業產值比上年增長了20%。
城鎮建設面貌一新。經過大力爭取和多方努力,202國道至辰清國小的1500米的水泥路面工程全面竣工,該鎮最繁華的中心街通行狀況得到了極大的改善,為全鎮的經濟發展增添了生機。借修路之機,鎮政府加大了環境衛生、商業攤閒的治理力度,美化了環境,也規範了市場秩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