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折田巴

【詞目】辯折田巴 【拼音】biàn zhé tián bā【釋義】田巴戰國齊國辯士,此人生就一張鐵嘴,滔滔不絕,口若懸河,在徂丘、稷下一帶發表演說,同人辯論,沒有一個人是他的對手。據說曾一日而服千人。後來,十二歲的魯仲連駁得他啞口無言,從此杜口易業。後用為讚美辯才的典故。【出處】①《太平御覽・魯連子》曰:齊之辯者田巴,辯於狙丘,議於稷下,毀五帝,罪三王,訾五伯,離堅白同異,一日而服千人。有徐劫者,其弟子曰魯連,謂劫曰:“臣願得當田子,使之不敢復談,可乎?”徐劫言之田巴,曰:“劫弟子年十二耳,然千里之駒也。願得侍議於前。”田巴曰:“可。”魯連曰:“臣聞堂上之糞不除,郊草不芸,白刃交前不救流矢,何則?急者不救則緩者非務。楚軍南陽,趙氏伐高唐,燕人十萬之眾在聊城而不去,國亡在旦暮耳。先生將奈何?”田巴曰:“無奈何。”魯連曰:“夫危不能為安,亡不能為存,則無為貴學士矣。今臣將罷南陽之師,還高唐之兵,卻聊城之眾。為所貴談,談者其若此也。先生之言有似梟鳴,出聲而人惡之。願先生之勿復談也。”田巴曰:“謹聞教。”明日見徐劫曰:“先生之駒乃非兔也,豈特千里哉!”於是杜口易業,終身不復談。②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詩:“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西涉清洛源,頗驚人世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