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尊居卑

辭尊居卑

辭尊居卑,中國漢字成語。讀音是:cí zūn jū bēi。意思是不受尊位,甘居卑下。出自戰國·孟軻《孟子·萬章下》。

基本信息

成語簡介

書法作品辭尊居卑書法作品辭尊居卑
中文發音:點擊發音cízūnjūbēi。
成語解釋:辭:推卻。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成語出處:先秦孟軻《孟子萬章下》:“為貧者辭尊居卑,辭富居貧。”
成語造句:所以他在外洋雖趕不上辭尊居卑的大彼得,卻可以算樂善好施的小孟嘗。(清李寶嘉文明小史》第五十七回)。
成語使用:連動式;作謂語;指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褒貶解析:屬中性成語
英語翻譯:refusetoacceptanhonourablestationandoccupyahumbleone

相關文獻

孟子·萬章下》

第一章

孟子曰:“伯夷,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惡聲;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橫政之所出,橫民之所止,不忍居也;思與鄉人處,如以朝衣朝冠坐於塗炭也。當紂之時,居北海之濱,以待天下之清也。故聞伯夷之風者,頑夫廉,懦夫有立志。
“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進,亂亦進。曰:‘天之生斯民也,使先知覺後知,使先覺覺後覺;予,天民之先覺者也,予將以此道覺此民也。’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婦有不與被堯、舜之澤者,若己推而內之溝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
“柳下惠不羞於君,不辭小官;進不隱賢必以其道,遺佚而不怨,□窮而不憫;與鄉人處,由由然不忍去也。‘爾為爾,我為我;雖袒裼裸裎於我側,爾焉能浼我哉!’故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
“孔子之去齊,接淅而行,去魯,曰:‘遲遲吾行也,去父母國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孔子也。”
孟子曰:“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
“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始條理者,智之事也;終條理者,聖之事也。
“智,譬則巧也,聖,譬則力也。由射於百步之外也:其至,爾力也;其中,非爾力也。”

第二章

北宮□問曰:“周室班爵祿也,如之何?”
孟子曰:“其詳不可得聞也。諸侯惡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軻也,嘗聞其略也。
“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
“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不能五十里,不達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
“天子之卿受地視侯,大夫受地視伯,元士受地視子、男。

“大國地方百里;君十卿祿,卿祿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

“次國地方七十里,君十卿祿,卿祿三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
“小國地方五十里。君十卿祿,卿祿二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與庶人在官者同祿,祿足以代其耕也。
“耕者之所獲:一夫百畝,百畝之糞,上農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

相關文人

孟子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代表作《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王顧左右而言他》已編入國中語文教科書中,《寡人之於國也》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