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4號

52693.05 26.10 76492.5

果實黃綠色,粗長羊角型。具有耐低溫,耐弱光能力強的特點,半直立株型,有利於通風透光和密植栽培,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前期不贅秧,果實膨大速度快,中後期連續結果能力強,容易實現穩產高產。適合日光溫室、塑膠大棚栽培。 關鍵字:早熟,黃綠色,耐低溫,耐弱光,辣椒。
1.選育經過
新鄉辣椒4號的母本“C-98-1”選自保椒1號的自然變異單株,早熟,耐低溫、耐弱光,前期座果集中,果實短粗,黃綠色,辣味濃。父本“98-160”選自美國黃椒的變異株,生長勢強,中熟,連續座果能力強,果實細長,黃白色,味甜。2002年進行組合力測定,2003年參加品種比較試驗,2004年進行多點區域試驗,2005年進行生產試驗同時進行示範推廣。
2. 選育結果
2.1 豐產性
2.1.1 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新鄉辣椒4號2003年在新鄉市農科院塑膠大棚進行品比試驗,以主栽品種“赤峰1號”為對照,隨機排列,3次重複,小區面積9平方米。新鄉辣椒4號產量67589.4㎏/公頃,比CK(赤峰1號)增產28.27%,差異極顯著(表1)。
表1 保護地早熟辣椒品比試驗產量結果

品種名稱

來 源

小區平均產量(㎏/9 m2)

折合產量
(㎏/公頃)

比CK
增產%

差異顯著性分析


新鄉辣椒4號

本 院

60.8

67589.4

28.27

a

A

赤峰1號(CK)

內蒙赤峰

47.4

52693.05


b

B

2.1.2 區域試驗結果
2004年在新鄉、安陽、濮陽、洛陽、濟源進行多點區域試驗,以“赤峰一號”為對照,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複,小區面積10 平方米。溫室育苗,塑膠大棚定植。新鄉辣椒4號平均產量為61568.1㎏/公頃,比CK赤峰一號增產25.49%,差異極顯著(表2)。
表2 多點區域試驗結果

地點

新鄉辣椒4號產量(㎏/ 公頃)

CK赤峰一號產量(㎏/ 公頃)

比CK增產%

新鄉

63204

49876.5

+26.72﹡﹡

安陽

64641

52692

+22.68﹡﹡

濮陽

67144.5

50467.5

+33.05﹡﹡

濟源

56977.5

47155.5

+20.83﹡﹡

洛陽

55873.5

45123

+23.82﹡﹡

平均

61568.1

49062.9

+25.49﹡﹡

註:﹡﹡表示在0.01水平下與CK的差異極顯著性
2.1.3 生產試驗結果
2005年在新鄉市郊區後辛莊、濮陽縣王助鄉、安陽市郊區蔬菜基地、新疆喀什進行了生產試驗示範。以赤峰一號為對照(CK),採用同一塑膠大棚內種植,集中對比方式。新鄉辣椒4號的平均產量為76492.5㎏/ 公頃,比CK(赤峰1號)增產29%(表3)。
表3 新鄉辣椒4號生產試驗示範結果

地點

面積(m)

產量(㎏/ 公頃)



新鄉辣椒4號

CK赤峰一號

比CK增產%



新鄉

8236

68970

55020

25.35

濮陽

6560

72675

56895

27.74

安陽

1340

72405

57420

26.10

喀什

3125

91920

67845

35.49

平均


76492.5

59295

29.00

2.2 熟性
該品種, 初花節位著生在第11~13節,從開花至嫩果採收25d左右。始花期比赤峰1號晚3~5d,但是果實膨大速度快,採收期與赤峰1號一樣.
2.3品質
果實黃綠色, 100g鮮果含量:維生素C106㎎,可溶性糖3.39%,蛋白質1.12%,水分92.14%。辣味中等,表皮角質膜薄,品質極佳。
2.4 抗病性
新鄉辣椒4號生長勢較強,根據2003年塑膠大棚品比試驗發病情況調查,疫病、青枯病和病毒病發病率均低於CK赤峰1號 (表4).
表4 新鄉辣椒4號發病情況調查

品種

病毒病病情指數

青枯病死株率(%)

疫病死株率(%)

新鄉辣椒4號

12.4

4.5

5.2

赤峰1號(CK)

14.9

14.5

9.8

3. 品種特徵特性
株高65~85cm,開展度50cm,初花節位第11~13節,從開花至嫩果採收25d左右。果實黃綠色,縱徑25.5cm,橫徑4.6cm,果肉厚0.35cm,2~3心室,單果重75~125g,最大單果重150g,中辣型,品質極佳。屬於半直立株型,有利於通風透光,適合密植栽培,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協調,前期不贅秧,果實膨大速度快,中後期連續結果能力強,容易實現穩產高產。
4. 栽培技術要點
本地區春季日光溫室、塑膠大棚栽培,於10月底~11月初溫室播種育苗,元月下旬~2月上旬定植於日光溫室、2月底~3月初定植於塑膠大棚。定植前結合整地施有機肥6~7.5萬kg/公頃,或三元複合肥1500kg/ 公頃作底肥。要求行距60cm,穴距30cm,每穴雙株定植,9萬株/公頃。注意防治蚜蟲,發現茶黃蟎為害,及時用75%克蟎特乳劑1500倍液或25%滅蟎猛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防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