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更吹落,星如雨。 翻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
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里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
燈火闌珊處。
翻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佳節,燈火輝煌,猶如春風吹過千樹花開,漫天飄飛的焰火似流星一般灑落,又像清亮的雨滴在夜空中閃耀。一個個新穎生動的比喻使元宵夜一派壯觀美麗的景象躍然紙上。
“寶馬雕車香滿路”推出遊人:富貴人家的女子們乘著華貴的馬車出來觀燈,所到之處香飄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從細處著筆,突出了歌舞通宵達旦的喧鬧場面,也暗示了作者在徹夜尋人。彩燈連雲、魚飛龍舞,在優美的簫聲中,遊人如織。
如果說詞的上片也不過渲染一片熱鬧景況,並無異獨之處,那么下片始見精彩之筆,帶給讀者無限想像和回味。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一群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邊說邊笑,輕盈地從“我”身邊掠過,拋下串串銀鈴般的笑聲,飄過陣陣淡淡的清香。然而“我”並未在這衣香鬢影之間多作停留,顯然,她們並非“我”意中關切之人,那么,“我”在等待著什麼,又在尋找著誰呢?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穿過燈花焰火,撥開擁擠的人群,找呀,尋呀……卻依然不見她的影子。忽然,眼前一亮,那“伊人”正在燈火稀疏處悄然而立,一陣喜悅之情湧上心頭,一種知音的契合之感令“我”喜不自禁:終於找到她了!這究竟是怎樣一位女子?她幽居自處,喧囂之下靜待,眾人堆里獨處,不入流俗、不同凡響,是作者之所思、所求。而這個孤高離塵的美人形象,正是作者的情趣所在和自我影象,實際上表現了他政治失意後“自憐幽獨”的情懷,這恰恰是整首詞的不凡之處。王國維將這下片列為成就大事業者必經的第三境界,更賦予了它更深層的涵義,也使這句詞成為膾炙人口的佳句。
幼年時心地單純,偶爾得到好玩具、好衣服、好吃的東西儘是乍然的驚喜,所以叫人再度企盼。長大了,才慢慢體味到不是所有的回首都是喜悅,人生的無奈,往往在於千百度尋覓後,再回首,燈火早已闌珊,卻無人能在夜的盡頭守候。於是再讀這句詞,心中便常常漫起蒼涼與悲哀。
每個夜晚,等屋內所有的人都睡著了。為了安靜於最難得的一刻,然而周圍的寂寂,無人依附的默默令回眸者陡然熱淚盈眶。心中儘是曲終人散的恐慌。
直到那么一天,我在惶惶孤寂中,在嘈雜喧囂的城市中找到了燈火闌珊處的那人,可以面對那人作盡遊刃有餘的敘述,卻無法獨自的面對自己。在黑暗尚未浸沒的黃昏,在星光煜煜洞穿的午夜,精謐中夢回時,逐漸生動起來的我,已感到異常的幸運和幸福。
然而在現實的塵俗中跋涉已久的我,終究竟還是世俗女子,太多的無奈無法釋懷。於是,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喧囂殆盡後的清冷中,如果沒有人相伴的話,我只想單單純純的品味寂寞,頓悟平凡人生的現實性,真正的去擁有自己,因為真正擁有自己的人都會擁有一種信念、一份執著,誠然擁有一個對生命最大的承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