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症,醫學名詞,是人格障礙的一種,是指性格的多重性,即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雙重人格。人格分裂在學名上稱為“解離症”(Dissociative Disoders),它的主要特徵是患者將引起他內在心裡痛苦的意識活動或記憶,從整個精神層面解離開來,以保護自己,但也因此喪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體性。此類患者敏感多疑,又極易產生羞愧感和恥辱感。目前主要有心理治療和生物醫學治療兩種方法,目前在人格障礙的治療上已找到了有效改善症狀的方法,其中男性患者多於女性。

基本信息

簡介

人格分裂人格分裂

人格分裂症,這是一個醫學上的名詞,是指性格的多重性,即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雙重人格。人格分裂在學名上稱為 “解離症(Dissociative Disoders)”;它的主要特徵是患者將引起他內在心裡痛苦的意識活動或記憶,從整個精神層面解離開來,以保護自己,但也因此喪失其自我(Identity)的整體性。此類患者在臨床上並不常見,而常見於戲劇,小說中。

分裂樣人格障礙是日常生活中和醫學心理諮詢門診中比較常見的人格障礙。據上海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資料顯示,其中分裂樣人格障礙占人格障礙總數的29%左右,接近l/3。l 975年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羅遜特指出這種類型的人約占正常人群的7.5%,且男性多於女性。

分類

人格分裂(解離症)可簡單分成下面兩類:

心因性失憶症

心因性失憶症(Psychogenic Amnesia):反應性精神病是指一組在嚴重或持久的精神創傷下引起的精神障礙。

其臨床症狀特點和病程經過與創傷體驗有密切關係。臨床上可見急性應激反應及精神創傷後應激障礙。通常通過變換環境、支援性心理治療及鎮靜安眠治療,效果較好。

症狀體症
意識恍惚及意識朦朧狀態;
感知遲鈍、運動減少,呆滯;
情感淡漠、心境抑鬱;
睡眠障礙、類似痴呆樣表現;
植物神經系統症狀:心悸、多汗、潮紅。
有輕度的自殘現象厭世,總是一種很成熟的心態看待事物,其實什麼也不知道。

診斷依據
強烈過一性或持續性的精神刺激因素,出現於起病前數日至3個月以內;
有敏感(對聲音,光等)、緊張(將會引發自我保護心理導致極端行為)、不穩定素質(各種人格所具有的不同特點)

臨床症狀直接反映或重演精神創傷情境的內容;
在刺激消除,適應能力改善或轉換環境之後,可迅速獲得完全緩解。但當原環境恢復後,主次之間會不會發生未可知的轉換。

多重人格症

多重人格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症(Multiple-personality Disorders)是指一個人同時具有兩種或多種非常不同的人格.此類患者行為的差異無法以常人在不同場合,不同角色的不同行為來解釋,好像是完全不同的人,每個人格有其個別的姓名,記憶,特質及行為方式.通常原來的人格並不知曉另一個人格的存在,而新出現的人格則對原來的人格有相當的了解.新人格的特質通常與原人格特質相當不同,如原人格是害羞,壓抑的,新人格可能是開放,外向的。

多重人格(MultiplePersonality)是一種心因性身人份的障礙,也即由心理因素引起的人格障礙。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中,把多重人格界定為“在個體記憶體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特的人格,每一個人格在一特定時間占統治地位。這些人格彼此之間是獨立的、自主的,並作為一個完整的自我而存在”。一般說來,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階段,內陸諸意識層的只有一種身份,稱為主體人格。此時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體人格的方式活動,不顯出另一身份的痕跡。不定期一段時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後,可突然轉變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後繼人格的方式行事。這時,個體對過去的身份完全遺忘,仿佛從心理上另換了一個人。從一種人格到另一種人格的轉化通常是突然發生的,當後繼的人格開始“執政”時,原先的主體人格剛開始是意識不到的,並忘卻業已發生過的事情。

在精神分析學派看來,多重人格的實質是心理過程的分離,一部分行為和經驗被單獨保持,彼此之間沒有交流,後繼的人格通常能意識到主體人格的存在,但把它看作為客體(“他”、“她”或“它”),而把自身看作為主體(“我”),當分離尚未全面時,主體人格還有可能意識到另一種人格的存在,但通常把自身看作“我”,而把另一種人格看作為“他”、“她”或“它”。可是,當分離全面進行時,主體人格便會忘卻自己的身份,並由後繼人格取而代之。正如心理學家P。費登所說,在這種情況下,“主體的經驗類似知覺,從中產生的‘思想’被體驗為好像它是一種由外部刺激引起的‘知覺’”。當主體人格或是客體人格共存時,有幾率使雙方或是多方的意見不和,而導致極端行為。

後繼人格和主體人格在其情感、態度、知覺和行為等方面是非常不同的,不時甚至處於劇烈的對立面。在主體人格是積極的、友好的、順應社會的和有規可循的地方,後繼人格可能是消極的、攻擊的、逆社會的和雜亂無章的。J.G.沃特金斯和R.J.詹森的研究表明,如果個體在童年期年處的家庭環境是蠻橫的和忽視的,則兒童的需要就會常常遭受挫折,從而引發憤怒或不滿。如果這一環境對兒童的憤怒或不滿拒絕接受,或者說在兒童的憤怒或不滿出現時立即予以處罰,則兒童就會被迫壓抑真正的情感,僅僅展現社會認可的遵奉行為。又由於兒童天生的好奇心有可能被保持下來,兒童時期所受的刺激導致兒童在兒童時期的性格將會被同時保留,而且這種性格有可能被新衍生出來的人格壓制。於是,兒童處於矛盾或衝突之中:一方面為避免處罰而壓抑真正的情感,另一方面被壓抑的情感並未消失,而是想千方百計出來表現一番。在這種情況下,兒童只有通過創造想像中的遊戲夥伴,即把自我中的有些部分體驗成客體(“他”、“她”或“它”),藉此與孤獨或寂寞作乾鬥爭。爾後,凡那些無法為父母或其他成人接受的行為,或者經常受到處罰的衝動,便有可能被分離出來,壓抑入想像中的遊戲夥伴之中:我是好人,他是壞人。這裡,“我”是主體人格,“他”是另一種人格或後繼人格。此時,主體人格尚能意識到另一種人格的存在,把自身看作為主體,把另一種人格看作為客體(即想像中遊戲的夥伴)。(作為夥伴,主客體之間有一定的幾率產生相互間完全信任的關係,所以當客體要求暫時接管主體時,主體將會欣然接受。但當客體所作所為違反主體直接意識時,主客之間即可馬上發生衝突,導致極端行為。

人格分裂是非常非常非常罕見的例子,從有人格分裂的紀錄到現在大約100多年,人格分裂指的是”多重性格”,在最新的精神疾病制診斷分類中,稱此為”解離性認同疾患”(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此種患者會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自我認同和性格狀態,各對環境及自體有某種的知覺、關係、想法,各不相同,而存在患者不同時間的表現,而且可以一再完全地控制此患者的行為,而一些屬於其他人格的重要個人資料就不會記起來,並非因為藥物或一般醫學狀況的因素影響,在兒童患者,也並非是因幻想導致的。

此類患者的原因是兒童時期的不正當教育!不正當教育致使兒童停留在某一特定的階段,像個陰謀家一樣等待時機,釋放自己的陰謀。好奇,貪婪,貪玩,幼稚為兒童在兒童時期的主格。主格使兒童在接受教育的時期同時接受或排斥正當與不正當的誘導與誘惑,從而產生分離,分離的人格將會暫時潛伏在主格的壓制之下。使分格患抑鬱症。次格有可能分離性的表現在主格的生活之中,而主格有可能暫時或長期無法意識此類表現,從而招致更多的來自外界的壓制。

分離的人格會依據環境與外部刺激長期接管或暫時性的接管主格,使主格完全喪失對自己的控制能力,使分離的人格完全獨立,為所欲為。

長期生活在矛盾之中會使主格與各個人格之間的矛盾激化發展,從而使所有人格毀滅,也就是死亡或是紊亂(實際意義的瘋子)。

還有一種就是人的時間段有關的:在不同的時間段你的那個年齡就死亡,比如說 :童年、少年、青年、老年 等隨時間的流逝,然後就會有新的時間來代替你,年齡段的死亡就會使你忘記過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失憶忘記一些東西。其實是我們過渡的哀傷造成的,然後就會改變(我們常說你戀愛以後怎么改變了)就是另一種人格的表現,這就是經過不同的事物以後我們的改變。就有了不同的人格,人一般都有多重人格 這是個過渡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症狀。

表現特徵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 (CCMD一2一R)中對分裂樣人格障礙的特徵表述為:

人格分裂人格分裂
1、有奇異的信念,或與文化背景不相稱的行為,如相信透視力、心靈感應、特異功能和第六感官等。
2、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為或外貌,如服飾奇特、不修邊幅、行為不合時宜、習慣或目的不明確。
3、言語怪異,如離題、用詞不要、繁簡失當、表達意見不清,並非文化程度或智慧型障礙等因素所引起。
4、不尋常的知覺體驗,如一過性的錯覺、幻覺、看見不存在的人。
5、對人冷淡,對親屬也不例外,缺少溫暖體貼。
6、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動的情感體驗。
7、多單獨活動,主動與人交往僅限於生活或工作中必需的接觸,除一級親屬外無親密友人。
患者症狀至少符合上述項目中的三項,方可診斷為分裂樣人格障礙。

治療方法

人格分裂人格分裂
1.催眠分析要比經典的精神分析更具療效。

2.當治療者與多重人格患者形成一種良好的移情關係,避免對患者當中任何一個人格抱以反感或惡意時,治療最具動力。

3.鼓勵各分離的人格之間的內部交流,因為這種內部交流有助於“拆除”置於主體人格和後繼人格之間的隔牆。

4.分離人格的產生有些是因為未能滿足正常的需要,對此應考慮需要的功能,不能輕率處置。

5.治療者的責任是幫助患者將後繼的人格返回到它們最初的目標上來,以便轉移後繼人格與主體人格的對立立場。

6.堅決不能操縱或離間主體人格和後繼人格,因為這種策略通常會導致治療的失敗。

7.後繼人格一旦形成,它就會強烈抵禦企圖消滅它的一切努力。因此,治療者不能去消除它,而應該注重它與主體人格的同一性,設法整合它們,使之像正常的情緒變化那樣操作。

8.通過宣洩,把主體人格“誘導回來”,讓其對原先無法接受的憤怒、不滿、衝動等承擔責任,並用更為建設性的辦法處理它們。由於誘導主體人格的過程也是發泄後繼人格的過程,因此置於兩者之間的隔牆便會自動解體,兩者的交流得以實現。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雖然人們對多重人格研究的興趣日益增強,但多重人格仍然是人格障礙中最難理解和應對的領域之一。

9.人格分裂者最害怕的問題是記憶碎片,也就是遺傳基因產生的紊亂會擾亂腦部,使記憶遺失.分裂出的每個人格對原先人格的記憶,性格都有一定了解,如果分離人格遺失前者記憶,患者有可能被另一人格完全占據。

10.對於人格分裂者,融情治療應當可以治癒,融情治療為善意欺騙與誘導宣洩,並製造物象,如人格分裂者總是把所見所聞默默記憶在潛意識中,治療這么多的人格,可用象形的物品,如:龍,善意欺騙為龍的組成,而非蟲的組成。善意誘導誘發各自優點與適度的缺點,適度的缺點可助其發泄不滿。

11.此類人如果得到及時的治療是可以恢復的,這病伴隨心理病症可為偏執狂,強迫症(兒童時期的過分壓制),精神狂躁征憂鬱症妄想症焦慮症神經衰弱心律失常 (過分壓郁使潛意識營造出自己的世界,使自身永遠生存在自身幻想中。禁箍之靈).發病原因為精神過度集中於某一部分意識(網路遊戲時間過長,精神過分集中的表象),導致自身無法自拔,這類人應該更容易患上菸癮等.

12.壓制過多,壓力過大會使自身精神走向永遠的崩潰(實際意義的瘋子)。此類人更容易接受毒品等強烈刺激性的毒藥。永遠頹廢的開始。

13.也許是潛意識在做怪吧,使我們在兒童時期記下許多被自身認為絕對不正當的記憶,兒童時期的教育十分重要!別把自己的孩子當作自己的賭注!他們有他們喜歡的所有,父母親應做的,是正確的引導,適當的教育,而不是仗勢欺人.

14. 飲食療法,清淡可口為主,環境陽光。

發病原因

人格分裂是一個非常廣泛的人類精神症狀。在世界當代人中,有不少部分都有輕微的人格分裂。典型的如突然的大喜、大怒。經常性的感到無聊,鬱悶。都是輕微人格分裂的症狀的表現。現代人們經歷的高壓力生活,高壓力學習和高壓力工作以及世界集體化、合作化、知識爆炸化導致越來越與降低個人的作用,都會使部分人或多或少的在某時某刻產生人格分裂的想法。

當然,這些現象是無法避免的,就如社會的發展有其兩面性一樣。大部分輕微或著輕微以下的患者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可以自行治癒的。不過,同其他精神病一樣,這種精神病發展到一定程度了也不好。無論是對社會還是對個人。

通常來說,產生這種精神病的人都會有一些普遍的特徵:

1曾經(特別是小時候)有過痛苦的經歷,而且很深(深刻尤其重要)。 比如被人毆打,群毆或者長期性的欺負;被人猥褻,遭遇性騷擾;親眼目睹家人在車禍中或者火災中喪生;自己因某事或者某物差點死亡,對某事或者某物非常恐懼等。而這些經歷或者感受長大後被漸漸平常的生活吸收了。但是仍然深藏於患者心中。

2 人生經歷發生過某些重大變化。比如從某地突然轉移到很遠的另外一個地方學習工作,經歷文化衝擊;對自己以前的生活經歷會產生一種陌生感;(特別是小時候一直生活在某地不動。長大後突然到了另外一個很遠的地方,或者是在不同的地方走來走去)又比如失戀,遭遇朋友背叛;甚至於接受並且狂熱於某些宗教類的學說等等。因這件或這些事情在本人的腦海里產生了一些根深蒂固的想法,而這些想法通常比較片面並且不夠實際。

典型案例

東京少年《東京少年》劇照
《東京少年》

完全是對人格分裂的真實刻畫,直觀。

《致命ID》

11重人格電影

《24重人格》

心理學著作,紀實書,作者自己就是人格分裂患者,後來為了解自己就讀了心理學博士。 他每天會拿一本很大的筆記本,然後把24個人一一請出來交談。

人格裂變的姑娘》 作者: F·R·施賴勃[美] 描述多重人格的小說

患有12重人格分裂症的天才畫家諾布爾患有12重人格分裂症的天才畫家諾布爾

患有12重人格分裂症的天才畫家

英國媒體報導,英國倫敦南部克羅伊登市的一位單身媽媽諾布爾由於小時候受過虐待,為了逃避現實躲進“虛擬世界”,諾布爾從小就發展出了一種罕見的“多重人格分裂症”,她身上最多時候曾經擁有20個不同的“人格”,後來漸漸減少並穩定在了12個左右。
她身上的不同人格之間差異巨大,相互幾乎毫不交流。一些“人格”竟絲毫沒有關於其他“人格”的記憶。一些“人格”不知道自己患有“多重人格分裂症”,另一些“人格”雖然知道但卻並不接受這一診斷結果。

為了減輕精神壓力,她開始學習繪畫,沒想到她體內的12個“人格”竟個個都是天才畫家。她體內的12個“人格”的繪畫風格都毫不相同,有的畫風憂鬱、有的畫風明朗,有的愛畫抽象畫,還有一個喜歡雕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