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紋尾孢

輪紋尾孢

輪紋尾孢屬於真菌界半知菌亞門。分生孢子梗多根,單生,無色,具隔膜0~2個,大小6~20×1.5~2.5(μm)。主要為害葉片,初期出現紫紅色或紅色輪紋病斑,但特徵不明顯;後期出現明顯輪紋病斑。病斑匯合後很象豹紋,致葉片枯死。濕度大時,葉背可見微細橙紅色粘質物,即病原菌的子實體。這種病害可以通過噴灑農藥等方式來防治。

輪紋尾孢

拉丁綱名Fungi Imperficti
中文綱名半知菌綱
拉丁目名Moniliales
中文目名鏈孢霉目
拉丁科名Dematiaceae
中文科名黑霉科
拉丁名Cercospora Zonata
中文名輪紋尾孢
定名人Wint

參考文獻

Dematiaceae輪紋尾孢

Cercospora zonata Winter稱輪紋尾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在培養基上,菌落初為白色,漸呈淺灰至深灰色或深橄欖色至黑色。中間稍凸起,邊緣具1、2條輪紋,不產孢。分生孢子梗褐色束狀,由葉面抽出,具隔膜0—5個,不分枝,大小15.8—99.4×4.6—6.9(um)。分生孢子無色透明,頂生,細長,直或彎,鞭形至倒棒狀,具隔膜1一15個,大小56—64×3.8—4.2(um)。病菌生長發育適溫25℃,最高31℃,“最低6℃,除侵染蠶豆外,還可為害巢菜屬(Vicia sp.)等其他多種蔬菜。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梗基部的菌絲塊隨病葉遺落在土表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引致初侵染,再產生大量分生孢子,通過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病菌發育適溫25℃左右,最高30℃,最低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