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戰

凡與敵戰,必須料敵詳審而後出兵。 曰:“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 ①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語出《吳子·論將第四》。

基本信息

漢典解釋

1、拼音:qīng zhàn
2、注音:ㄑㄧㄥ ㄓㄢˋ
3、條目:輕戰(輕戰)
4、引證解釋:
1). 謂輕忽戰事,不怕打仗。《史記·燕召公世家》:“ 燕國 殷富,士卒樂軼輕戰,於是遂以 樂毅 為上將軍,與 秦 、 楚 、 三晉 合謀以伐 齊 。”
2). 謂輕率出戰。《史記·張儀列傳》:“且夫從者聚羣弱而攻至彊,不料敵而輕戰,國貧而數舉兵,危亡之術也。”《晉書·姚興載記上》:“ 苻登 窮寇,宜持重,不可輕戰。” 清 李漁 《風箏誤·堅壘》:“賊兵破竹而來,機鋒正銳,我軍不可輕戰。”

相關兵法作品

簡介

《輕戰》是中國古代兵書《百戰奇略》里記載的一篇兵法,旨在闡述輕率出戰的危害性。它認為,對敵作戰必須準確判斷敵 情而後出兵,方能戰勝敵人。倘若不研究敵情就輕率進兵,不制定周密計畫就貿然出戰,就 必定被敵人打敗。“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句,系引自《吳子》一書。這裡所說的 “勇者”,是指有勇而無謀的魯莽將領;“輕合”,是說輕率與敵交戰。本篇集中地論述了從敵情實際出發,進行戰爭謀劃的重要性,剖析了“不計而進,不 謀而戰”的嚴重危害性,提出了“料敵詳審而後出兵”的重要作戰指導原則。

譯文

大凡對敵作戰,必須首先做到判斷敵情周詳準確,然後再出兵與敵人攻戰。如果不研究 敵情就輕率前進,不進行周密謀劃就貿然出戰,就一定要被敵人打敗。誠如兵法所說:“有 勇無謀的將領必定會輕率與敵人交戰,輕率與敵交戰而不考慮有利與否是不可取的。” 春秋時期,晉文公率軍與楚國軍隊交戰於城濮。晉文公了解到楚軍統帥子玉自負好怒、 狹隘急躁的弱點,於是以囚禁其派往晉軍的使者宛春的辦法來擾亂他的情緒。子玉果然中計 上當,盛怒之下貿然率軍進攻晉軍,結果楚軍被打得大敗。

原文

凡與敵戰,必須料敵詳審而後出兵。若不計而進,不謀而戰,則必為敵人所敗矣。法 曰:“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① 春秋晉文公與楚戰②,知楚將子玉③剛忿褊急,文公遂執其使者宛春以撓之。子玉怒, 遂乘晉軍,楚軍大敗。④

注釋

①勇者必輕合,輕合而不知利:語出《吳子·論將第四》。
②晉文公與楚戰:即春秋時期的晉楚城濮之戰。
③子玉:即楚國貴族成得臣。楚成王時,因其伐陳有功,而繼子文為令尹。城濮之戰後 因兵敗而自殺。
④本篇史例出自《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