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度腦梗塞

輕度腦梗塞

輕度腦梗塞是腦梗塞的一種特殊類型,是在高血壓、動脈梗化的基礎上,腦深部的微小動脈發生閉塞,引起腦組織缺血性軟化病變。其病變範圍一般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為多見。臨床上患者多無明顯症狀,約有3/4的患者無病灶性神經損害症狀,或僅有輕微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輕度頭痛頭昏、眩暈、反應遲鈍等症狀。該病的診斷主要為CT或MRI檢查。而輕度腦梗塞如果成為多發性的,則可影響腦功能,導致智力進行性衰退,最後導致腦血管性痴呆。

基本信息

藥物治療

既然知道了輕度腦梗塞是什麼病,那么該用什麼藥物來治療它呢,其實能及早的發現輕度腦梗塞是患者不幸中的萬幸,因為及時發現,用藥物干預還完全來得及,只要堅持用藥完全可以防止輕度腦梗塞發展成重度腦梗塞,那么該用什麼藥來防治輕度腦梗塞?首先要知道防止腦梗塞進展和復發,改善腦梗塞症狀這在醫學上叫科學的二級預防。西藥有阿斯匹林比較常用,但缺點是有效率為53%,有47%的人會產生用藥抵抗,而且長期服用容易引起胃出血,帶來肝腎損傷;腦梗塞領域。目前國內的二次研發成功的現代中藥有較好的綜合防治作用,服用安全,作用靶點多,長效性強,但缺點是服用劑量大,而且質量不穩定。如果中藥能改善劑量大,成份不穩定的遺憾,那么就正是腦梗塞這種慢性病患者的最佳用藥選擇。

康復治療

實驗及臨床研究表明,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存在可塑性,在大腦損傷後的恢復過程中,具有功能重建的可能性。
目前認為腦梗塞引發的肢體運動障礙的患者經過正規的康復訓練可以明顯減少或減輕癱瘓的後遺症,有人把康復看得特別簡單,甚至把其等同於“鍛鍊”,急於求成,常常事倍功半,且導致關節肌肉損傷、骨折、肩部和髖部疼痛、痙攣加重、異常痙攣模式和異常步態,以及足下垂、內翻等問題,即“誤用綜合徵”。
不適當的肌力訓練可以加重痙攣,適當的康復訓練可以使這種痙攣得到緩解,從而使肢體運動趨於協調。一旦使用了錯誤的訓練方法,如用患側的手反覆練習用力抓握,則會強化患側上肢的屈肌協同,使得負責關節屈曲的肌肉痙攣加重,造成屈肘、屈腕鏇前、屈指畸形,使得手功能恢復更加困難。其實,肢體運動障礙不僅僅是肌肉無力的問題,肌肉收縮的不協調也是導致運動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因此,不能誤以為康復訓練就是力量訓練。
恢復期治療目的就是改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障礙、語言不利等症狀,使之達到最佳狀態;並降低腦梗塞的高復發率。
目前在日常的家庭護理康復治療中,國內常使用肢體運動康復儀來對受損的肢體運動恢復。它本身以以神經促通技術為核心,使肌肉群受到低頻脈衝電刺激後按一定順序模擬正常運動,除直接鍛鍊肌力外,通過模擬運動的被動拮抗作用,協調和支配肢體的功能狀態,使其恢復動態平衡;同時多次重複的運動可以向大腦反饋促通信息,使其儘快地最大限度地實現功能重建,打破痙攣模式,恢復自主的運動控制,尤其是家用的時候操作簡便。這種療法可使癱瘓的肢體模擬出正常運動,增強患者康復的自信心,最大限度恢復患者的肌張力和肢體運動。

自然療法

 負氧離子可將堵塞血管疏通開,這是對腦梗塞的治療。負氧離子提高紅細胞的變形力,防治血栓形成,這是對鬧梗阻的預防。負氧離子可防治血管痙攣,減少栓子脫落,防治腦栓塞,這也是對腦栓塞的預防,它是“一治”“兩防”,防治結合。

注意事項

藥物治療
就是在一個較長的時間內堅持可靠的中西藥合理並用的多靶點防治.
注意飲食
過多食用高糖食物,可使血液粘稠度加重;飲食過鹹可導致血液凝滯;吸菸、飲水過少、不吃早餐等生活習慣也可使血液粘稠度增高而誘發血栓形成。日常生活中應保證足量飲水,睡前一杯水,起床一杯水。如有必要,半夜加一杯。
(1)要增加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的食物,其中包括粗糧,蔬菜和水果。有些食物如洋蔥、大蒜、香菇、木耳、海帶、山楂、紫菜、淡茶、魔芋等食品有降脂作用。
(2)平時宜吃清淡、細軟、含豐富膳食纖維的食物,宜採用蒸、燉、熬、清炒、氽、熘、溫拌等烹調方法,不適宜煎、炸、爆炒、油淋、烤等方法。
加強鍛鍊
如慢跑,散步,柔軟體操,太極拳等體育鍛鍊可增加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對動脈粥樣硬化有極重要的防治作用。應注意在體育鍛鍊過程中防止意外,如摔跤、骨折、扭傷等。鍛鍊時間及程度應以不感到疲勞為度。
穩定情緒
情緒過於緊張,可引起血管痙攣,血壓驟升,血液變稠,從而影響人體正常血液循環,誘發血栓形成或血管破裂。而且健康的心態更利於腦梗塞病症的恢復。
腦梗塞的預後
腦梗塞的死亡率較腦出血低,一般預後較腦出血好一些,但病情嚴重的腦梗塞,預後不佳。腦梗塞的預後與下列因素有關。
(1)與阻塞的血管大小有關如阻塞的是小血管,腦缺血範圍小,側支循環易形成,恢復較快,預後較好。如阻塞的血管大,腦缺血範圍大,腦組織受損嚴重,臨床症狀恢復慢,預後較差。
(2)與發病速度有關緩慢逐漸發病者,較易形成側支循環,腦缺血可逐漸代償,預後較好。急性起病者,未能建立側支循環,預後較差。
(3)與梗塞的次數和數量有關首次發作,預後較好。但一次大面積梗塞,預後較差。發生兩次以上的梗塞,特別是兩側腦血管均受累預後較差。梗塞灶越多,預後越差。梗塞灶單一者,預後較好。
(4)與栓子的性質有關如栓子疏鬆,在隨血液運行過程中,自身破碎,流到血流的遠端,阻塞小血管者,預後較好。而脂肪栓子、空氣栓子、細菌栓子,比心源性栓子預後嚴重。但心源性栓子引起腦膿腫者,預後較差。
(5)與局灶定位症狀輕重有關發病後偏癱失語等定位症狀較輕,預後較好。反之,偏癱失語程度較重者,預後較差。
(6)與昏迷程度有關昏迷程度嚴重,持續時間越長,預後越差。起病時無昏迷,以後進入昏迷,且昏迷程度逐漸加重者,預後較差。病人神志始終處於清醒狀態,預後較好。
(7)與有無合併症有關如合併褥瘡,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糖尿病,冠心病,心律不齊,心力衰竭等,預後較差,無合併症者,預後較好。
(8)與患者年齡有關年齡大,體質差,預後較差。年齡小,體質好,預後好。

預防

1.積極治療原發病,如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糖尿病等,遵醫囑控制,定期體檢。
2.注意飲食調理,多食蔬菜、水果、纖維素豐富食物;避免高脂肪、高膽固醇、高糖、高鈉食物攝入。
3.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戒菸、可適量飲酒。吸菸可引起小動脈痙攣,減少腦血流量,加速動脈硬化。大量飲酒,能促使血壓上升,還可造成心肌收縮力降低,損害心腦血管。
4.適量運動,控制體重,增強心血管功能。
5.老年人晨間不要急於起床,最好靜臥10分鐘後緩緩起床,以防體位性低血壓致腦血栓發生。
6.學會自我調節,保持樂觀精神狀態。
7.重視發病先兆,老年人應對日常發生的腦缺血症狀,如突然一側肢體運動障礙,感覺異常等引起警覺,及時到醫院就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