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驅

載驅,有著悠久的歷史與記載,主要描寫齊國文姜駕著車馬加齊的儀仗隨從,諷刺文姜與庶兄襄公幽會的可恥行為。

作品原文

詩經·齊風·載驅
載驅薄薄,簟茀朱鞹
魯道有盪,齊子發夕。
四驪濟濟,垂轡沵沵
魯道有盪,齊子豈弟
汶水湯湯,行人彭彭。
魯道有盪,齊子翱翔。
汶水滔滔,行人儦儦,
魯道有盪,齊子游遨

注釋

①載:發語詞,猶"乃"。驅:車馬疾走。薄薄:象聲詞,形容馬蹄及車輪轉動聲。
②簟(diàn 電):方紋竹蓆。一說席作車門。(音浮):車簾。一說雉羽作的蔽覆,放在車後。鞹(kuò 闊):光滑的皮革。用漆上紅色的獸皮蒙在車廂前面,是周代諸侯所用的車飾,這種規格的車子稱為"路車"。
③有盪:即"蕩蕩",平坦的樣子。
④齊子:指文姜。發夕:傍晚出發。
⑤驪(lí 離):黑馬。濟濟:美好貌。
⑥轡:馬韁。濔濔(nǐ 你):柔軟狀。
⑦豈弟(kǎi tì 凱替):天剛亮。一說歡樂。
⑧汶水:流經齊魯兩國的水名,在今山東中部,又名大汶河。湯湯(shānɡ 傷):水勢浩大貌。
⑨彭彭:眾多貌。
⑩翱翔:指遨遊。
⑾滔滔:水流浩蕩。
⑿儦儦(biāo 標):行人往來貌。
游敖:即"游遨"。

譯文

馬車疾馳聲隆隆,
竹簾低垂紅皮蒙。
魯國大道寬又平,
文姜夜歸急匆匆。
四匹黑馬真雄壯,
韁繩柔軟上下晃。
魯國大道寬又平,
文姜動身天剛亮。
汶水日夜嘩嘩淌,
行人紛紛駐足望。
魯國大道寬又平,
文姜回齊去遊逛。
汶水日夜浪滔滔,
行人紛紛駐足瞧。
魯國大道寬又平,
文姜回齊去游遨。

賞析

這也是一首譏刺齊襄公與文姜淫亂的詩。《毛詩序》說,齊襄公“無禮義,故盛其車服,疾驅於通道大都,與文姜淫,播其惡於萬民焉”。從詩意看,我們以為譏刺的對象似乎是文姜更為確切。方玉潤《詩經原始》說:“此詩以專刺文姜為主,不必牽涉襄公,而襄公之惡自不可掩。夫人之疾驅夕發以如齊者,果誰為乎?為襄公也。夫人為襄公而如齊,則刺夫人即以刺襄公,又何必如舊說‘公盛車服與文姜播淫於萬民’而後謂之刺乎?”講得很有道理。據《春秋》記載,文姜在魯莊公二年(前692)、四年(前690)、五年(前689)、七年(前687)都曾與齊襄公相會,說明文姜在其夫魯桓公死後仍不顧其子魯莊公的顏面而與齊襄公保持不正當的關係,魯莊公競也無能加以制止,因此人們賦此詩加以譏刺。
本詩最引人注意的是用了許多二字字音相同的聯綿形容詞,如第一章用“薄薄”來描述在大路上疾馳的豪華馬車,字裡行間透露出那高踞在車廂里的主人公是那樣地趾高氣揚卻又急切無恥。再加上第二章以“濟濟”形容四匹純黑的駿馬高大雄壯,以“濔濔”描寫上下有節律地晃動著的柔韌韁繩,更襯托出乘車者的身份非同一般。三四兩章用河水的“湯湯”、“滔滔”與行人的“彭彭”、“儦儦”相呼應,借水之滔滔不絕說明大路上行人的熙熙攘攘,往來不斷,他們都對文姜的馬車駐足而觀,側目而視,從而反襯出文姜的膽大妄為,目中無人。這一系列的聯綿詞在烘托詩中人與物的形、神、聲方面起了很關鍵的作用。另外,多用聯綿詞,對加強詩歌的音樂性、節奏感也有幫助,可起到便於人們反覆詠嘆吟誦的功能。
從詩的技巧上看,陳震《讀詩識小錄》的評析很有見地,他說:“(全詩)只就車說,只就人看車說,只就車中人說,露一‘發’字,而不說破發向何處,但以‘魯道’、‘齊子’四字,在暗中埋針伏線,亦所謂《春秋》之法,微而顯也。”因此雖然此詩純用賦體而沒有比興成分,卻仍是婉而多諷,韻味濃厚。 (汪賢度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