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體工程過程

軟體工程過程

本書以UPEDU軟體工程過程作為具體的過程實例,全面介紹軟體工程過程的基本知識,闡述了一系列助於在更短的時間內開發出更好的軟體的活動。全書分4個部分:第I部分介紹了軟體過程的基本問題,即軟體生命周期的方法、工具和概念;第II部分和第III部分主要介紹軟體工程規範和管理規範;第IV部分介紹軟體工程過程的質量和建模問題,最後一章介紹了軟體工程元模型,它是所有軟體過程的理論基礎。

基本信息

計算機專業術語

ISO 9000 定義:軟體工程過程是把輸入轉化為輸出的一組彼此相關的資源和活動。

定義支持了軟體工程過程的兩個方面內涵。

第一,軟體工程過程是指為獲得軟體產品,在軟體工具支持下由軟體工程師完成的一些列軟體工程活動。基於這個方面,軟體工程過程通常包含4種基本活動:

1. plan——軟體規格說明。規定軟體的功能及其運行時的限制。

2. do——軟體開發。產生滿足規格說明的軟體。

3. check——軟體確認。確認軟體能夠滿足客戶提出的要求。

4. action——軟體眼睛。為滿足客戶的變更要求,軟體必須在使用的過程中演進。

事實上,軟體工程過程是一個軟體開發機構針對某類軟體產品為自己規定的工作步驟,它應當是科學的、合理的,否則必將影響軟體產品的質量。

第二,從軟體開發的觀點看,它就是使用適當的資源(包括人員、硬軟體工具、時間等),為開發軟體進行的一組開發活動,在過程結束時將輸入(用戶要求)轉化為輸出(軟體產品)。

所以,軟體工程的過程是將軟體工程的方法和工具綜合起來,以達到合理、及時地進行計算機軟體開發的目的。軟體工程過程應確定方法使用的順序、要求交付的文檔資料、為保證質量和適應變化所需要的管理、軟體開發各個階段完成的任務。

編輯推薦

《軟體工程過程》:

教育部高等學校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推薦教材.

根據教育部“軟體工程課程體系研究”項目成果《中國軟體工程學科教程》及專業規範組織編寫

與最新ACM零口IEEE CCSE同步

匯集示範性軟體工程專業教學成果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軟體製造是個複雜的過程

1.2 軟體產品與軟體過程

1.3 為什麼要研究軟體工程過程

1.4 軟體生存周期過程標準

1.5 本書結構

第2章 軟體開發的主要活動

2.1 需求分析與管理

2.1.1 需求分析與規範

2.1.2 需求變更管理

2.1.3 需求跟蹤管理

2.2 設計

2.3 編碼

2.4 軟體測試

2.5 運行與維護

2.6 軟體項目管理

2.6.1 項目管理活動

2.6.2 軟體開發計戈

2.6.3 風險管理

2.7 軟體配置管理

2.7.1 配置項和基線

2.7.2 配置庫

2.7.3 配置管理流程

2.7.4 配置項標識

2.7.5 版本控制

2.7.6 配置控制

2.7.7 狀態簿記

2.7.8 配置審計

2.8 驗證與確認

2.8.1 V&V的目標

2.8.2 需求分析

2.8.3 設計

2.8.4 編碼

2.8.5 測試

2.8.6 系統安裝試運行

2.9 軟體質量保證

2.9.1 SQA的作用

2.9.2 SQA啟動程式

2.9.3 SQA計畫

2.9.4 SQA需要考慮的問題

2.10 軟體文檔管理

2.11 本章小結

第3章 軟體生存周期模型

3.1 編碼修正模型

3.2 瀑布模型

3.2.1 瀑布模型的優缺點

3.2.2 V模型

3.3 增量模型

3.4 演化模型

3.5 螺鏇模型

3.6 原型構造在生存周期模型中的套用

3.7 生存周期模型中並發的作用

3.8 商業組件和復用的作用

3.9 統一軟體過程模型(RUP)

3.9.1 RUP過程框架

3.9.2 RUP核心元素

3.9.3 RUP的計畫

3.9.4 質量內嵌於過程中

3.9.5 主要困難與基礎保障

3.10 MSF過程模型

3.11 本章小結

第4章 瀑布模型套用實例

4.1 過程實例活動

4.1.1 1nfosys過程模型概述

4.1.2 需求規範

4.1.3 高層設計

4.1.4 詳細設計

4.1.5 構建(編碼)與單元測試

4.1.6 集成測試計畫與實施

4.1.7 系統測試計畫與實施

4.1.8 驗收測試與安裝

4.1.9 維護支持階段

4.2 文檔編制

4.3 WAR系統開發過程實施案例

4.3.1 WAR系統需求概述

4.3.2 高層設計階段

4.3.3 詳細設計階段

4.3.4 構建與單元測試階段

4.3.5 系統測試

4.3.6 驗收和安裝

4.4 本章小結

第5章 協同過程模型

5.1 模型概述

5.2 實際套用案例需求

5.3 初始階段

5.3.1 基本活動

5.3.2 實施考慮

5.4 細化階段

5.4.1 基本活動

5.4.2 實施考慮

5.5 構造階段

5.5.1 主要活動

5.5.2 實施考慮

5.6 移交階段

5.6.1 基本活動

5.6.2 實施考慮

5.7 本章小結

第6章 軟體過程的建立與管理

6.1 過程的建立

6.1.1 確定過程模型

6.1.2 確定活動

6.1.3 確定活動間的關係

6.1.4 將每個活動的有用信息文檔化

6.1.5 剪裁過程文檔化

6.1.6 改進過程文檔化

6.1.7 過程獲得認可並培訓員工

6.1.8 不斷地使用和改進過程

6.1.9 定義軟體過程的實例

6.1.10 項目計畫的編制

6.2 過程的監控

6.2.1 過程變更處理

6.2.2 變更實施

6.3 過程改進

6.3.1 CMM

6.3.2 其他評估模型

6.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序言

“十一五”期間我國的軟體工程教育獲得了長足發展,專業建設、教學科研水平實現了質的飛躍,在國家政策扶持與眾多院校教師、科研人員的共同努力下,逐漸探索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軟體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與切實可行的創新人才培養方案,核心專業課程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果。當今數位化、信息化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大趨勢,高水平的軟體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隊伍在國民經濟發展建設特別是信息社會建設中起著重要支撐作用,軟體工程專業教育隨著技術進步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培養出色的創新軟體科學技術人才成為我們的首要任務。

軟體工程精品專業課程與專業教材建設是專業領域建設長抓不懈的重要工作,要通過理論研究、理論創新、教學實踐、教材編寫、成果推廣推動專業課程和教學內容改革,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要通過專業建設建立健全科學的培養體系與教學團隊。

為了進一步推進軟體工程專業精品教材的建設,物化教學改革實踐成果,我們以教育部“軟體工程課程體系”項目的研究成果《中國軟體工程學科教程》為核心框架,在已有系統地理論研究的基礎上,選擇了一系列教學基礎紮實、教學改革成效顯著、實踐素材強的教材,不僅能夠復蓋軟體工程專業知識的核心知識單元,而且能夠具有廣泛的示範作用,以系列教材的形式推出,完成普通高校“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建設的光榮任務。

希望這套教材對國內大學的相關學科專業教學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積極的推動作用。希望清華大學出版社能繼續大力支持並參與到學院的教學研究、教材建設工作,支持學科的創新與發展。對提高我國軟體工程專業的教育水平做出一定的貢獻。

軟體工程專業、學科是正在迅速發展的綜合交叉性學科,相關的新概念、新技術、新方法不斷湧現。隨著專業、學科的日益成熟與不斷創新,教學內容與培養模式的改進與突破迫在眉睫,因此研究和探索專業技術理論與實踐發展是十分重要的長期任務,需要我們大家加強交流、共同努力,攜手營造良好的教學研究氛圍,為推進我國信息科學技術領域教學質量的提高和信息科學技術學科的大發展而不懈努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