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滑動率

車輪滑動率指車輪接地處的滑動速度與車輪中心運動速度的比值[1]。從制動過程的三個階段看,隨著制動強度的增加,車輪幾何中心的運動速度因滾動而產生的部分越來越少,因滑動而產生的部分越來越多。滑動率的數值說明了車輪運動中滑動成分所占的比例。

定義式

滑動率S公式為:S= (UW-rro ωW)/UW ×100%

式中,UW為車輪中心速度;rro為沒有地面制動力時的車輪滾動半徑;ωW為車輪的角速度。

制動時滑動率變化

1、輪胎印痕的形狀與輪胎胎面花紋基本一致,車輪還接近於單純的滾動,如圖1可以認為:uW≈rr0 ωW

圖1 圖1

純滾動時滑動率S=0。

圖2 圖2

2、輪胎花紋的印痕可以辨別出來,但花紋逐漸模糊,輪胎不只是單純的滾動,胎面與地面發生一定程度的相對滑動,即車輪處於邊滾邊滑的狀態,如圖2所示,此時:uW>rr0 ωW

邊滾邊滑時,滑動率S滿足 0<S<100%。

圖3 圖3

3、車輪被制動器抱住,形成一條粗黑的印痕,看不出花紋的印痕,在路面上作完全的拖滑,如圖3此時ωW=0。

制動時滑動率的影響

制動時,峰值附著係數一般出現在S=15%~20%。當滑動率增加時,制動力係數有所下降。滑動率越低,同一側偏角條件下的側向力係數越大,即輪胎保持轉向、防止側滑的能力越大。所以,制動時若能使滑動率保持在較低值,便可獲得較大的制動力係數與較高的側向力係數。這樣,制動性能最好,側向穩定性也很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