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保險與增值全攻略

內容介紹

本書系統全面地闡述了心理測量的歷史、原理及套用,是業界公認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一本被廣泛採用的優秀著作。本書將內容龐雜的心理學測量體系根據其歷史沿革、原理及套用劃分為24個小的、模組化的主題,作為本書最為基礎、不可分割的單元,使研究和學習更為便利。另外,在通篇都有細微但重要的更新以適應心理測量發展的基礎上,本版繼續保持歷史案例和小插圖的套用以凸顯測量內容,並最大可能地回應心理測量的最新發現成果,同時對原有內容進行新的思考探究。
書中除闡述了傳統領域外,還納入了神經心理測評和老年測評、測驗的誤用及濫用、對學習不良的測評、特殊背景下的測驗、種族智商差異、成就測驗中的作弊問題等方面的內容。既有對心理測量基本核心概念信度、效度、項目分析的介紹,也涉及各個不同研究領域中最常用的測量工具;既有學科的發展歷史,也有學科的發展趨勢項目反應理論。作者對最新的被廣泛套用的一些測驗進行了描述和評論,考察了測驗過程的微妙差別,對測驗智慧的價值問題進行了探索,並將特殊領域科學研究主題的最新成果和測驗工具的最新發展與套用巧妙而有機地結合。
全書用語嚴謹,內容全面,注重實用性,對所有臨床心理諮詢師,以及心理學和教育學的本科生、研究生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也適用於政府、企事業、醫療、司法等各行各業相關專業人士作為實踐指導。
本書特色
模組化內容結構
本書的最基本閱讀單位是每一個主題,每章有兩個主題,每個主題都相對獨立,便於讀者更靈活、更有效地了解心理測量這一學科。
真實的案例支持
本書中借用很多案例或者小情境來說明測量的概念,同時也展示了在某些情況下由於心理測量被濫用而造成的後果。書中絕大多數案例都是基於作者個人的經驗,而不是學術推導。這些案例都是作者親身經歷的事情,他能夠對案例的準確性有很好的把握。
強調實踐套用性
書中列舉了很多套用於不同領域的測驗,例如智力測驗、成就測驗、工業與組織方面使用的測驗、職業測驗以及人格測驗等。
爭議話題的探討
作者認為沒有必要迴避在心理測量這個學科中存在的爭議,在本書中探討了諸如基因與環境對智力產生的影響、IQ的種族差異來源、對測驗偏差和測驗外部效度的關注、法庭的證人證言、在心理測驗中的倫理問題等,引發讀者更深刻的思考和閱讀興趣。
新版更新
第5版在上一版基礎上做了如下更新:(1)增加了一些有關已有測驗的最新研究成果,比如神經心理學的測驗,這是臨床心理學中一個前途無量的分支,無疑是新興的領域,也成了當代心理測量重要的實踐套用領域;(2)加入一些在前一版中被忽視的重要觀點和心理測量學概念,比如項目反應理論已經在學術界越來越清晰,因此這一版也加大了這方面內容的介紹;(3)新增了一些測驗的革新和進展,有些測驗發布了最新的版本,例如WISC-IV、KABC-II、KIBT-2及Bayley-III等。

作品目錄

譯者序
前言
第1章心理測驗的套用和意義 /
主題1A心理測驗的本質和使用 /
1A?1測驗的意義 /
案例1?1真實生活中的測驗 /
1A?2測驗的定義 /
1A?3測驗的進一步區分 /
1A?4測驗的類型 /
1A?5測驗的使用 /
1A?6影響測驗有效性的因素 /
案例1?2非標準化測驗的影響 /
1A?7測驗實施的標準化程式 /
1A?8測驗實施的最佳流程 /
1A?9施測者的影響 /
1A?10受測者的背景和動機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1B心理測驗的倫理和社會意義 /
1B?1專業測驗標準的依據 /
案例1?3測驗的倫理和專業標準 /
1B?2測驗發布者的責任 /
1B?3測驗使用者的責任 /
案例1?4對MMPI結果的過度解釋 /
1B?4文化或者語言中少數人群的測驗 /
1B?5高風險測驗無法預期的後果 /
1B?6重申:負責任地使用測驗 /
小結 /
關鍵術語 /
第2章心理測驗的歷史 /
主題2A心理測驗的起源 /
2A?1測驗的重要性 /
2A?2公元前2200年測驗在中國的雛形 /
2A?3心理測驗的精神病學起源 /
2A?4面相學、顱相學和心理圖式 /
2A?5測驗的銅質儀器時代 /
2A?619世紀對智障兒童觀念的轉變 /
2A?7比奈早期的研究對測驗的影響 /
2A?8修訂後的量表和IQ概念的出現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2B美國的早期測驗 /
2B?1美國的早期測驗和測驗的濫用 /
2B?2Howard Knox與20世紀早期的非言語測驗 /
2B?3斯坦福-比奈量表:IQ早期的主要測驗 /
2B?4團體測驗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美國軍隊選拔士兵的分類 /
2B?5早期的教育測驗 /
2B?6能力測驗的發展 /
2B?7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人格和職業興趣測驗 /
2B?8投射測驗的起源 /
2B?9興趣測驗的發展 /
2B?10心理測驗歷史上幾個重要的里程碑 /
小結 /
第3章常模與信度 /
主題3A常模與測驗的標準化 /
案例3?1過時的測驗和常模 /
3A?1原始分數 /
3A?2關鍵統計概念 /
3A?3原始分數的轉換 /
3A?4選擇常模樣本 /
3A?5標準參照的測驗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3B信度的概念 /
案例3?2測驗信度與法庭證詞 /
3B?1經典測量理論和測量誤差來源 /
3B?2測量誤差的來源 /
3B?3測量誤差與信度 /
3B?4信度係數 /
3B?5相關係數 /
3B?6用相關係數來作為信度係數 /
3B?7時間穩定性的信度 /
3B?8內部一致性信度 /
3B?9項目反應理論 /
3B?10測量的新原則 /
3B?11信度估計的特殊情況 /
3B?12信度係數的解釋 /
3B?13信度與測量的標準誤 /
小結 /
關鍵術語 /
第4章效度與測驗開發 /
主題4A效度的基本概念 /
案例4?1研究作為測驗效度的關鍵證據來源 /
4A?1效度:定義 /
4A?2內容效度 /
4A?3效標關聯效度 /
4A?4構念效度 /
4A?5檢驗構念效度的方法 /
4A?6關注外部效度和拓寬測驗效度的視野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4B構念測驗 /
4B?1定義測驗 /
4B?2選擇計分的方法 /
4B?3有代表性的計分方式 /
4B?4構念條目 /
4B?5檢驗條目 /
4B?6修改測驗 /
4B?7發布測驗 /
小結 /
關鍵術語 /
第5章智力和成就的理論及個體測試 /
主題5A智力理論與因素分析 /
5A?1智力的定義 /
案例5?1智力的核心功能:學習與適應 /
5A?2因素分析導言 /
5A?3高爾頓與感覺敏銳程度 /
5A?4斯皮爾曼與g因素 /
5A?5瑟斯頓與基本心理能力 /
5A?6Cattell?Horn?Carroll理論 /
5A?7皮亞傑與適應理論 /
5A?8吉爾福特與智力結構模型 /
5A?9平行加工與序列加工理論 /
5A?10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論 /
5A?11作為生物學概念的智力 /
5A?12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 /
5A?13斯滕伯格與智力三元論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5B個體智力測驗和成就測試 /
5B?1個體智力測驗簡介 /
5B?2韋克斯勒智力測驗 /
5B?3韋克斯勒分測驗:描述與分析 /
5B?4韋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Ⅲ /
5B?5韋克斯勒兒童智力量表?Ⅳ /
5B?6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第五版 /
5B?7底特律學習能力測驗?4 /
5B?8考夫曼兒童智力測驗?Ⅱ /
5B?9考夫曼青少年和成人智力測驗 /
5B?10考夫曼簡明智力測驗?2 /
5B?11個人成就測驗 /
5B?12學習障礙的特徵及評估 /
小結 /
關鍵術語 /
第6章團體測驗以及能力測驗中的爭議 /
主題6A團體能力測驗及相關概念 /
6A?1團體測驗的本質、前景和缺陷 /
6A?2團體能力測驗 /
6A?3多元能力傾向測驗 /
6A?4預測在大學裡的學業成績 /
6A?5研究生選拔測驗 /
6A?6教育成就測驗 /
6A?7能力傾向測驗的輔導效果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6B測驗偏差及其他爭論 /
6B?1對IQ的誤解 /
6B?2測驗偏差的問題 /
6B?3社會價值和測驗公平 /
6B?4決定智力的遺傳和環境因素 /
6B?5非洲裔美國人和白人IQ差異的來源 /
6B?6智力隨年齡的變化 /
6B?7每代人智力測驗分數的變化 /
小結 /
關鍵術語 /
第7章特殊群體的心理測量 /
主題7A嬰兒和學前兒童的心理測量 /
7A?1嬰兒能力測量 /
7A?2學前兒童智力測量 /
7A?3嬰兒和學前兒童心理測量的實用性 /
7A?4兒童入學準備篩選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7B殘疾人心理測量 /
7B?1特殊群體心理測量的起源 /
7B?2非言語測驗 /
7B?3非閱讀且最低動作測驗 /
案例7?1腦癱患者評估的挑戰 /
7B?4視覺障礙者測驗 /
7B?5失聰或者聽覺困難者測驗 /
7B?6智障者的適應行為測量 /
小結 /
關鍵術語 /
第8章人格測驗的起源 /
主題8A人格的理論與測量 /
8A?1人格的概述 /
8A?2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論 /
8A?3人格的類型理論 /
8A?4人格的現象學理論 /
8A?5行為與社會學習理論 /
8A?6人格的特質理論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8B投射測驗 /
8B?1投射假設 /
8B?2投射技術引言 /
8B?3關聯技術 /
8B?4補全技術 /
8B?5構念技術 /
8B?6表達技術 /
8B?7重新審視:投射技術的悖論 /
案例8?1投射測驗作為訪談中的輔助手段 /
小結 /
關鍵術語 /
第9章人格和其他特質的結構化評估 /
主題9A自我報告量表 /
9A?1理論導向的量表 /
9A?2因素分析量表 /
9A?3效標計分量表 /
9A?4態度和態度的測量 /
9A?5道德判斷的測量 /
9A?6精神和宗教概念的測量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9B行為和觀察評估 /
9B?1行為治療的基礎 /
9B?2行為治療和行為評估 /
9B?3結構化訪談量表 /
9B?4系統化的直接觀察評估 /
9B?5非語言行為的評估 /
9B?6模擬行為評估 /
9B?7生態瞬時性評估 /
小結 /
關鍵術語 /
第10章神經心理學評估與篩選 /
主題10A神經生物學概念 /
10A?1大腦的概述 /
10A?2大腦的結構和系統 /
10A?3生存系統:後腦和中腦 /
10A?4注意系統 /
10A?5運動/協調系統 /
10A?6記憶系統 /
10A?7邊緣系統 /
10A?8語言功能和大腦的單側化 /
10A?9視覺系統 /
10A?10執行功能 /
10A?11成年期和老年期的神經病理學 /
10A?12腦成像技術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10B神經心理學量表、成套測驗及篩選工具 /
10B?1大腦-行為關係的概念模型 /
10B?2感覺輸入的評估 /
10B?3注意力的測量 /
10B?4學習和記憶測驗 /
10B?5語言功能的評估 /
10B?6空間和操作能力測驗 /
10B?7執行功能的評估 /
10B?8動作輸出的評估 /
10B?9神經心理評估的成套測驗 /
案例10?1魯-內神經心理成套測驗 /
10B?10酒精使用障礙的篩選 /
10B?11老年人心理狀態的評估 /
小結 /
關鍵術語 /
第11章工業、職業和法庭評價 /
主題11A工業和組織中的測量 /
11A?1人員選拔中測量的角色 /
11A?2傳記式數據 /
11A?3面試 /
11A?4認知能力測試 /
11A?5人格和氣質測驗 /
11A?6誠信度紙筆測試 /
11A?7工作樣本和情境測驗 /
案例11?1加拿大的職業評估 /
11A?8工作績效評估 /
11A?9績效評估的方法 /
11A?10績效評估偏差的來源 /
11A?11興趣評估工具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11B心理測量的法律套用 /
11B?1專家證人的標準 /
11B?2法律評估的本質 /
11B?3嫌疑犯裝病行為的評估 /
11B?4精神疾病心理狀況的評估 /
11B?5接受審判能力的評估 /
11B?6暴力的預測和風險評估 /
11B?7離婚後孩子監護權的評估 /
11B?8個人傷害和相關證詞 /
11B?9測謊儀數據的解釋 /
11B?10法律環境下特殊的人格評估 /
11B?11心理學家作為專家證人的爭議 /
小結 /
關鍵術語 /
第12章法律問題與測驗的未來 /
主題12A心理測驗與法律 /
12A?1法律問題的來源與性質 /
12A?2學校系統的測驗與法律 /
12A?3殘障評估與法律 /
12A?4雇用測驗中的法律問題 /
案例12?1在員工篩選中不明智地使用測驗 /
小結 /
關鍵術語 /
主題12B計算機化評估與測驗的未來 /
12B?1計算機化心理測驗:回顧與歷史 /
12B?2計算機化測驗解釋:目前狀況 /
12B?3高解析度圖像與虛擬現實:CAPA的新領域 /
12B?4對計算機化測驗解釋的評價 /
案例12?2盲目依賴計算機化的MMPI報告 /
12B?5計算機化自適應測驗 /
12B?6測驗的未來 /
小結 /
關鍵術語 /
附錄A心理測驗歷史上的主要里程碑 /
參考文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