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裂

車裂

所謂車裂,就是把人的頭和四肢分別綁在五輛車上,套上馬匹,分別向不同的方向拉,這樣把人的身體硬撕裂為六塊,所以名為車裂。有時,執行這種刑罰時不用車,而直接用五條牛或馬來拉,所以車裂俗稱五牛分屍或五馬分屍。要把人的頭跟四肢砍下來都得花不少力氣,更何況是用拉扯的。而受刑人身受的苦處更可想而知。真到撕開的時候,恐怕受刑人已經不會覺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時候。

基本信息

史料記載

車裂車裂
車裂古時稱為轅或車轅。《周禮·秋官·條狼氏》中云:“誓馭曰車轘。”前人註解說:“車轘,謂車裂也。”可見,早在周代就已實行車裂之刑。
明清小說寫到某人慘死時,愛用這樣的一句套語:管教他“死得不如《 五代史》李存孝,《 漢書》中彭越。”李存孝是唐末晉王李克用的義子,原名安敬思,因受李存信讒害被迫反叛,李克用把他擒獲,帶到太原,“車裂於市”。彭越是漢初開國功臣,劉邦採納呂后意見,以謀反罪把他車裂處死,並滅其宗族。一提及車裂之刑,令人談虎色變,足見這是古代的一種極其殘酷的刑罰。

歷史案例

春秋戰國

車裂車裂
春秋戰國期間,車裂之刑使用得相當普遍,有些仁智之士已經認識到這種刑罰過於殘酷,主張廢除車裂。 周赧王時,齊王決定在本國實行車裂之刑,群臣紛紛進諫勸阻,齊王都不肯聽從。 子高(孔子的後人,名 孔穿)來見齊王說:“車裂是無道之君的刑罰,而您卻欲實行它,這都是您下屬臣僚的過錯啊!”齊王問為什麼,子高說:“如今天下紛爭,英雄豪傑都想選擇一個有德的君主前去投靠他,打算乾一番大事業。您如果濫用酷刑,就會失去聲望,英雄豪傑們就不敢來了。本國的人民也將要背叛您了,這樣下去,國家肯定會滅亡的。您的臣僚們面對這種關係國家前途的大事,不敢堅持正確的意見,怕違背了您的意旨,招來 龍逢被斷首、 比干被剖心那樣的慘禍,這只是為了保全自身而不惜使主上成為 桀紂那樣的昏暴之君。所以我說他們的過錯太大了。”齊王聽取了子高的意見,取消了使用車裂之刑的決定。
遺憾的是,子高的正確主張和齊王的從善如流並沒有使車裂之刑徹底終止,秦以後各代,車裂的做法仍然存在。

秦末時期

秦末農民起義時, 陳勝的都將 宋留率兵攻占南陽,聽說陳勝已死,不敢再向武關方向進軍,而向東撤退到新蔡,投降了秦軍。秦將派人把宋留送到鹹陽,宋留這個農民軍的叛徒並未能保全性命,被處以車裂之刑。

漢末時期

商鞅變法商鞅變法
黃巾起義時, 馬元義在洛陽謀划起義,回響張角,並且聯絡中常侍封諝、徐奉等為內應,定於三月五日動手,因叛徒唐周出賣,馬元義被捕,車裂於洛陽。可見,古代統治者對農民起義這樣的作亂者是深惡痛絕的,凡是捕獲農民軍的首領或骨幹分子,不論他屈膝投降或寧折不彎,都要用凌遲或車裂這樣最殘酷的刑罰把他處死。

三國時代

三國時吳國末年,孫皓也使用過車裂之刑,當時民間傳言,孫皓死後,齊王孫備和上虞候孫奉兩人中當有一人繼承帝位。孫備母親的墳墓在豫章(今江西南昌),豫章太守張俊懷疑這樣的傳言事出有因,就主動給孫備的母親掃墓,為自己預作打算。孫皓聽了這件事,就命令逮捕張俊,將他車裂處死,並滅其三族。孫皓殘暴,慣用酷刑,這只是其中的一例。

十六國時代

車裂車裂
十六國時,統治者多半秉性凶暴,愛用酷刑,當然也包括車裂在內。今天可以看到的記載,車裂常用於懲治那些亂倫喪理、忤逆不孝之徒。前涼姑臧(在今甘肅武威)有個叫白興的人把自己的女兒作妾,其妻妒忌,白興大怒,就把妻當作婢女,伺候女兒。郡縣把此事上奏,涼王張駿大驚道:“這真是自古沒有聽說過的怪事!”於是下令將白興在姑臧鬧市區車裂示眾。前秦建元三年(367)有司奏報說,某人偷竊了他母親的錢財而逃走在外,被官府抓獲,打算把他流放到邊遠地區。太后(苻堅的母親苟氏)聽說此事,氣憤地說:“罪款三千條,沒有比不孝更大的了。應該把這不孝之子在市朝處死,為什麼卻要把他流放到遠方去呢?難道中國外能有無父無母的地區嗎?”於是苻堅下令將不孝子車裂處死。同年,池陽(今陝西涇陽西北)有個百姓聽信了他的妻子的挑唆,打算害死自己的母親,就讓母親坐上車子,說是去看望親戚,一直拉到南山中。母親問他:“兒呀,去親戚家怎么走到這裡來了呢?”兒子怒斥她說:“老丫頭,不許多嘴!”就讓母親下了車,領她到溪谷之間。這個不孝子離家的時候,妻子悄悄囑咐他,一定要把母親身上穿的內衣帶回來,因此他在殺母親之前必須脫下母親的內衣。但是,他不好意思親自動手,就背朝著母親,厲聲命令母親自己脫衣。母親哭著說:“我生你養你,想不到今天落個這樣的下場。你既然聽信媳婦的話,把我殺死就算了,不要逼索這件衣裳罷。”兒子又怒斥她不許多嘴,更嚴厲里命令她快脫。母親悲憤之極,呼喊到:“天神,山神,你們都看見了吧!”話音未落,只見兒子手中的刀,忽然向著他自己的頭頂砍下,身體栽倒在岩穴中。母親見兒子已死,乘車返回,到家時天已經黑了。媳婦以為是丈夫回來了呢,迎上去問道:“我要的那件衣服拿回來了嗎?”母親大聲呼喚鄰居,人們抓住那位惡婦送到官府。官府把此事奏報朝廷, 苻堅下令把惡婦車裂以示嚴懲。這是見於史籍記載的受車裂之刑的唯一的一位女性。此外,南燕 慕容超即位時,左僕射封嵩派黃門令牟裳對太后說,慕容超不是太后親生,應該按照舊規,立慕容鍾為帝。慕容超逮捕封嵩,要把他斬首,封嵩請求允許他回家和母親告別,慕容超說:“你這樣的人還知道有母親,那么為什麼要離間別人的母子關係呢?”於是又下令把封嵩的斬首改為車裂。西秦時,乞伏公府弒殺叔父乞伏乾歸,乞伏乾歸的長子乞伏熾磐討伐公府,把他擒獲,之後將乞伏公府和他的四個兒子同時車裂處死。北魏道武帝時,范陽盧溥聚眾叛亂,道武帝拓跋珪擒獲盧溥和他的兒子盧煥,都處以車裂之刑。

北齊時代

車裂車裂
北齊時死刑分為四等,最重的要用車裂,北周時死刑分為五等,第五種為車裂。這都是朝廷明文規定的法律。隋朝建國後, 隋文帝楊堅於開皇元年(581)頒定新刑律,廢除前代鞭撲、梟首、車裂等酷刑。待到楊玄感謀反,兵敗被擒,煬帝把他斬首,參與謀反的人當中罪惡大的,有的被車裂,有的被梟首,有的被截斷手足又用亂箭射死,有的被處死之後又讓文武百官臠割死者身上的肉而食之,殘酷手段無所不用。

唐朝時代

唐朝廢棄隋代苛政,也不再使用車裂。直到唐末,才偶爾又見。那是唐昭帝天佑二年(905)十二月,朝廷將守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柳燦貶為登州刺史,將太常卿張廷范貶為萊州司戶,第二天,又下令將柳燦斬首,將張廷范車裂於都市。五代時的車裂之刑見李存孝一例。五代以後,只有遼曾規定“淫亂不軌者,五車轘殺之”。如保寧十年(978)九月,平王隆先子陳哥謀害其父,被車裂處死。其他各代正式規定的殘酷的死刑雖然仍有凌遲、剝皮等,但車裂基本上見不到了。

英式車裂

英式車裂
冉·卡拉遭受車裂刑
其實中國並不是唯一傳有此刑的國家。 中世紀的英國亦曾有極類似車裂的刑罰,稱為Hanged,drawn and quartered,用以處死叛逆者。
犯人會先被問吊,但不吊死;然後剖開犯人腹部,取出內臟及切除其生殖器並於其眼前燒毀(一說逼迫犯人將其吃下)。最後犯人會被斬首,身體亦會被分為四塊。效果相當於車裂和凌遲的結合。其殘肢會被送到國內各處展示。
和中國的版本一樣,英式車裂亦會用在死屍上。17世紀中葉的英國獨裁者 克倫威爾死後數年即被復辟的查理二世清算,其遺體受此刑罰。
關於此刑在英國被廢除的年份,網上的資料並不一致,但總的來說,在1870年以後,此刑罰已不再在英國法律中出現。

社會爭論

有人認為車裂並非如民間流傳所指的五馬分屍,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
東漢字書《 說文解字》將車裂和斬首相提並論:「斬法,車裂也」。
車裂中的「車」字並非指「車子」,而是某些古體字「尊?」在字形變化中產生訛誤而成為「車」字。
五馬分屍只屬民間傳說,實際上該詞最初於歷史小說《 東周列國志》出現時,是以牛拉車分屍的。
亦有人認為車裂指的正是五馬分屍。他們以《 遼史》中的句子「淫亂不軌者,五車轅裂之」作例,證明兩者確有關連。
另外,關於車裂的執行時間,各方意見亦不一致。也有一說認為,車裂是用在屍體(包括已斬首者)上的,而非撕裂活人

酷刑

凌遲 |車裂 |斬首 |腰斬 |剝皮 |炮烙 |烹煮 |剖腹 |抽腸 |射殺 |絞縊 |鴆毒 |挖眼 |截舌 |刖足 |宮刑 |幽閉 |廷杖 |鞭撲 |人食 |獸咬 |拷訊 |雜刑 |梳洗 |灌鉛 |斷椎 |棍刑 |活埋 |插針 |俱五刑 |服毒 |騎木馬 |絞刑 |溺刑 |穿刺 |笞杖 |沉河 |斷手 |枷項 |黥面 |鑿顛 |投擲刑 |木樁刑 |箭刑 |貫穿刑 |車輪刑 |電椅 |割喉刑 |餓刑 |十字架刑 |肢解 |碎身刑 |夾棍刑 |火刑 |烤刑 |炙刑 |鋸刑 |毒刑 |吊刑 |鞭刑 |磔刑

古代刑犯遭遇的十七種酷刑

 
中國古代的酷刑是殘忍的。殘忍到暫且的生不如死,這可能是對生者的警示。由下面收集到的十七種酷刑,不難看出它的“殘”與“忍”。 
剝皮 剝皮    腰斬 腰斬    車裂 車裂   俱五刑 俱五刑  
凌遲 凌遲   縊首 縊首   烹煮 烹煮   宮刑 宮刑  
刖刑 刖刑   插針 插針   活埋 活埋   鴆毒 鴆毒  
棍刑 棍刑   鋸割 鋸割   斷椎 斷椎   灌鉛 灌鉛  
梳洗 梳洗  

歷史上的刑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