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首分離

身首分離(shēn shǒu fēn lí),【解釋】指斬首。【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被砍頭。

[編輯本段]成語資料

【成語】身首分離
【注音】shēn shǒu fēn lí
【解釋】指斬首。
【用法】作謂語、定語、賓語;指被砍頭
【結構】主謂式
【年代】古代
【近義詞】首身分離、身首異處
同韻詞目亂精迷、權時制宜、人言藉藉、江山好改,秉性難移、坐無虛席、拍案驚奇、不以為奇、坐不重席、楚越之急、文友詩敵

成語出處

本國殘,社稷壞,首身分離,暴骨草澤。語出《戰國策·秦策四》

成語故事

戰國時期,秦軍進攻魏國,魏國倉皇應戰,上郡之戰殺得血肉橫飛、屍橫遍野,3萬魏軍全部戰死。秦軍占領了上郡,把村莊洗劫一空,老百姓被擄走,秦國不斷侵略六國,製造無數慘案。春申君評價為:“首身分離,暴骨草澤,頭顱僵仆。”

成語舉例

1、臣以為艾身首分離,捐棄草土,宜收屍喪,還其田宅。 《三國志·魏志·鄧艾傳》
2、根本未提"烏鴉告狀"之事,更無被害人身首分離之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