軲轆首

轆轤首,又叫飛頭蠻,出自鳥山石燕的《畫圖百鬼夜行·陽之卷》。

轆轤首,又叫飛頭蠻,出自鳥山石燕的《畫圖百鬼夜行·陽之卷》。
轆轤首也就是傳說中的長頸妖怪,最早起源於乾寶的《搜神記》,這是中國晉代著名的奇譚異聞錄,其中提到的“落頭氏”就是長頸妖怪。顧名思義,其能身首分離,可以讓自己的頭部脫離身體而四處任意遊走,並且在一定時間後頭部還能夠回復身體原位。
曰本的這種妖怪傳說盛行於江戶時代。飛頭蠻多為女性,平時以正常人形態存在,一般在夜裡時便化為女妖狀態或成為飛頭狀態。往往通過慢慢伸長脖子而讓頭部飛離自己的身體(故往往也被稱作長頸妖怪),然後四處尋覓男子吸收其精血或殺人為害,(夢魘原創,轉載留名,但也有的飛頭只是為了飛向自己所喜歡的男子的臥房,看著那自己深愛著但卻無法與其共枕的男子,陪者他,靜靜地守護著他,到了天亮再離開。
也正因此,飛頭蠻也被大致分為兩個類型,一是飛頭後可以自己控制意念和行為,這類飛頭往往是帶有明確的目的,比如殺人或吸精血,甚至有時是5到10隻群聚集體出動來為害,屬於危害性極高的一類,在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便是“若脖子處纏紅線的女人,千萬不要去接近,更不能娶”,因為其頭部和身體經常分離,所以在脖子的分離處纏有一絲紅線為記號(也有說法是滲出的絲絲血跡),相信沒人願意結識飛頭蠻這樣的極凶女妖;
而另一類則是飛頭無法控制自己的意識,或者說是完全無意識下的妖怪,可能其本身是人,但因為心中存在某種執念,比如對某男子超執著的愛戀,使得自己都在不知情的狀態下成為了妖怪飛頭蠻,僅僅在自己睡覺的時候才會不由自主地發生飛頭,是一種潛意識的行為,對於其本身來說,根本不知道夜裡發生了什麼,也更不知道自己在無形中已經化為了妖怪,這類型的她們不會害人,但倘若她們的這份執愛受到傷害或被破壞,那么潛意識將升華為本身的意念,最終成為怨念占據主導並具有主觀意思且能控制行為的飛頭蠻,也就是具有攻擊行為的前一類型。
對於飛頭蠻來說,在結束夜晚的行動後她們都會在次日早上返回自己的身體,依照頸處的紅線作為記號使身首重新結合。除了紅線標記外,有的還是一種不大顯眼的細縫,甚至是斷裂處的一滴血,正是依靠這些記號才能使飛頭找到正確的回歸處,倘若飛頭在天亮前因為意外而回不到原處的話,那么其便會因身首異處而死掉。也正因為他們這個最大致命要害,所以真要對付飛頭蠻也是很簡單的事情,待其飛離開身體後將她們原來的頭腳位置調換,或者是在斷頸處蓋上棉被擋住結合部位,特別是對於先前提到那種在斷裂處會有一滴血的類型就更好對付了,直接把這滴記號用的血抹去即可,用以上這些方法,那么飛頭便會因找不到原結合處而像遊魂野魄一樣四處飄蕩直至最終氣絕而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