蹤氏

鄧名世《古今姓氏》辯證卷三,“蹤,今開封市人有此姓,莫知所出”。 今我蹤氏,自樽公以來,枝繁葉茂,人丁繁衍。 今我蹤氏,人丁五千,宗支蕃衍,彌繁彌昌。

蹤姓的起源

鄧名世《古今姓氏》辯證卷三,“蹤,今開封市人有此姓,莫知所出”。《冬潤》:“蹤,《千家姓》云:東萊族。”

蹤姓的分布

南北皆有,今江蘇沛縣多有此姓。沛縣大沙河地區有蹤平樓、蹤王莊、蹤李莊、蹤莊寨、後蹤莊、小蹤莊。陳明遠、汪宗虎主編《中國姓氏大全》(1987北京出版社出版)第433頁 蹤:較罕見姓,但南北皆有。

蹤氏家族世系表

厚玉德茂,允念家訓,敬紹先傳,存仁行義,法聖景賢,光明端正,永慶安全

蹤氏族人

岩夫

原名蹤念富,1937年出生在江蘇沛縣,是我國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歷任北京藝術學院及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講師、教授、系主任、研究生導師。

蹤允寬

岩夫其父允寬,1909年生,20歲參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沛縣縣委委員、西區區長。他忠於革命事業,為喚起民眾,常到集市發表演講,深入農村發動民眾,開展減租減息,組織短工會,發展新黨員的秘密活動,夏天高粱地里、冬天雪窩裡、墳頭旁、老林里是他們常開會的地方,鬥爭環境艱苦至極。他曾二次被捕入獄,受盡非人折磨,始終堅貞不屈。抗戰爆發後,又積極投入抗戰救國運動。第二次國共合作,黨組織派他到沛縣抗日第四大隊任黨代表、政治指導員、特務隊長。他帶領隊伍英勇頑強地打擊了日寇及漢奸,在微山湖一帶曾和鐵道游擊隊並肩戰鬥。1939年11月,在棲山鎮夏新莊遭日偽包圍,他和戰士們浴血奮戰,擊退敵人多次進攻,身負重傷仍堅持指揮戰鬥,從天剛亮一直打到夕陽西下,在掩護部隊突圍時壯烈犧牲,年僅30歲。

蹤允林、家金、允百

均為第四次修譜主要召集和編撰人之一。 現居沛城。蹤允百為古譜古文翻譯和校對者。

蹤訓國

筆名蹤凡,1967年8月生。陝西師大古代文學碩士,山東大學古代文學博士,四川大學古典文獻學博士後。現為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先秦兩漢文學和中國賦學文獻研究。合作編寫著作多部,發表論文20餘篇。

蹤家峰

經濟學博士,廈門大學經濟學院男 副教授,無黨派民眾。

蹤訓成

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操縱人員 。

蹤飄

號愚墨、大觀堂、大觀堂主,男,1986年生,江蘇沛縣人,現居江蘇常州,中共黨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會員、江蘇省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徐州市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自幼酷愛書畫藝術,擅楷、行、篆書等,受伯父蹤岩夫的薰陶,刻苦研習書法,不斷精研創新,逐漸形成自己的書法藝術風格,其作品曾多次在全國賽事中獲獎、書報等刊物中發表。

第四次修譜

蹤氏第四次修譜序
自古以來,太平盛世,家興族旺,就要追根溯源,續修族譜,各族皆然。家譜是族氏發展、世系繁衍的實錄,是傑出人物、輝煌業績的見證,是尋宗問祖的依據,是凝聚親情的紐帶。它是一種傳統,是一種歷史,更是一種文化。
家譜又稱之為:族譜、宗譜、家乘、家牒、家史等。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最初的家譜,為君王和貴族們所獨有,到了宋代,民間的家譜才開始旺盛。時至今日,“修家譜”正悄然升溫,成為一潮流,同時又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譜牒、國史、方誌三者並重。譜牒多角度的反映了社會風貌和演變,可補國史、方誌的遺闕。從司馬遷到之後的歷史學家都極重視並加以利用。在近代,不僅是中國的學者,還有外國的學者都認為譜牒對於人類史、民族史、人口學、優生學、婚喪習俗的研究提供大量豐富而原始的素材。譜牒為中國所獨有,是華夏民族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但我族之中亦有人認為姓只是個記號,對修譜無所謂,淡然處之。實則不然,木有千枝有其根,水有千流有其源。我們同根同源,不論你在哪裡?不論在乾什麼?是官是民,是富是窮,均屬一脈,你身上流淌著蹤氏的血,血濃於水。修譜是歷史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神聖職責,重任在肩,我們深感榮幸與自豪。全族人創造的蹤家歷史不能斷,必須傳承下去,功在千秋的工作我們必須做好。
亦有人認為修譜是腐朽的封建作為。君不見,香港船王包玉剛查到自己是包公的後裔;當美籍華人朱棣文教授獲諾貝爾獎時,就通過媒體表明自己的祖籍在江蘇太倉,等等。大人物尚且如此,何況我們平庸之輩。
字典上說,“踨”同“蹤”。伴隨著漢字簡化以及電腦的普及,“踨”字漸逝了它的蹤跡。出生嬰上戶口,成年人辦身份證,就打不出來“踨”字。升學、就業、外出等都遇到了很多麻煩。因此,經族人討論同意:在這次修譜時,將我族姓統一為“蹤”字。也有人認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是文化,姓是祖宗,老祖宗留給我們後代的“踨”姓不能變,應傳承下去。是耶,非耶,待後人評說。
先人有三十年修譜之約,期限將近;歷次修譜按歐譜和蘇譜式樣,極不易查詢;國泰民安,人口繁衍較快,不載譜者多矣。鑒於此,2008年冬在縣城居住的族人約定,並徵得老家族人的同意,大家認為重修一部較為理想、適應新形勢的家譜是眾望所歸,為此,成立了修譜理事會,共推允林和我為主修,下設“宣傳、文秘、財務、徵集”等小組。大家都是熱心於族氏事業的人,多數都在上班,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去蒐集、整理、登錄相關信息,不要報酬,義務奉獻,滿腔熱枕,其精神難能可貴。這次修譜增加了一些圖片、照片、族人的簡介、傳記和地方上的名人題辭,使家譜更豐富多彩。
修譜是我族的一件大事、盛事、喜事,也是一件耗時、費力、花錢的事。大家本著“貴在參與”、“大家的事大家辦”、“能者多勞”的精神,積極參與,踴躍捐款。多者捐了幾千元,少的也在三五百元。不少族人多年居住外地,仍心繫家族積極捐款,其精神令人欽佩。修譜中湧現了不少感人至深的人和事,族人都銘記在心。
時值春日,鶯歌燕舞,萬紫千紅,一派生機。奮發努力,春華秋實,辛勤的耕耘,定會碩果纍纍,我氏英才輩出,光照華夏將指日可待。
授修譜理事會之囑,叫我為之作序,惶恐之餘寫出以上的話。當否?請族人教正。
十六世孫家金於徐州閒雲閣

蹤氏源流考

太平盛世,續修譜牒,功在當代,利在久遠。今我蹤(蹤,下同)氏族譜續修,補支添丁,殊為不易,然考鏡本源,更屬艱難。我蹤氏非望族,發自何地,肇自何時,始族為誰,均需細細考證。由於資料有限,現只能從歷史的殘編零簡中,梳理我氏脈絡,冀給蹤氏族人一個清晰的認識。
蹤氏之載,最早見於南宋人鄧名世的《古今姓氏書辯證》,其曰:“蹤,今開封市人有此姓,莫知所自出,姓書未有,今增入。”後明人陳士元的《姓觽?冬韻》亦有提及:“蹤,<千家姓>雲‘東萊族’。”(按《千家姓》當指明洪武十四年的官修《皇明千家姓》,內有“斂縮潛蹤”句)。另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氏族典?氏族總部?匯考十三》也收入蹤姓(按當輯自明萬曆十四年王圻《續文獻通考》)。此外,宋陳彭年《廣韻》、丁度《集韻》、錢塘老儒《百家姓》、鄭樵《通志?氏族略》,元人《排韻增廣事類氏族大全》,明人楊慎《希姓錄》等類書和姓氏專著,均未著錄。
考鄧名世,字元亞,撫州臨川人,生活在北宋神宗末至南宋高宗紹興年間,是當時著名的學者,著有《春秋四譜》、《辯論譜說》及《古今姓氏書辯證》等,高宗時曾官著作佐郎。據《建炎以來紀年要錄》載,宋高宗曾召見他,引薦的吏部尚書謂其“學有淵源,辭亦簡古,考定明切,多所按據”。《朱子語類》亦謂其“學甚博……考證姓氏一部甚詳”。其事跡尚見於《宋元學案》、《江西通志》等。
鄧氏《古今姓氏書辯證》,《宋史》、《明史》、《清史稿》之《藝文志》均有著錄,並為四十卷。然鄧氏此書非一時一地完成,北宋時為五卷本,南宋建炎時為十四卷本,至其晚年歸家最後定稿為四十卷本。該書言“蹤氏”前代姓書未有著錄,因其見開封有此姓,故為增入。而南宋時開封已入金人版圖,鄧氏也已南遷臨安,不可能再見到開封的蹤氏,故其增入的時間當在北宋。鄧氏既言在他之前的諸多姓氏書未載蹤氏,可見蹤氏當時人丁稀少,亦非名門望族;而我蹤氏之見於載籍,亦始於此時。
那么我蹤氏是何時、何地遷入沛縣的呢?
蹤氏今存1986年所修《蹤氏家譜》,收錄有前人關於本族的記載。蹤氏十二世孫所作《蹤氏居沛記》說:“我蹤氏之居沛城也,自宋時避亂遷此,遂家焉。明正統時,昭祖築室泗西,距古城甚近。嘉靖年間,縣令王公(治)築城於此,而我蹤氏居宅即在城內之史家胡同。”
據今日公安部門戶籍網路系統查詢,可知蹤姓分布極為集中,其非沛縣之蹤氏,即為此處遷出者,不存在蹤氏有多個源頭的問題,再結合宋時鄧氏僅見開封有蹤氏族人,及《蹤氏居沛記》所言“自宋時避亂遷此”語,則知我沛縣蹤氏當自開封遷來,遷居的時間,當在北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陷開封之前後。因此後開封屬金,不當再言宋矣!然則宋時開封的蹤氏不可能只一家,也不可能均遷到沛縣來,那么這些其它的蹤氏族人為什麼今天沒有蹤影,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難解之迷了!
從上述可知,我蹤氏遷沛伊始,是原居沛城的,約在明萬曆年間又遷居今沛西蹤平樓一帶,其原因是為了躲避水患,這從十三世孫茂友公1986年所撰《遷居始祖九樽公贊》中可知:“遷居始祖,名諱九樽;明朝萬曆,洪水橫行;攜家遷徙,定居平樓。”《蹤氏重修族譜序》又載:“蹤氏祖居沛城,自明時遷出數支,前人已修族譜。嘉慶紀元,黃水為患,譜牒盡失。”《蹤氏逃出族人志》亦曰:“蹤氏前明時自沛城遷出數支,散居各莊,迄今已兩百餘年。”查《沛縣誌》,明萬曆四年、五年、三十一年均有黃水之患,蹤氏何時遷出沛城,今已難考知,但當在公元1576年(明萬曆四年)——1603年(明萬曆三十一年)之間,則是可以肯定的。沛縣西高東低,為避水我蹤氏向西喬遷,自在情理之中。
九樽公是我蹤氏遷出沛城後居於蹤平樓一帶的始祖,現今蹤氏輩分,也是從樽公開始排序的。樽公之前,自北宋之末(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至明萬曆之初(萬曆四年,1576年)約450年間,及之後的二世至八世,因清嘉慶元年(1796年)黃水為患,家譜散佚,已不能確知其名諱和事跡,但其一脈相傳,自是班班可考
今我蹤氏,自樽公以來,枝繁葉茂,人丁繁衍。然木本水源之思,不可或忘,故述《蹤氏源流考》於譜端,以使族人知曉雲!
十六世孫家金
2010年於徐州 漢府雅園

尋根記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尋根”,能知道我們生命的由來,打開心中的鬱結;“尋根”,能知道我們血脈之傳承;“尋根”,能了解我們先祖的苦難與輝煌;“尋根”是我們後人義不容辭的義務和責任。
弄清我們“蹤”氏的由來與演變,是我的一生的願望。我們的族人為此作出過努力,但是收效甚微。為了打開久郁心頭的憂結,我步入了“尋根”的艱難歷程,現將情況簡述之。
2002年10月26日,我和族叔蹤風、念芳三人驅車到了沛縣大屯鎮的安莊村,宗氏族長接待了我們,並請出了他們的祖譜。春秋時魯國設宗伯一官職(禮部尚書),其後人以源祖的官銜為姓,姓宗伯、簡稱為宗。五代時夷人亂華,宗氏一族從北方避居婺州義烏安家,現宗姓族譜即以宗澤為始祖。宗澤,浙江義烏人,字汝霖,生於北宋仁宗嘉佑五年十二月(1060年)。同進士出身,曾任磁州、襄陽、開封府尹、東京留守、護國大帥、延康龍圖閣觀文殿大學士。死謚“忠簡公”。南宋建炎二年七月,壽終70歲。澤三子:長子昉,居義烏。次子穎,居義烏,後遷居丹徒;穎又有二子:長子銳,居丹徒;次子毅,遷居河北任丘婁子村。澤三子炯,居義烏,後遷居丹徒。炯6世孫雲龍遷居安徽蕭縣,又遷居山西洪洞縣,最後定居山東巨野縣,現安莊宗氏,系臣野一支。
我族曾傳蹤氏系宗澤後代,在朝中居官,受奸臣陷害,滿門遭斬,一子出逃,隱居沛縣,其姓改“宗”為“蹤”。我們仔細查閱了《宗氏祖譜》,脈路清晰,宗澤後人無受迫害躲居沛城者。可見此說並不可信。
據說,“蹤”和“縱”是一家,安徽蕭縣有個縱台子,乃是老家。2002年11月2日,我和蹤風叔、念芳叔三人乘車到蕭縣北楊樓鎮縱台子村,見到了《縱氏祖譜》,祖譜曰:周平王三子精(公元前770年),封地蕭縣縱地,以居住地為姓,姓“精縱”氏,後簡稱為“縱”氏。祖譜序交待:“縱”與“蹤”、“宗”、“鍾”有別,不是同宗。原說“蹤”與“縱”是一家的說法也不成立。
同年11月1日上午,我到沛縣政協請教《沛縣文史資料》主編孫厚嶺,他告訴我,沛中有個叫秦佰鸞的老師,對姓氏有研究,幾次未遇。11月7日上午,在老沛中家屬樓終於見到了他,時年77歲,他答應幫我查查。過了兩天,我又去了他家。秦老師說,《中國人名辭典》上宋人《姓氏辯證》云:“今開封人有蹤姓,莫知出處”。《康熙字典》1040頁“蹤與縱通,省作踨”。1376頁《說文》“無蹤字與縱通”。後來我又去了幾次都沒新的收穫。
2004年夏,蹤風叔拿著《揚子晚報》給我看,得知徐州市電業局老幹部何為欽研究姓氏,我喜出望外。幾經輾轉,邀請何老在徐州中豪大酒店見了面。何已經75歲,他一生已收集整理了7000多個姓氏,但對“蹤(蹤)”姓一無所知。我承諾:如果能幫我們尋到“根”,我願幫他出版《姓氏研究》這部書。後來他查閱了不少資料,還親自跑到南京大學圖書館,都無功而返。
馬培封,沛縣政協秘書長、文史委員會主任,研究古漢語,我高中同班同學,我又請他幫忙。2005年春,他去北京出差,專門去拜訪了中國姓氏研究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教授××,仍一無所獲。
族叔念超,原在天津醫療機械進出口公司工作。我們在北京見面時,曾談起查找“蹤”(蹤)氏起源之事。2005年夏,他突然打電話給我,湖北辭書出版社和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9月聯合出版的《漢語大辭典》第六冊3735頁:蹤:①蹤跡。②追隨。③姓,宋——鄧名世《古今姓氏》辯證卷三,“蹤,今開封市人有此姓,莫知所出”。《冬潤》:“蹤,《千家姓》云:東萊族。”鄧名世,宋代人,那時就已談到蹤姓了。我蹤氏族譜上《蹤氏居沛記》雲,“我蹤氏之居沛城也,自宋時避亂遷此遂家焉”,由此可見,我蹤氏族是宋時由開封直接或輾轉遷居沛城的,所說蹤姓是宗澤之後乃謬傳也。
今河南開封市、開封地區尚有蹤(蹤)姓否?我到縣公安局網查詢該市、區及周邊縣的戶籍,沒查到蹤(蹤)姓。不知為什麼,本想親自實地考察,但苦於沒線索,一直沒成行。
族叔念富,著名國畫家、美術教育家、教授,曾任首都師範大學美術系主任,雖已70歲高齡,對“尋根”非常熱心,他親自查閱資料,找專家諮詢,雖無收穫,但他的真誠,他的執著,他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我,激勵著我。
“尋根”至今成效甚微,我深感不安,常常自責。“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只要我們鍥而不捨,“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堅信總有一天,哪怕我們這一代人等不到,會有結果的!切記到時,“喜訊化紙錢,勿忘告乃翁”。 家金書於沛城。

蹤氏居沛記

我蹤(蹤)氏之居沛城(江蘇省沛縣)也,自宋時避亂遷此,遂家焉。
明正統六年,貢生昭祖,任寧遠縣知縣,築室泗(沛縣古稱:泗水亭)西,距古城甚近。嘉靖年間,縣令王公築城於茲,而我蹤氏居宅即在城內之史家胡同。其時,室廬雲連,族人眾多,名字不能盡記,而純祖(萬曆元年恩貢,作辰州府經歷)其最著者也。
及明之季,世人避水患,多自遷出,或居蹤平樓、或居蹤王莊、或居蹤宅之,棋布星羅,皆散處,大行堤北,不復如前時之聚處矣。
蓋沛城南臨泡水,正德年後,黃河由泡水而東,沛邑屢受其害。嘉慶四十四年,河出飛雲橋,城內水深二、三尺。萬曆三十一年,城圮(qi)於河,居城內者時有昏墊之憂,所以紛紛遷出,各就在鄉之外莊而居處也。然在城未遷者,猶有一支人煙尚稠密也。
崇楨時,縣被寇掠,人多死亡,居城內者遂少。
我清朝乾隆四十六年,黃水陷城,我蹤氏墓碑廬舍盡被淤沒,城內族人亦皆處城外,而故宅於是荒廢,此支於是漸微。惟遷出各莊族人尚繁耳。
嘉慶元年,族譜失沒,我蹤氏居沛本末難知其祥。
今考諸志,乘征諸傳聞,謹述其大略如此雲。
時光緒十一年乙酉年歲陬月
十二世孫增生德全謹志

外地蹤姓考察

自造“踨”姓獨一支
村名與姓氏有著密切的關係。有時知村便知姓,早些時,這種純一色的單姓村還真不少,現在也不鮮見。但有些村與姓氏毫無瓜葛。比如棲霞城南38里處有個“爐上村”(今屬楊礎鎮),老百姓口頭都這么叫。可是有一次我前去採訪,村碑上卻寫著“鷺翔村”,這是怎么回事?問村民方知,過去確實叫“爐上”,因為很早以前有個姓蔣的在此建爐打鐵,明代末期姓徐的來此安家落戶,便取村名叫“爐上”。後來蔣氏不存,1920年村里以徐硯田為首的文化人商議改個好聽的名字,便取“爐上”的諧音,改叫“鷺翔”,既優美,又形象,但口頭上仍習慣叫“爐上”。
有意思的是,近日在《膠東文友》上讀到文友吳山高的一篇文章,得知在蓬萊城南38里處也有一個“爐上”村(今屬小門家鎮),碑文上寫道:“據傳踨、國二姓在此以鑄鐘、打鐵為生,寶號‘踨國爐’,故名爐上。”
如今的爐上村,已早無國姓,但踨姓尚存。並且這個罕見的姓氏還流傳著一個生動的故事。據踨姓老人講,他們的祖先原本不姓踨,在朝中曾做高官,拿厚祿,華宅榮府,妻妾成群,共生有11個兒子,可謂興隆發達的名門望族。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忽有一日,始祖觸怒了朝廷,被判滿門抄斬之罪,有10個兒子被殺,唯有1個幸免於難,逃出京城,埋名造姓,顛沛流離,半路結識了一個姓國的鐵匠師傅,兩人跋山涉水,來到這個千里之外的登州(今蓬萊)城南38里處一塊無主土地上安家落戶,並建烘爐,以打鐵為生,周圍人稱“踨國爐”,簡稱“爐上”,後來吳、姜、遲、荊等姓相繼前來安家落戶,“爐上”便習慣地變成村名。如今國姓早已不存,踨姓這個自造的姓氏,竟奇蹟般地延續了香火,但至今只有3戶。因為這個姓氏出之於自造,所以《百家姓》里尋不到,其它“姓典”也不見,工具書里對此字只解釋為:古同“蹤”,沒有做姓氏的詞條,說不好,全國只有這一支踨姓人。
考慮到我族乃東萊族。如有方便者族人可到蓬萊考察。----鳴注。

蹤氏族人會

每年春節期間在沛工作或居住族人聚會交流感情。大家輪流做東,促成了諸如修譜等大事。

蹤氏祭文

維公元2011年9月11日,農曆八月十四,歲在辛卯,時值中秋。第十七世孫訓國,遙以三牲五穀之薦,鮮花雅樂之隆,拜祭我蹤氏先祖。辭曰:
嗚呼!
憶吾先祖,睿智天縱。北宋創業,定居東京。
金人入侵,趙宋南遷;蒙古崛起,入主中原。
烽火四起民生塗炭;蹤氏東遷,來至沛縣。
降至明代,蹤氏大興;英傑輩出,代有簪纓。
吾祖蹤昭,正統歲貢,知縣寧遠,頗有政聲。
吾祖蹤淳,辰州經歷;勤於政事,百姓安寧。
嗚呼!不吊昊天,屢降災難;黃河決口,浸淹沛縣。
萬曆年間,水患連年;房舍漂沒,家業蕩然。
吾祖九樽,識見超卓;率族西遷,定居平樓。
拓土墾荒,艱苦經營,子孫繁衍,代代相仍。
嗟嗟樽祖,德高望重,寬厚仁慈,創業垂統。
彭城著績,四海揚名。耕讀繼世,克振家聲。
吾祖蹤昱,嘉慶歲貢,設帳講學,育才培英。
道光武舉,名諱玉盤,除暴安良,賊寇喪膽。
光緒歲貢,名諱德全,博通經史,桃李滿天。
吾祖茂格,抗日救國,孤軍百戰,血染疆場。
今我蹤氏,人丁五千,宗支蕃衍,彌繁彌昌。
英才濟濟,遍布四海。繼承祖志,愛國愛鄉。
回響政策,改革開放。忠厚勤勉,共鑄輝煌。
抓住機遇,奉獻力量。創新發展,繼寫華章。
先民功德,永垂史冊。尊祖敬宗,恩德不忘。
惟願我祖,佑我合族:興旺發達,振興富強。
人文蔚起,弘祖榮光。遠祖近宗,祀典同歆。
大禮告成,伏惟尚饗
——第十七世孫訓國,於北京花園

廣而告知

廣大蹤氏族人,百度百科蹤氏詞條供族人了解我族艱辛發展史,更好尊祖敬宗,族人互助。以利我族綿延發展,興旺發達。先人榮光,堪稱楷模,激勵後人 ,再登高峰。
鑒於對族史和族人的了解很少,故編輯時遺漏不少,請各位族人自行修改補充,每個人都可以修改詞條,因為詞條是對每個人開放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