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後關節囊切開術

2.高弓足跖腱膜切斷術(見跖腱膜切斷術)。 長肌腱向內側拉開,即可顯露踝關節和跟距關節的後關節囊。 同跟腱切斷延長術。

適應症

手術療法失敗、生後6個月以上者或年齡較大未經治療者均需手術治療。

手術方法選擇

1.跖屈畸形 嬰幼兒用跟腱切斷延長術,3歲以上須用跟腱延長術(見跟腱延長術),嚴重畸形須加用踝關節和距下關節後關節囊切開術。
2.高弓足 跖腱膜切斷術(見跖腱膜切斷術)。並切斷屈 、屈趾短肌的跟骨起點。
3.內翻畸形 切斷所有致內翻的軟組織因素。有分裂韌帶,三角韌帶的脛跟、脛舟韌帶,距跟骨間韌帶,Z型切斷、延長脛後肌腱。
4.內收畸形 切斷距舟韌帶,舟楔韌帶。
5.攣縮肌肉的拮抗肌力弱者應施行攣縮肌腱轉移術(見肌腱轉移術)。
6.有骨性畸形的病人須行三關節或二關節融合術(見足三關節融合術)。

術前準備

1.術前浸泡、清潔皮膚。治療胼胝。
2.攝足部X線片,了解骨關節變位和變形情況。
3.術前練習足外翻活動,牽松內側緊張的皮膚。

麻醉

嬰幼兒用基礎麻醉加骶管麻醉,成人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手術步驟

1.體位

側俯臥位。

2.顯露、延長跟腱

同跟腱延長術。縫合跟腱應在後關節囊切開後進行。

3.顯露後關節囊

切斷跟腱,上下翻開後,將腓骨長、短肌腱向外側牽開,將脛後血管神經束、脛後肌腱和屈 長肌腱向內側拉開,即可顯露踝關節和跟距關節的後關節囊。

4.切開後關節囊

脛骨後面向下觸摸,同時將足伸屈,即可確定脛距關節的後關節囊,直視下將其橫行切開,需要時切斷後距腓韌帶。對較大兒童,常有跟距關節後關節囊攣縮,可一併橫行切開,必要時將其內、外側前方的三角韌帶後部的脛跟韌帶和跟腓韌帶的後部切斷。強屈踝關節,同時下壓跟骨結節使後關節囊充分分開,以矯正跖屈畸形。

5.延長跟腱

在保持足背屈10°的位置下,將跟腱上下兩半吻合於適當張力。

6.縫合、外固定

維持足背屈,按層縫合切口。在踝關節背屈10°位和足跟輕度外翻位用石膏托固定。

術後處理

跟腱切斷延長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