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頭戲

路頭戲是一種術語,又名"幕表戲"。沒有劇本和固定的唱詞說白,僅有故事框架和分場提綱("幕表")。

新戲演出前,由派場師傅說說故事梗概、人物名稱和相互關係,重點場子則到台上走走地位。正式演出時,即按師傅規定的演出提綱,由演員即興發揮,俗稱"摜路頭"。為了免於演員上台難以措詞,科班習藝時常由師傅傳授一些"賦子"(見另條)。同時,凡路頭戲,劇情中往往有"路頭"可循,如"行路"、"宿店"、"花園"、"搶親"、"公堂"、"探監"等都是慣用的場景,演員可按所學賦子及演出經驗,移花接木、臨時湊合。這種演出方式始行於辛亥革命後上海和蘇南一帶的文明戲和草台班京劇,早期越劇沿用這一方式,至40年代後逐漸減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