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史辨》

《戲史辨》

《戲史辨》是胡忌主編的一部圖書,收有《戲史何以需辨》、《中國戲劇的早期形態》、《角牴考》、《中國演劇史》、《傀儡戲三辨》、《20世紀的中國戲劇史研究》等18篇文章。

基本信息

簡介

《戲史辨》《戲史辨》
本書收有《戲史何以需辨》、《中國戲劇的早期形態》、《角牴考》、《中國演劇史》、《傀儡戲三辨》、《20世紀的中國戲劇史研究》等18篇文章。

圖書信息

責任者
第一責任說明: 胡忌主編
個人名稱: 胡忌
責任方式: 主編
出版發行
出版地: 北京
出版者名稱: 中國戲劇出版社
出版日期: 1999
ISBN
ISBN: 7-104-01126-9
定價: CNY18.80
載體形態
數量及單位: 360頁
尺寸或開本: 21cm

書評

1998年,胡忌、陳多、洛地、周華斌等同志在1999年交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的《戲史辨》書中,對過去主流派戲史提出了挑戰,大膽地打出了“非主流派另立門戶”的旗幟。胡忌同志寫出了《非主流派戲曲史稿緣起》,陳多同志則申述:演員的表演應起主導作用,而文學劇本則居於從屬地位,這樣才能體現綜合藝術中的“主導原則”。關於“戲劇”的概念,洛地同志指出,過去辭書的解釋都不對頭,他認為中國戲劇應分戲弄、戲文、戲曲三類,而“裝扮、扮演是乃戲劇之本”。周華斌同志也說:“作為戲劇文化或戲劇文明,不僅要重視文獻、劇本,還要重視劇場、舞台;不僅要重視場上的演員和表演,還要重視場下的觀眾和場外的民俗氛圍;不僅要重視沿革與承繼,還要重視階段性的革新與跳躍;不僅要重視國內成果,還要盯住國外動態。這些都是目前各種戲劇史著作所欠缺的。”因此,他們表示要對中國戲曲的起源、形成和發展的歷史情況,進行全面的改寫,“別覓路頭,另立門戶”。不過,他們商量的決議是:“撰寫‘非主流派戲曲史稿’的條件尚不成熟,因而準備先陸續編寫名為《戲史辨》的論文集,積累資料,開拓視野;聲氣相求,吸引同好。”他們的構想很周密,我們是樂觀其成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