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通引書考

引書考》引《史通》文字,據浦起龍《史通通釋》,原文照錄,匯為一編,不憚繁富,唯便省覽。 自序《史通》,論書之書者也;《史通引書考》,考其所論之書者也。 《史通引書考》引《史通》文字,據浦起龍《史通通釋》,原文照錄,匯為一編,不憚繁富,唯便省覽。

內容介紹

《 引書考》引《史通》文字,據浦起龍《史通通釋》,原文照錄,匯為一編,不憚繁富,唯便省覽。以《隋書·經籍志》為綱,將其所引典籍三百四十五種,別之以經史子集四部,據《隋志》著錄歸於某部某類,亦有不從《隋志》而改置部類者。
自序
《史通》,論書之書者也;《史通引書考》,考其所論之書者也。劉子玄幼奉庭訓,早游文學,年甫十二已粗舉《左氏》大義,次又讀《史》、《漢》、《三國》,觸類而觀,不假師訓,年十有七,乙部書籍窺覽略周;後又三為史臣,再入東觀,因與時俗齟齬難合,退而私撰《史通》。故其書能以合御分,以約持博,尋繁領雜,明統知類。全書論及典籍三百四十五種,洋洋十萬言,不過歸於書法義例,惑經而又申左,《春秋》家之孽子,偏能得屬辭比事之真義也。餘十七歲時,僻居鄉野,無書可讀,雖頗喜詩歌美術,時有塗鴉,於經典則一概懵然無知,更無論《史通》為何書矣。壬午年余至汴梁,從師於齊文榜先生,習版本、目錄、校勘之學,始得浸淫於文史之中。乙酉年又負笈京師,廁身於劉躍進先生之門,先生治文學,而特重編年、地理、職官,藉史以求文,故於及門之初即示予以史學門徑,勸予觀劉子玄《史通》,因其與劉彥和《文心雕龍》可謂連璧也。初讀《史通》,賞其踔厲駿發飛揚跋扈之美,待擬定以之作博士論文,再三讀之,方見其斤斤於書法義例之辨,疑古者實崇古,惑經者亦佞經也。余向畏經史之學,視之若夢夢,治《史通》唯能以校讎入,於其大義甚覺茫昧,故決意自考其引書始,舍道而玩器,棄圓而逐方,欲以文獻考訂斂穎藏拙也。
考《史通》之引書,昉於明代焦竑,《焦氏筆乘》臚列《史通》所載書目一百四十八種,其後類書說部鈔撮《史通》書目者接踵繼武,大多闕漏疏舛,矜炫博識,無關學術。近百年來,舊經學亡而新史學興,侮聖非經之劉子玄轉成疑古考史之先驅,《史通》研究霞蔚雲蒸,考其引書者即有王紹曾、王春南、張三夕、吳榮政數家。王紹曾三十年代撰《史通引書考初稿》,考唐前史籍之沿革得失,冀補《隋》、《唐》二志之闕,揣義征辭,旁考遠究,於《史通》引書之版本異同、卷帙增減、撰者訛奪、載籍存佚頗多傾心,有采輯補綴之功,惜其所考者僅《六家》篇四十餘種也。八十年代中葉,王春南據南京圖書館抄本,考出《史通》引書三百七十六種,存者一百一十二種,佚者二百六十四種,其中佚而有輯者一百二十九種,逐條考證,成二十餘萬字,惜未見剞劂行世也。庶幾同時,張三夕撰《史通引用文獻考證》,或簡記史志目錄,或考證文獻流傳,或評騭子玄得失,或析論後人評判,辨章學術,考鏡源流,批郤導窾,尋蹊窺奧,能得其犖犖大者,惜其所考僅限於先秦典籍五十餘種也。後吳榮政撰文糾焦竑之謬,統計《史通》引書凡三百四十種,惜其跬步即止而未能致遠入深也。
考《史通》之引書,與考《三國志注》、《世說新語注》、《水經注》、《文選注》之引書不盡同。此數種古注非徒執於章句訓詁,但凡能補闕備異者皆旁搜博採,裴松之所謂繢事以眾色成文、蜜蜂以兼採為味是也,故諸書多存佚籍原文,為文獻家輯佚之淵藪。《史通》以評論為主,極少徵引典籍原文,即便徵引亦多斷章取義、輕改字句,然於典籍之得失則時出己見,或褒或貶,言之有據,反有《三國志注》諸書所不及者。故考《史通》引書,於考其所論之書外,又須論其所論者也。
余撰博士論文,仿子玄書例分內外篇,內篇提綱挈要,著意於論;外篇鉤沉索隱,著意於考。然考中寓論、論中兼考者所在多有,且內篇自外篇出,二者既為姊妹篇,更為母子章也。自屬稿迄今,忽忽已近六載,去歲余以內篇先行付梓,自今視之,論乏圓神而考欠方智,頗悔其粗疏草率,然余耗神於《史通》既久,時有倦怠之意,今更倉促以外篇求教於方家,實欲早日脫羈於考訂之窮途,恣肆於博覽之廣漠,以補不思則罔之弊,救心源於枯井也。《史通引書考》引《史通》文字,據浦起龍《史通通釋》,原文照錄,匯為一編,不憚繁富,唯便省覽。以《隋書·經籍志》為綱,將其所引典籍三百四十五種,別之以經史子集四部,據《隋志》著錄歸於某部某類,亦有不從《隋志》而改置部類者,如葛洪《西京雜記》、溫子升《魏永安故事》,《隋志》不著錄者則斟酌其義入某部某類。諸書題名或據今日通行之名,或參官私書目著錄,亦不全以《隋志》為法。子玄論史籍源流與《隋志》有異,今據《隋志》列目,不徒為尋檢便利,亦可見初唐官方學術之大略耳。另附《史通引文考略》五十條,參稽《文選》、《文心雕龍》、史傳及嚴可均輯本,以見子玄論文之趣。此書與內篇骨斷筋連,前後蹈襲重出者不一而足,且考訂之文動輒千言,人必以冗贅譏之,余亦每每為此自責,屢屢刪削舊稿,終未能由博返約以簡馭繁,所論者難而所學者淺,非不願為而力實不能及也。鈔撮群言,有違子玄尚簡之義;破析大道,何得子玄體統之學?瑣屑餖飣,無補於時;途遙足蹇,有怍於心。不敢作子玄功臣,唯望不作其罪人而已。辛卯秋日作者自識於太行之陽。
目錄
經部
易類《周易》《京房易傳》
書類《尚書》《古文尚書》《今文尚書》王肅《尚書注》劉向《尚書洪範五行傳論》
詩類《詩經》《韓詩外傳》
禮類36
《周官》36
《禮經》37
《禮記》37
《大戴禮記》39
劉芳《周官儀禮音》40
春秋類42
《春秋》42
《春秋左氏傳》50
《春秋公羊傳》60
《春秋穀梁傳》64
《春秋鄒氏傳》66
《春秋夾氏傳》66
賈逵《左氏長義》67
杜預《春秋經傳集解》68
杜預《春秋釋例》69
何休《春秋左氏膏肓》71
何休《春秋公羊墨守》71
《國語》72
賈逵《國語注》75
王肅《國語注》76
虞翻《國語注》76
韋昭《國語注》76
孝經類77
《孝經》77
論語類78
《論語》78
《孔叢子》83
《孔子家語》84
《爾雅》85
揚雄《方言》86
《白虎通》86
陸德明《經典釋文》87
讖緯類90
《易緯》90
《尚書璇璣鈐》90
《尚書中候》91
國小類92
胡毋敬《博學》92
史部93
正史類94
司馬遷《史記》94
譙周《古史考》109
劉向、劉歆、馮商等《史記》110
班彪《史記後傳》112
班固《漢書》113
陸澄《漢書注》127
班固等《世祖本紀》128
蔡邕《十意》129
劉珍等《東觀漢記》130
謝承《後漢書》133
司馬彪《續漢書》135
華嶠《漢後書》136
袁山松《後漢書》137
謝沈《後漢書》138
范曄《後漢書》138
劉昭《後漢書注》143
王沈《魏書》144
夏侯湛《魏書》147
韋昭《吳書》147
張勃《吳錄》149
陳壽《三國志》150
裴松之《三國志注》155
束皙《晉書》157
王隱《晉書》157
虞預《晉書》159
何法盛《晉中興書》160
謝靈運《晉書》162
臧榮緒《晉書》162
沈約《晉書》164
房玄齡《晉書》165
徐爰《宋書》169
沈約《宋書》171
劉祥《宋書》175
江淹《齊史》176
沈約《齊紀》177
蕭子顯《南齊書》177
謝昊《梁書》179
姚思廉《梁書》180
梁武帝《通史》182
顧野王《陳書》183
傅縡《陳書》184
陸瓊《陳書》184
姚思廉《陳書》184
李彪、崔光《國書》186
魏收《魏書》187
魏澹《後魏書》193
楊素《魏書》195
和士開《國史》195
李百藥《北齊書》196
牛弘《周史》200
令狐德棻《周書》201
魏徵、長孫無忌等《隋書》204
李延壽《南史》207
李延壽《北史》208
姚思廉《國史》209
長孫無忌、令狐德棻、顧胤等《國史》210
許敬宗《國史》211
李仁實、劉仁軌等《國史》212
牛鳳及《唐書》213
劉知幾、朱敬則、徐堅、吳兢等《唐書》214
《唐史》215
古史類216
《竹書紀年》216
荀悅《漢紀》218
袁宏《後漢紀》221
張璠《後漢紀》222
孫盛《魏氏春秋》223
陸機《晉紀》225
乾寶《晉紀》226
劉彤《乾寶<晉紀>注》230
曹嘉之《晉紀》230
習鑿齒《漢晉春秋》230
鄧粲《晉紀》232
孫盛《晉陽秋》233
王韶之《晉紀》235
徐廣《晉紀》236
檀道鸞《續晉陽秋》237
裴子野《宋略》238
吳均《齊春秋》242
蕭方等《三十國春秋》244
劉璠《梁典》245
何之元《梁典》246
姚最《梁後略》248
蕭韶《梁太清紀》249
蕭大圜《淮海亂離志》250
鄧淵《國記》252
崔浩《國書》253
高允《國記》255
陽休之《齊紀》256
杜台卿《齊紀》256
祖崇儒《齊紀》257
崔子發《齊紀》258
王劭《齊志》258
張太素《隋後略》264
雜史類265
《三墳》《五典》《八索》《九丘》265
《周志》266
《鄭書》267
《晉乘》268
《楚檮杌》269
《魯春秋》270
《逸周書》271
《汲冢瑣語》273
《師春》275
《戰國策》276
陸賈《楚漢春秋》278
《越絕書》279
樂資《春秋後傳》280
樂資《山陽公載記》280
王粲《漢末英雄記》281
司馬彪《九州春秋》282
王隱《蜀記》283
孔衍《春秋時國語》283
孔衍《春秋後語》284
孔衍《漢尚書》285
孔衍《後漢尚書》286
孔衍《漢魏尚書》286
韋昭《洞紀》287
陶弘景《帝王年曆》288
皇甫謐《帝王世紀》289
張緬《晉書抄》290
虞溥《江表傳》291
謝綽《宋拾遺》292
孔思尚《宋齊語錄》293
裴政《梁太清實錄》294
魚豢《魏略》295
王嘉《拾遺記》297
溫子升《魏永安故事》297
宋孝王《關東風俗傳》298
王劭《隋書》301
虞世南《帝王略論》302
霸史類304
公師彧《高祖本紀》304
和苞《漢趙記》304
徐光等《上黨國記》305
徐光等《趙書》306
田融《趙記》307
王度《二石傳》308
常璩《漢之書》309
常璩《華陽國志》310
杜輔全《燕紀》311
董統《後燕書》311
申秀、范亨《燕書》312
王景暉《南燕錄》313
韓顯宗、高閭《燕志》314
趙淵、車敬、梁熙、韋譚、董胐《秦史》315
趙整、車頻《秦書》315
裴景仁《秦記》316
馬僧虔《秦史》318
衛隆景《秦史》318
姚和都《秦紀》318
索綏《涼國春秋》319
劉慶《涼記》319
索暉《涼書》320
劉昞《涼書》320
劉昞《敦煌實錄》321
段龜龍《涼記》322
宗欽《蒙遜記》322
郭韶《拓跋涼錄》323
趙逸、張淵《夏國書》323
崔鴻《十六國春秋》324
蔡允恭《後梁春秋》326
起居注類328
《禁中起居注》328
馬皇后《明帝起居注》328
劉道會《晉起居注》329
徐光等《大將軍起居注》330
王景暉《南燕起居注》331
邢巒《孝文起居注》331
崔鴻、王遵業《孝文宣武孝明起居注》332
溫子升《孝莊紀》332
祖珽《黃初傳天錄》333
陸元規《文宣帝實錄》334
王胄《大業起居注》334
溫大雅《大唐創業起居注》336
敬播、房玄齡、許敬宗《高祖實錄》337
敬播、顧胤、長孫無忌、許敬宗等《太宗實錄》337
許敬宗、令狐德棻等《高宗實錄》339
魏元忠、徐堅、劉知幾、吳兢等《則天實錄》340
刑法類343
賈充等《晉令》343
雜傳類345
趙岐《三輔決錄》345
楊戲《季漢輔臣贊》346
陳壽《益部耆舊傳》347
周斐《汝南先賢傳》348
圈稱《陳留耆舊傳》348
張方《楚國先賢傳》350
習鑿齒《襄陽耆舊傳》351
虞預《會稽典錄》352
士燮《交州人物誌》352
梁鴻《逸民傳》353
嵇康《高士傳》354
皇甫謐《高士傳》355
徐廣《孝子傳》356
郎餘令《孝子後傳》357
趙采《忠臣傳》357
戴逵《竹林七賢論》357
皇甫謐《玄晏春秋》358
梁元帝《懷舊志》360
盧思道《知己傳》360
梁元帝《同姓名錄》361
劉向《列女傳》362
杜預《女記》364
劉向《列仙傳》364
劉敬叔《異苑》365
乾寶《搜神記》366
祖台之《志怪》368
東陽無疑《齊諧記》369
劉義慶《幽明錄》369
郭憲《洞冥記》370
梁元帝《研神記》371
地理類372
《山海經》372
《三輔黃圖》373
朱贛《風俗記》374
揚雄《蜀王本紀》374
楊終《哀牢傳》375
辛氏《三秦記》376
沈瑩《臨海水土異物志》376
陸機《洛陽記》377
《晉宮闕名》378
《建康宮殿簿》378
周處《風土記》379
山謙之《南徐州記》380
盛弘之《荊州記》380
潘岳《關中記》381
羅含《湘中記》381
《鄴都故事》382
陸澄《地理書》383
酈道元《水經注》384
楊炫之《洛陽伽藍記》385
闞駰《十三州志》386
祖鴻勛《晉祠記》387
姚察《西聘道里記》388
《東都記》388
譜系類390
《世本》390
揚雄《家牒》391
王儉《百家集譜》392
王僧孺《百家譜》393
元暉業《辨宗室錄》394
《後魏方司格》394
摯虞《族姓昭穆記》395
《孫氏譜記》395
殷敬《殷氏家傳》395
陸景獻《吳郡陸氏宗系譜》396
簿錄類397
劉向《別錄》397
劉歆《七略》397
鄭默《中經》398
阮孝緒《七錄》398
子部400
儒家類401
《晏子春秋》401
虞卿《虞氏春秋》402
《孟子》403
《荀子》405
陸賈《新語》407
賈誼《新書》408
劉向《新序》409
劉向《說苑》410
揚雄《法言》411
揚雄《太玄》413
桓譚《新論》415
曹丕《典論》416
陸景《典語》417
梅陶《梅子新論》417
王劭《讀書記》418
道家類421
《老子》421
《列子》422
《莊子》422
苻朗《苻子》424
法家類426
《管子》426
《韓非子》426
名家類428
劉劭《人物誌》428
墨家類429
《墨子》429
雜家類431
《呂氏春秋》431
《淮南子》433
王充《論衡》434
應劭《風俗通義》435
張儼《默記》437
傅玄《傅子》438
葛洪《抱朴子》439
沈約《俗說》441
王象、繆襲等《皇覽》441
徐勉等《華林遍略》442
元暉《科錄》443
小說家類445
葛洪《西京雜記》445
裴啟《語林》446
顧協《瑣語》448
邯鄲淳《笑林》449
陽玠《談藪》450
劉義慶《世說新語》451
劉孝標《世說新語注》453
殷芸《小說》454
劉炫《酒孝經》454
姚察《辨茗酪記》455
五行家類456
許負《相經》456
醫方家類457
《神農本草經》457
陶弘景《本草經集注》457
李勣《新修本草》458
《房中志》459
集部460
楚辭類461
《楚辭》461
王逸《楚辭章句》462
別集類464
《司馬相如集》464
《李陵集》465
《班固集》466
《張衡集》467
《范曄集》468
《陰鏗集》468
總集類470
摯虞《文章流別集》470
李充《翰林論》470
劉勰《文心雕龍》471
《史通》引文考略473
宋玉《高唐賦》474
韋孟《諷諫》474
賈誼《鵩鳥賦》475
賈誼《過秦論》475
東方朔《答客難》475
東方朔《自敘》476
司馬相如《子虛上林賦》476
司馬相如《美人賦》476
司馬相如《自敘》477
司馬相如《封禪文》477
枚乘《七發》477
李陵《答蘇武書》478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478
揚雄《甘泉賦》479
揚雄《羽獵賦》479
揚雄《長楊賦》480
揚雄《解嘲》480
揚雄《自序》480
班彪《王命論》481
班固《兩都賦》482
班固《幽通賦》482
班固《答賓戲》482
《七章》483
張衡《七辯》483
史岑《出師頌》484
馬融《廣成頌》484
趙壹《刺世疾邪賦》484
諸葛亮《出師表》485
王昶《家誡》485
曹植《洛神賦》485
張華《女史箴》485
陸機《文賦》486
陸機《豪士賦》486
張載《劍閣銘》487
夏侯湛《東方朔畫贊》487
張輔《班馬優劣論》487
乾寶《史議》488
袁淑《雞九錫文》488
宋文帝《除徐傅官詔》488
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489
顏竣《討二凶檄》489
宋孝武帝《擬李夫人賦》490
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490
孔熙先《罪許曜詞》490
沈約《八詠詩》491
劉峻《自序》491
劉峻《山棲志》491
劉炫《自贊》492
王績《醉鄉記》492
劉知幾《釋蒙》492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