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履山川

此語出自《左傳·成公十三年》,形容走遠路的艱苦。

基本信息

詞 目 跋履山川
發 音 bá lǚ shān chuān
釋 義 形容遠道奔波之苦。參見“跋山涉水”。
出 處 《左傳·成公十三年》:“文公躬擐甲冑,逾越險阻,征東之諸之侯。”
示 例 夫齊之去周二千餘里,而使其已化之骨,~,觸冒寒暑,自東徂西,以葬於封守之外,於死者為不仁。”
★清·顧炎武《日知錄·太公五世反葬於周》

近義詞

跋山涉水

成語資料

成語解釋:形容遠道奔波之苦。參見“跋山涉水”。
成語舉例:夫齊之去周二千餘里,而使其已化之骨,跋履山川,觸冒寒暑,自東徂西,以葬於封守之外,於死者為不仁。”★清·顧炎武日知錄·太公五世反葬於周》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義詞
語法用法:作謂語、賓語;指長途旅行
成語結構:動賓式
產生年代:古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