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自由人

足球自由人

足球自由人是球員位置的別稱,出於戰術需要,從清道夫踢法中延續發展出來。同時也被稱為:“拖後中後衛”和“進攻型清道夫”。

基本內容

足球自由人足球自由人
足球比賽中的清道夫,只守不攻,僅執行單一的補位防守任務,在1970年世界盃半決賽前,西德隊的後衛足球大帝--貝肯鮑爾,向教練建議,希望賦予自己更大的活動自由,能夠根據場上的形勢適時靈活地進攻或防守,有效組織全隊的攻防節奏。貝肯鮑爾的這一個建議馬上被主教練採納。同時貝肯鮑爾在這場比賽中有著傑出的表現,並親自沖入禁區攻進一球,將西德隊送入決賽。此刻,足球史上的新名詞——“自由人”就誕生了。

足球自由人的職責

傳統的清道夫僅僅是球隊的最後一道防線,但自由人卻是整個球隊中可以出現在任意位置的球員,是組織和指揮防守的核心,也是球隊進攻的發起者。所以擔任自由人必須具有過人的智慧和冷靜的頭腦,能儘快地了解整場賽事的形式,可以有效指揮防守,並時刻準備在防線被突破時,採取必要的行動破壞對方的進攻。防守時可無固定的看守對方任何一位球員,要機動靈活地補位救險,從而使其他隊員,特別是其他後衛在盯人時無後顧之憂。自由人同時也負擔著組織球隊進攻的角色,因為其處於球場的後方,能夠洞悉全場形式,必須有把握機會組織起有效進攻的能力。

相關介紹

在1974年第十屆世界足球錦標賽上,清道夫打法風靡一時,大部分球隊都採用了一名清道夫加數名中衛的後場來加強防守,但此屆世界盃更是自由人的輝煌年代。足球大帝貝肯鮑爾率領西德隊擊敗了當時“全攻全守”的代表--荷蘭隊,奪得世界冠軍,“自由人”隨著創始人貝肯鮑爾一起被載入史冊。

成為條件

自由人可任意在全場範圍內活動,是球隊場上的核心,因此球員必須體能充沛,攻守兼備,並具有良好的意識和全場觸角,組織能力極強,還要有著豐富的比賽經驗。由於自由人的綜合素質要求如此之高,使得能夠勝任的人少之又少。自貝肯鮑爾之後全世界再無可與之相提並論的自由人,其間雖曾有過偉大的巴雷西(義大利/AC米蘭),但他的角色更像一名傳統的清道夫。直到90年代,天才薩默爾(德國/多特蒙德)以自由人身份問鼎歐洲金球獎,能與貝肯鮑爾比肩的自由人方才出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