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鳳利

趙鳳利

趙鳳利,是延慶縣張山營鎮人,承包荒山造林,後當選為新任村支書,帶領村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趙鳳利,是延慶縣張山營鎮小魯莊村殘疾青年。

一條胳膊的人成了村裡的首富,看著鄉親們受窮,他心裡堵得慌。一隻手成為村裡的“一把手”後,面貌大變樣——趙鳳利救活“殘疾村”。

殘疾人帶富了“殘疾村”,聽起來像笑話。笑話是真的,是延慶縣張山營鎮小魯莊村的事兒。

奮鬥經歷

17歲時的一場事故,奪走了趙鳳利的半個胳膊,挺棒的小伙子成了殘疾人。別看就剩一隻手,還盡乾那些讓人看著“懸”的事兒:承包荒山造林,背著乾糧進了深山個把月不見了人;承包新建公路,一個人一條胳膊一天卸了8噸水泥。莊稼人還在土裡刨食的時候,趙鳳利已成為腰揣十多萬元的村里首富。可這時候小魯莊村卻窮得叮噹響了:三年換了五任支書,村辦企業一個個都趴了窩,到1990年全村家底吃光分淨了,村里還背上了五萬多元的內債。全村的電掐了,水斷了,小魯莊村一下子窮得成了誰也不敢沾的“缺胳臂斷腿的殘疾村”。

就在鎮黨委決定讓趙鳳利當這個村支書的時候,他也來毛遂自薦了:“看著鄉親們受窮,我心裡堵得慌。”就這樣,一隻手成了“一把手”。他上任沒多久,全村的燈亮了,水流了,這是他帶頭集資兩萬多元乾的。緊接著,他賣了自個兒家的六頭奶牛和果園,又拿出六萬多元拉上幾個有錢的,在村里辦了兩個企業。

望著一聽辦企業就全身發涼的鄉親們,趙鳳利先給大伙兒吃了個定心丸:企業賺了是大夥的,賠了是我自個兒的。這兩個企業招的工是村里30多個殘疾人和貧困戶,到年底,企業不僅沒賠,還賺了四萬多元。這一下,全村人可看到亮星了,信服這個獨臂支書了。邁出了頭步,趙鳳利又提出“借110國道,南抓工副,北搞果木,頭一二年抓起步,三四年奔富路”的想法。趙鳳利帶著鄉親們一年搞一個項目,一年邁一大步,到1999年,全村的固定資產總額達到了260萬元,人均收入由幾百元升到了四千元。

1995年9月,縣政府召開建設新農村動員會的第二天,趙鳳利就揣著一份建設規劃找到縣政府。原來,幾年前趙鳳利就瞄上了村北靠京張公路的那600多畝荒山地,他提出,用三至五年時間在這塊荒地上建立龍聚山莊新農村,既有住宅樓又有外來戶的別墅樓。這回,小魯莊村人成為全縣第一個嘗鮮的。跟著,趙鳳利拿出三招兒,小魯莊村人沒向銀行貸一分錢,小魯莊村人也沒掏一分錢,荒山地就成了大工地。到去年年底,住宅樓和別墅就呼拉拉建起來一大片。小魯莊村人做夢也沒想過住高樓,一下子就變成了眼前的事兒,全村200戶已有50多戶搬進了高樓,那個美勁兒就別提了。

今年,趙鳳利又當選了新的一任支書,他又琢磨這物業管理的事兒了,咱農民光住上新樓還不行,也得像城裡人那樣享享物業管理的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