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炎秋

趙炎秋

男,1953年生,湖南邵陽人,文學博士。曾任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湖南師大外國語學院兼職教授,文藝學學科負責人,文藝學專業、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文學研究》主編 ,湖南“121”人才工程第一梯隊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2年) ,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常務理事,湖南省文藝理論學會會長,湖南省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學會副會長。

基本信息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為文藝學、比較文學和世界文學,在文學形象研究、狄更斯小說研究、小說─敘事理究西方語言論文論與形象論文論研究、文學倫理學研究、文字與圖像關係等方面得到國內同行的肯定。

科研成果

主要科研成果有專著《形象詩學》(獨著、2004年)《狄更斯長篇小說研究》(獨著、1996年)等7部,譯著《僧侶》(獨譯、1998)、《文學作品的多重解讀》(獨譯)等3部,在《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學術月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100多篇,主編教材、叢書8部(套)。

專著《狄更斯長篇小說研究》2002年獲湖南省社科規劃課題成果獎二等獎,《形象詩學》2006年獲湖南省第八屆社科成果獎二等獎。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古代敘事思想研究”(03BZW004)最終成果《中國古代敘事思想研究》,2007年鑑定等級為優秀。

論文

在《文學評論》《外國文學評論》《文藝研究》《文藝理論研究》《學術月刊》上先後發表論文《學科視野下的文學與市場》 、《異質與互滲:藝術視野下的文字與圖像關係研究》 、《實指與虛指:藝術視野下的文字與圖像關係再探》 、《論明清白話小說中的影子作者》 、《林紓敘事思想試探》 、《狄更斯小說中的監獄》 、《敘事情境中的人稱、視角、表述及三者關係》 、《倫理視野下的西方文學人物類型》 等近200篇;

譯著有《狄更斯研究文集》 、《文學作品的多重解讀》 等5部。主編教材《文學原理》 、《文學批評實踐教程》 等8部。

課題研究

1、國家社科基金課題《中國古代敘事思想研究》 ;

2、國家青年社科基金課題《狄更斯長篇小說研究》 ;

3、教育部教改課題《關於地方師範院校文科基地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思考》 ;

4、《中國古代敘事理論研究芻議》 ;

5、湖南省教育廳重點課題《明清敘事思想研究》 ;

6、湖南省教育廳課題《不結果的無花樹──論西方語言論文論對文學語言特性的探尋》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