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棚

趙棚

湖北安陸趙棚鎮是革命老區之一,1939年李先念同志曾在此組建新四軍挺進團,並開創以趙棚為中心的安陸、應山、孝感接壤區的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全鎮無大河、無過境水系,土地肥沃,適合各種作物生長,是有名的桃李之鄉,馳名中外的吉陽大蒜、“趙婆”霉豆腐就產在這裡。

趙家棚抗日烈士紀念碑
趙棚概況 
革命老區趙棚鎮位於安陸市東北邊陲,與廣水、孝昌交界,東經113°51′,北緯31°26′,面積116平方千米。轄16個行政村,24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101戶,總人數41986人,其中農業戶數8301戶,農業人口38374人,耕地面積37163畝,可養水面6000畝,有小一二型水庫21座,山場面積64800畝,是典型的農業大鎮,人平純收入僅998元。趙棚鎮土地肥沃,馳名中外的吉陽大蒜、“趙婆”霉豆腐就產在這裡。
趙棚鎮是省政府確定的新一輪扶貧開發鄉鎮和全省27個重點革命老區鄉鎮之一。趙家棚具有光輝的革命歷史,這裡是一塊紅色的土地,是鄂中抗日民主根據地之一。1939年5月,李先念奉中央和中原局之命率部挺進趙家棚,召集統戰會議,組建了由地方抗日組織合編的鄂豫邊地區第一個主力團----新四軍挺進團。6月陳少敏奉中央和中原局之命,率部來到趙家棚在趙家棚東的張家沖與李先念會師。開創了以趙家棚為中心的安陸、應山、孝感三縣接壤區的敵後抗日民主根據地。趙棚在抗戰時期有“四多”即:出的錢多、出的糧多、參軍的人多、犧牲的也多。
為了緬懷先烈,繼承和發揚先烈遺志,激勵後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1984年鎮黨委、政府籌資建成了占地面積100餘畝的抗日烈士陵園及由李先念主席親自題寫碑名的抗日烈士紀念碑名的“趙家棚抗日烈士紀念碑”、懷念亭,建築面積100達平方米的革命文物陳列室。革命文物陳列室內現有革命文物300餘件,有抗日戰爭時期出版的報刊資料,有抗日烈士用過的槍枝、日常生活用品等。1988年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李先念及夫人林佳眉,及原省委書記關廣富來到趙棚,向革命烈士紀念碑敬獻了花籃。李先念主席還親手在烈士紀念碑前植下了常青樹。
氣候特徵
 趙棚鎮是有名的旱包子鎮,全鎮無大的河流,無過境水系,十年九旱。趙棚鎮境內基本上都是丘陵地帶,屬於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特徵為春秋短、冬夏長,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平均氣溫為16.0℃,一月份平均氣溫為2.8℃,七月份平均氣溫26.1℃。
趙棚鎮土地肥沃,適合各種作物生長,是有名的桃李之鄉,產出的花生也飽滿好吃。其他特產有馳名中外的吉陽大蒜、霉豆腐。趙棚人勤勞聰明,擅長製作各種各樣的醃菜,在中國其他地方很難吃到,像醃豇豆、醃韭菜、醃蘿蔔、醃香菜等等,美味可口,期待著各位海內外的朋友前去品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