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嵐[文學教授]

趙曉嵐[文學教授]
趙曉嵐[文學教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趙曉嵐,1953年6月3日出生,文學博士後,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學科帶頭人;中國宋代文學學會理事、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人物簡歷

趙曉嵐趙曉嵐

1953年6月3日,出生。
1970年,17歲,長沙市一中高中畢業,留校任教12年。
1982年,29歲,考上湖南師範大學古代文學研究生。
1985年,32歲,碩士畢業,留校任教。
1998年,45歲,考上華東師範大學古代文學博士。
2001年,48歲,博士畢業後,又在復旦大學做了兩年的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3年,51歲,結束博士後研究工作,回湖南師大任教。

學術成績

出版書籍出版書籍

長期從事中國古典文學特別是唐宋詩詞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已出版學術專著《姜夔與南宋文化》、《學者聞一多》(合著),《林花謝了春紅——趙曉嵐說李煜》。主編《中國古典文獻學研究》。近年來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文藝研究》等國家級權威刊物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在全國多種核心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在國家八五重點項目《傳世藏書·彊村叢書》的整理中,任第一副主編,並參與《全唐詩》《宋詩話全編》、《明詩話全編》等多部大型古籍整理及《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的撰寫工作。目前正獨立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辛棄疾文化析論》的研究任務。所擔任的本科與研究生的教學課程,一直以來廣受歡迎,多次受到嘉獎。

人物榮譽

2008年7月,做客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南唐後主李煜》,受到全國電視觀眾、網友的青睞。通過她的講解,時隔千年的南唐後主李煜的心性、才華、感情、經歷一一展現在觀眾面前。該講座共分10講:

(一)意外登基
(二)弱國君主
(三)情海生波
(四)啼笑因緣
(五)危機重重
(六)錯上加錯
(七)兵臨城下
(八)國破身降
(九)囚徒生活
(十)千古詞帝。
2009年8月,再次做客央視《百家講壇》,主講《金戈鐵馬辛棄疾》,講座共分8講:
(一)少年英雄
(二)政壇新星
(三)鐵腕平亂
(四)飛虎悲情
(五)貪酷疑案
(六)道義情深
(七)烈士暮年
(八)詞壇飛將

京劇大師趙曉嵐

女,京劇旦角。農工民主黨員,河北省人,滿族。
幼年家境貧苦,隨父流浪賣藝。12歲入天津的曲藝雜耍班清唱,受同班演出的相聲及各種曲藝的影響較大。13歲正式拜師學戲,三個月就學了七出戲,便虛報為15歲在天津搭班登台,演出《罵殿》、《武家坡》、《宇宙鋒》、《鴻鸞禧》等劇,邊演邊學,受到唐芝芳等的指點,和袁小樓、李玉麟、小張文艷、靳佩亭等合作,漸漸走紅。後在青島、濟南、武漢、上海等地搭班流動演出,曾和周嘯天、雷喜福、陳鶴峰、林樹森、厲慧良、唐韻笙等合作,藝事日益精進。1951年12月在上海參加義演,在《呂布與貂蟬》中飾貂蟬,受到扮演呂布的周信芳的讚賞。不久,由周推薦加入上海市人民京劇團,後隨團併入上海京劇院,此後長期與周信芳合作,演出《打漁殺家》、《闖王進京》、《烏龍院》、《四進土》、《秦香蓮》、《澶淵之盟》、《楊立貝》等劇。她藝兼青衣花旦,尤擅演潑辣旦,所演《烏龍院》、《殺狗勸妻》等劇均有獨到之處。藝術上受周信芳影響較大,不拘於流派,注重從人物出發,敢於大膽突破傳統程式,被田漢譽為“麒派花旦”。1956年隨上海京劇院赴蘇聯訪問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殘酷迫害,致使心臟移位,不能登台。1979年調至上海市戲曲學校任教,她導演的《金玉奴》,頗有新意。1984年被聘為麒派藝術進修班的教師。向她學戲的有陸義萍、李占華、馮秀紅、李秋萍以及來自蘇州、江西、河北、遼寧等各地演員。有人登門請教,她都傾心相授,不取報酬。她教戲時不先教一招一式,而是先分析人物身份性格,再依據人物內心活動啟發表演,使學生能舉一反三,受益很大。曾在彩色戲曲片《周信芳的舞台藝術·下書殺惜》中扮演閻惜姣、《武松》中扮演潘金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