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嗣助故居

趙嗣助故居

汕頭市潮陽區趙厝巷銅門閭地處南海之濱,文光塔西南面,離潮陽文物保護單位《趙嗣助紀念館》僅80多米,與趙厝巷龍頭厝《肇湮堂》文物保護單位毗鄰,銅門閭是趙嗣助的後裔曾氏祖和馬氏婆靠舂米勤儉積蓄於1268~1270年間建成,題匾《和慶堂》《趙嗣助舊居》,至今保存完整?是廣東現存的為數不多的宋代古建築。

基本信息

時代背景

自宋熙寧年間(1068~1077年)潮人鍾英奉命帶潮州貢物入京,歸途經睢陽張(巡)許(遠)二公廟帶回神像及銅錕供於棉城趙厝祠堂,後趙厝巷銅門閭於1268~1270年間建成後將張(巡)許(遠)二公祿位牌供於銅門閭中廳,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

趙厝巷銅門閭經歷歷代戰火及朝代更迭如今仍結構完整,建築風格獨特,為潮陽市乃至整個廣東地區僅存不多的宋代古建築民居之一。坐西向東,進深52米、寬34米、占地面積1700多平方,建築面積近1000平方,3廳2天井加一外陽埕,麒麟照壁、旗桿夾門閭亭保持完整(麒麟照壁於1974年房管所改建時破壞),以花崗岩為牆基,熟糯米貝灰牆體。各廳由石柱為主支撐、全部屋架由杉木構築,大廳及天井大抵由整塊的花崗岩石板鋪貼而成,是潮州地區僅存的由花崗岩石板大面積鋪貼而成的古建築中為數不多的一個古民居,歷經700多年仍完好無損,1968年華南理工大學經過現場考證研究後認為該建築群為不可多得的古建築民居,對歷史古建築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化遺產,論證結果同時顯示,該建築群的防震抗震能力比現行設計的建築防震抗震功能更為先進,環境空氣淨化功能及冬暖夏涼的功能尤為出色,整個建築排水系統也非常先進,歷經幾百年仍暢通無阻,實為不可多得的建築研究及實物研究課題,同時非常適合人文居住及歷史傳承。

趙厝巷銅門閭歷經700多年的歷史,由最初的分支到如今的開支散葉,人口也增加到上萬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區中,今天經年常住的仍有三百多人,銅門閭歷代子孫秉承祖訓,民風淳樸,尤其對張(巡)許(遠)二公的精神尤為推崇,每年在農曆9月15日全部民眾集中組織一年一度的緬懷歷史民族英雄張(巡)許(遠)二公拜祭及還神結社的活動,歷經700多年盛行不衰,成為了歷史遺留的文化傳承遺產,對教育下一代的“仁、義、理、智、信”起到了表率的作用,是潮陽地區同一姓氏中舉行大型結社活動中僅存的個別群體之一。歷史遺留問題

《趙嗣助故居》(史上名:和慶堂)位於汕頭市潮陽區文光居委趙厝直巷21號,與《趙氏始祖祠》相隔400米左右,《趙氏始祖祠》位於潮陽區文光街道中華路趙厝直巷4號,1997年4月被原潮陽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管理機構為趙嗣助文物保護單位管理處。《趙嗣助故居》與《趙氏始祖祠》同屬宋代建築群,同樣是在汕頭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宋代遺留古建築風格及更完整古名居。《趙氏始祖祠》為氏族宗親紅白喜事聚集拜祭祖先的場所,自古為供奉趙姓氏族在汕頭潮陽開支始祖的祠堂,而《趙嗣助故居》(史上名:和慶堂)則為潮陽地區歷史著名人物進士、通判惠州軍事趙嗣助故居古宅(有本宗族族譜傳承),因此《趙嗣助故居》(史上名:和慶堂)與《趙氏始祖祠》是兩個決然不同性質的保護單位;
由於1997年申請《趙氏始祖祠》文物保護單位時本著歷史有影響人物考慮,所以錯誤的用了《趙嗣助紀念館》作為申請依據,自1997年以來一直錯誤的以《趙嗣助故居》稱謂,《趙嗣助故居》(史上名:和慶堂)的後裔一直為糾正歷史遺留的錯誤而四處奔波上訪。

事件進展

強拆過程

2013年3月29日,開發商利用潮陽人大會議期間各主管部門開會的間歇,利用社會上的閒雜人等、黑社會性質人員對《和慶堂》《趙嗣助舊居》大肆破壞,並且打砸打傷居民多人,由於該處居民民風古樸,無法與社會上兇狠蠻橫的人員對峙且投訴無門。

2013年3月29日下午,位於汕頭潮陽區棉城的趙嗣助故居--銅門樓被強拆,阻止強拆的六十七歲阿 伯被推到,胸口受傷紅腫,強拆屋頂時,屋裡有睡覺的小孩被嚇哭。

趙伯說,下午2點,八九個人過來要拆遷,我去阻止被推到,房子被砸掉1個房間,當時裡面還有 住人。這個是汕頭開發商拆遷的指示拆遷隊過來拆的,當時裡面還有住人。據介紹,銅門樓是抗元精 英趙嗣助的出生地,也是棉城抗日救國的聯絡點。作為趙嗣助紀念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收錄在《 潮陽文物志》一書里。族譜記載,宋代皇帝宋真宗來潮陽時,曾經下榻銅門口,住過幾天,“趙氏始 祖祠”幾字也為宋真宗所題寫。

趙伯說“現在正在申報文物保護單位,先人已把祖訓刻在石柱上,意思是此房子不能賣不能當。 就算賠我們10倍,20倍的房子,也不能讓他們拆。”

有關專家和學者認為,宋代的房子,極為珍貴,政府應該重視,立即停止拆遷,恢復原貌,併入 數十米外的文物保護單位趙嗣助紀念館,需要改變規劃的,必須改變規劃,為有文物價值的建築讓路 。很多熱心網友發動跟貼簽名,呼籲能為子孫後代保留文物遺產。

強拆後續

2014年8月30日

銅門閭”《和慶堂》已於2014年5月20日被廣東省文物保護專家組認定為不可移動的歷史文物,廣東省文物局也已下發通知檔案,相關的文物認定手續基本辦理清楚,省長許瑞生在2014年8月26日省政府工作會議上就三舊改造工程與現實文物保護的碰撞等矛盾問題已勒令汕頭市地方政府重點督辦“銅門閭”《和慶堂》歷史文物的保護工作,汕頭市副市長趙紅之前也做了重要指示,潮陽區人民政府也非常重視,於2014年8月28日上午10時許,副區長陳純誥同志帶同區文廣新局、文光街道、宣委、文光居委幹部等領導同志親自蒞臨“銅門閭”《和慶堂》現場視察,確定保護紅線圖範圍,並指示要儘快修繕保護。當領導同志走後,該片區開發商明知拆毀文物導致違法犯法的嚴重後果,不得不另闢蹊徑不惜以重金慫恿法盲居民於8月30日上午8時許,由

趙嗣助故居 趙嗣助故居

趙欣明、趙淑興、趙少輝妻子碧香竟帶同三名外省民工,氣勢洶洶闖入“銅門閭”,指揮三個外省民工強行拆毀入門大埕左側公共走廊屋頂部分厝瓦,同時拆毀大廳後廳屬趙少輝房間一間屋頂厝瓦,因後廳梁架結構相連,導致大廳梁架結構部分受損,而後廳梁架結構較為特殊,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和研究價值,突遭人為部分損壞,嚴重影響到後廳梁架結構的完整性保護。反映人當即報警,文光街道、文光居委幹部到現場查看,並發制止破壞文物通知。焉知8月31日下午1時半左右,鄭雄兒、鄭學敏帶同30日曾來拆毀的三個外省民工強行闖入“銅門閭”《和慶堂》,拆毀入門右側公共走廊部分厝頂瓦,並揚言,他們被共產黨壓迫低頭幾十年,就要來報復,要叫人毆打土改時分到他房屋的趙宏等保護文物單位的個人。這些拆毀文物的人,還叫叱要毆打那些保護文物的人,拆毀文物時,周邊還有不明身份的社會人員在走動、窺探,是開發商重金僱傭的社會閒雜人員,是有地方黑社會背景的打手,社會影響極其惡劣。該文物保護單位申報保護的人員全部受到人身威脅不得不離家外出尋求人身安全保護。

趙淑興、趙少輝、趙欣榮(趙欣明胞兄)等都在“銅門閭”文物保護公約里簽過名,一年多來無異議,突然變卦,特別值得懷疑的是趙少輝與地產商(肖映林)已簽拆遷協定,按正常拆遷程式,簽了協定,拆建是地產商的事,現反倒由趙少輝妻子碧香出面來拆除破壞文物的完整性,這種反常行為,明顯是地產商為規避法律懲罰,背後教唆這些不懂法的無知業主來鬧事,拆毀文物。根據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個人擁有的文物擅自拆遷、破壞同樣是嚴重的違法行為,但是由於部分居民法律知識淡薄,不懂法不守法,在外力慫恿下做出破壞性的拆遷行為。

反映人認為,“銅門閭”《和慶堂》歷史不可移動文物已經政府認定為歷史文物,就是國家所有,屬社會公共文化遺產,不是私人私有,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損毀破壞,即使是“銅門閭”份額內的業主,也有義務和責任保護,不得隨意損毀,否則就是破壞文物的違法行為。當地產商開發利益與保護文物發生衝突時,地產商競不顧政府三令五申明確制止,繼續教唆不懂法的無知業主鬧事,拆毀文物,為一已之暴利而不顧社會公共道德。

2014年9月20日

上述等人再次前來,被拆房屋中住著一位82歲的老人。老人原是抗日老兵及經歷過東北四平戰役的趙偉鴻老人的遺孀。被拆後,原本就腿腳不便的老人更加進出不便。有網友呼籲稱,當我們還能提及抗日的那段時間時,能夠在網上尋找抗戰老兵的時候。但我們卻對老兵的家屬不聞不問,這的確也是引發人思考的事情。

政府回應

2014.9.20拆後 2014.9.20拆後

2013年3月30日,新浪微博對@汕頭山水社稱潮汕宋代抗元英雄趙嗣助故居被強拆的信息進行了報導,潮陽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主要領導馬上作出批示,要求趙嗣助故居所屬地文光街道辦事處和區文廣新局等有關部門領導親自帶隊,立即前往現場進行調處。


經查,微博上所指地點位於文光街道文光居委趙厝直巷銅門閭大廳,根據1996年潮陽市人民政府(潮府復[1996]53號)批覆劃定的改造範圍(東至中華路,西至西環城路,南至大鹽巷,北至亭腳路)之規定,該點屬於改造片區範圍內,該銅門樓不屬文物保護單位,也不包括在文物保護單位趙嗣助故居範圍內,距離趙嗣助故居約400米,區文廣新局也沒有接到該處申報文物保護單位的申請。本座房屋業主之一郭某於2010年3月3日與拆遷單位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定書。
2013年3月29日拆遷單位派員對已簽訂拆遷協定的郭某部分的房屋實施拆遷,在拆除瓦屋頂過程中,郭某的鄰居趙某(網上提到的強拆時的六十七歲老人)出面阻撓,隨後趙某撥打報警電話,自稱被人推倒請民警到場協調處理。文光派出所派員到現場處置,未發現人員受傷,拆遷單位也停止拆遷。今天,潮陽區已落實文光街道和文光居委對此事進行積極協調處理。
綜上所述,該微博內容與事實不符。
潮陽歷史悠久,文化積澱豐厚。一直以來,潮陽區委區政府對寶貴的歷史文物保護工作非常重視,採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和傳承,使民族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了發揚光大。接下來,我們將一如既往抓好文物保護工作,落實區文廣新局立即對轄區內的文物單位列出清單,並以區委辦、區政府辦聯合發文,要求各有關單位在進行建設時,必須按區委、區政府的要求切實做好文物的保護。

媒體評價

汕頭市潮陽區文光街道趙厝巷銅門閭理事會:
您好!2014年5月20日,省文物局組織省文物保護專家委員會的部分專家,對汕頭市潮陽區文光街道趙厝巷內21號銅門閭進行文物認定。專家認為,銅門閭應登記並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5月22日,省文物局根據專家意見發通知,請汕頭市文廣新局督促當地依法履行文物認定工作職責,完善文物認定手續,同時指導業主做好銅門閭的保護修繕工作。針對你們反映發生的破壞銅門閭的事件,我廳將督促當地儘快將銅門閭依法登記公布為不可移動文物,並做好保護措施,以防止銅門閭被進一步破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