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東海大學教授]

趙剛,東海大學社會系教授,主要研究社會學理論 Sociological Theory ,社會運動 Social Movement ,勞工研究 Labor Studies。

基本信息

著作目錄  

期刊

〈社會學要如何才能和激進民主掛勾-重訪米爾士的「社會學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九期,頁191-238,2000.

「香港,澳門,台灣,大陸文化研究學術會議及學術交流」,台北:清華大學月涵堂,1998.

「初教系學術研討會」.台東:台東師範學院初教系,1996.

「跨世紀台灣民主發展問題學術研討會」.台北:殷海光先生學術基金會,1996.

"FromRightstoIdentity:Taiwan'sEthnonationalisminHistoricalPerspective."Paper,AnnualMeetingsoftheMid-WesternSociologicalAssociation,Chicago,IL.,U.S.A.1996.

"PoliticsofCategorization:Gender,Class,Ethnicity,Status,Nation,Generation,andthePatriarchalNarrationinAnEthnicMinorityCommunity,Taiwan."Paper,AnnualMeetingsoftheMid-WesternSociologicalAssociation,Chicago,IL.,U.S.A.1995.

"LiteratureMovementasthePioneerofEthnonationalism:LiberalDemocraticDiscourseandEthnonationalDiscourseinTaiwan,1945-1973."Paper,AnnualMeetingsoftheMid-WesternSociologicalAssociation,Chicago,IL.,U.S.A.1995.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主辦之七周年學術研討會(什麼是台灣社會研究),台北:台灣大學公綜館,1994.

"SocialMovements:FromPersonalStandpointstoVitalQuestions."PanelDiscussionorganizedbyMid-AmericanReviewofSociology.Lawrence,KS.,U.S.A.1994.「台灣的勞動研究」小型研討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3.

王振寰,趙剛,社會運動專題研討會,台北:中研院民族所,1992.

學術期刊論文  

〈社會學要如何才能和激進民主掛勾-重訪米爾士的「社會學想像」〉,《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九期,頁191-238,2000.

〈如今,批判還可能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三十七期,2000.

KangChaoandMarshallJohnson..''NationalistSocialScienceandthe

FabricationofSubimpericalSubjectsinTaiwan.Positions:EastAisaCultures

CritiqueVol.:8(1):151-177.2000.

''Politicsofcategorization:gender,class,ethnicity,status,generation,andthepatriarchalnatrationinanethicminoritycommunity".ResearchinSocialMovement,Conflicts,andChangeVo1.21.1999.

〈跳出妒恨的認同,進入解放的培力政治--串聯尼采和工運(或社運)的嘗試思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三期,頁117-161,1998.

〈杜威對自由主義的批判與重建〉,中國遼寧大學出版社《學術思想評論》第三期,頁230至281,1998..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五期,1997..

《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第二十四期,1996.

〈新的民族主義,還是舊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一期,

頁1至72,1996.

趙剛,侯念祖,〈認同政治的羔羊:父權體制與論述下的眷村女性〉《台 灣社會研究季刊》第十九期,頁一二五至一六三,1995.三,專書

〈INPraiseoftheWeak〉,《發現政治社會學--現代性,國家暴力與後殖民民主》,台北:巨流圖書,p167-173,2000.

《告別妒恨——民主危機與出路的探索》,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1998.

趙剛譯《法國1968——終結的開始》,台北:聯經,1998.

〈不確定性,公共,與民主——杜威對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的批判〉頁197至295,收於殷海光基金會主編之《市民社會與民主》,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徐正光,蕭新煌主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三民,1995.

四,專書章節

頁二一一至二二三,收於徐正光,宋文里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2000.

〈InPraiseoftheWeak〉頁一六七至一七三,收於陳光興主編《發現政治社會》台北:巨流,2000.

〈杜威對自由主義的批判與重建〉頁二三0至二八一,收於賀照田主編《學術思想評論——第三輯》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8.

〈不確定性,公共與民主——杜威對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批判〉頁一九七至二五九,收於殷海光基金會主編,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8.

〈一九八七年的台灣工會,國家與工運——以遠化工會的個案為例〉頁一一五至一五0,收於徐正光,蕭新煌主編《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台北:東大,1995.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